重庆市中医院

我院外三科成功开展经皮穿刺肾动脉栓塞术治疗肾癌

时间:2014-07-17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7月11日,我院外三科与放射科联手,成功地为一位肾癌患者实施了经皮穿刺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这也是外三科搬迁至南桥寺院部后开展的首例肾癌血管栓塞术。

  患者胡某,男,77岁,因“进行性排尿困难10余年,无痛性血尿2天”入院。CTU检查提示左肾上极占位性病变,诊断左侧肾癌,具手术指征,但因患者年龄大,有脑梗塞、高血压病史,脑萎缩严重,开放手术风险较大。在尽可能保证患者治疗安全的前提下,经与放射科讨论后对该患者实施了局麻下经皮股动脉穿刺左肾癌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手术顺利,术后患者生命体征平稳,一般情况好,短期内可下床活动。

  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通过栓塞肾内支配肾肿瘤的动脉分支,阻断肾肿瘤的血供,从而达到“饿死”肿瘤的目的,其定位准确,能最大限度保存肾组织和肾功能,具有微创、副作用小、并发症少、重复性好及能有效控制癌细胞转移的优点,近年来逐渐应用于肾癌的临床治疗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尤其适用于如双侧肾癌、孤立肾肾癌、对侧肾功能低下或者丧失以及不能耐受手术等特殊类型的肾癌患者,对晚期肾癌患者可减轻血尿、疼痛、甚至使肿瘤坏死缩小,并最大限度保存肾功能,从而延长患者生命。

  该手术的成功实施,开辟了我科介入治疗泌尿系肿瘤的新领域。我科也将不断地开展新技术,不断提高科室的业务水平,为广大患者服务。

医院动态

更多 >

道门口院部开展首例经皮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

7月14日,道门口院部外四科与超声科通力合作,成功为一位患胆源性胰腺炎的高龄患者实施了超声引导下的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 该患者为一名高龄胆源性胰腺炎患者,胆囊肿大明显,腹胀、右上腹疼痛一直难以缓解;为了解除患 者的胆囊高压状态,外四科和超声科对患者进行了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手术穿刺顺利,术后生命体征平稳,引流良好,患者症状明显缓解。 超声引导下的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PTGD)是一种方便有效的胆道持续引流减压方法,这种治疗方法操作简单,成功率高,无需全麻,创伤小,引流效果好,缓解临床症状明显,消除了胆囊穿孔的危险。特别适用于老年急性胆囊炎、急性胆源性胰腺炎、低位胆道梗阻的患者,代替了传统的胆囊造口术。 该项技术的临床应用,为外四科在面对胆囊、胆道疾病患者,特别是老年、基础疾病多、手术风险特别大的患者时,提供了更灵活方便的治疗方式,为患者带来了福音,也提高了外四科治疗相关疾病的水平。同时外四科多次与超声科合作开展了PTC、巨大肝囊肿穿刺引流,均取得良好效果。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黑头能一次性去干净吗
聂小娟
回答: 黑头通常不能一次性去干净,需要通过长期护理和科学方法逐步改善。黑头主要由皮脂氧化形成,与毛孔堵塞、油脂分泌过多等因素有关,彻底清除需结合日常清洁与专业护理。 黑头属于开放性粉刺,其形成与皮脂腺分泌旺盛、毛囊角化异常密切相关。当皮脂无法正常排出时,会与角质细胞混合形成角栓,暴露在空气中氧化变黑。日常清洁不足、过度使用油脂类护肤品、内分泌失调等因素可能加重黑头。使用水杨酸洗面奶、定期敷清洁泥膜可帮助软化角质层,减少毛孔堵塞。维A酸乳膏或阿达帕林凝胶等外用药物能调节角质代谢,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医美手段如果酸焕肤、小气泡清洁能暂时清除表层黑头,但无法永久阻止其再生。 黑头具有反复性特点,单次处理仅能清除现有角栓,无法改变皮脂分泌机制。频繁用手挤压或使用撕拉面膜可能损伤皮肤屏障,导致毛孔粗大或感染。建议每周进行1-2次深层清洁,配合含烟酰胺的护肤品调节油脂分泌。油性肌肤者可选择无油配方防晒霜,避免加重毛孔负担。饮食上减少高糖高脂摄入,适当补充维生素B族有助于从源头改善油脂分泌状态。 保持规律作息与适度运动能平衡激素水平,减少黑头生成概率。若伴随炎症性痘痘或囊肿,应及时到皮肤科就诊,避免自行处理引发瘢痕。建立科学的皮肤护理习惯比追求一次性效果更重要,持续养护才能维持毛孔通畅状态。 聂小娟副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皮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