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巴南区人民医院

提高思想认识 增强群众观念

时间:2014-04-21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为扎实推进我院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提高党员思想认识,3月27日下午,我院行政支部全体党员在三会议室进行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题学习。会议由支部书记刘新宇主持,实践活动联系支部的院领导练德义和纪委书记冉开芬也参加了此次学习会。

  本次集中学习的内容主要是习总书记关于党的群众路线的系列重要讲话、孙政才在全市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一批总结暨第二批部署会议上的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在兰考县考察学习的实录以及关于学习习近平在兰考重要讲话精神的通知。

  刘书记强调,大家要通过集中学习和自学的形式,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党的光辉历史和优良传统,特别是要认真学习、认真研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中央八项规定和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一系列重要文件,学习群众路线的重要论述,把一些重大理论问题搞明白,把一些模糊认识搞清楚,使密切联系群众入脑入心。要在行为上自觉以党章为镜,对照党的纪律、群众期盼、先进典型,对照改进作风要求,在宗旨意识、工作作风、廉洁自律上摆问题、找差距、明方向。

  各位党员在会上还交流了学习的一些心得体会。有的同志谈了自己对教育实践活动的认识;有的同志谈了工作中“四风”问题的表现形式;有的同志谈了学习群众路线的经典理论常学常新的感受;有的同志谈到要摆正位置,带着感情做事情;有的同志谈到要转变作风,提升服务质量。大家纷纷表示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将继续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精神,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改进工作作风 

医院动态

更多 >

三伏苦练鏖战 巴医喜结硕果

正值三伏天,气温38摄氏度左右,一年中最闷热难熬的日子。在巴南区消防支队的操场上,一群着装规范的急救医疗人员提着各种医疗设备忙碌着、奔跑着,汗流浃背。如此多的救援人员汇聚在这里,难道是发生了地震?火灾?其实这是一场模拟灾害现场,实战应急救援比赛。 为进一步加强我区医疗卫生应急队伍建设,提高应急医疗救援现场处置能力,由重庆市巴南区总工会、卫计委组织,于2014年7月22日至7月24日,在巴南区消防支队进行了现场医疗救援比赛及演练。全区22个镇、街医院两百多名医护人员参加了比赛,区级各医院派出2支急救队伍参赛、镇街各卫生院派出1支急救队伍参赛,共28支救援队伍。本次大赛得到市、区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分管区长黄硕莅临大赛现场,并作了重要讲话。 此次比赛和演练项目分为急救理论知识考核,综合应急处理能力考核,采取全程考核模式,从接到事故通知开始,到抢救转运病人,收入院为止,完整地训练和考核医院对应急事故的综合处理能力。比赛时,由指定人员现场通知各单位事故发生的情况,各单位按应急预案迅速反应,集结出动人员和车辆到达模拟事故现场以后,快速搭建抢救场地、安放抢救设备,随即抽取各类伤情进行紧张的现场处置,并及时将伤员转入院,做好交接工作。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为了此次医疗救援比赛,我院两支代表队早在数月前就投入到苦练鏖战中,拖着伤痛疲惫,一遍又一遍地重复每个训练动作,精益求精,高度发扬了巴医人坚韧不拔,吃苦耐劳的钢铁精神。他们在赛场上已忘记了高温酷暑,已忘记了疲惫伤痛,高度集中,全神贯注,技术精准,冲锋在一线救援中,为人民生命而战,为巴医荣誉而战。经过紧张激烈的角逐,我院的两组队员士气高昂,一路过关斩将,技压群雄,荣获本次比赛一等奖、二等奖。 院领导非常重视、支持此次大赛,多次慰问鼓励队员。大家众志成城,团结一心,坚持不懈,艰苦训练,用辛勤的汗水换来了丰硕的成果。通过此次应急救援比赛,全面提高了我院的应急救援水平,锻炼了医疗队伍应急应变能力,磨练了医护人员的意志力,展现了巴医人勇于拼搏的可贵品质。展示了我院“拿得出、冲得上、打得赢”的优秀医疗团队,为人民健康及生命安全提供坚强后盾,为百姓安居乐业保驾护航!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下雨天伤口疼什么原因
徐建威
回答: 下雨天伤口疼可能与气压变化、湿度增加、神经敏感、局部炎症、瘢痕组织收缩等因素有关。伤口疼痛通常表现为钝痛、刺痛或跳痛,可通过热敷、药物镇痛、局部护理等方式缓解。 1、气压变化 阴雨天气气压降低,可能导致伤口周围组织压力改变,刺激末梢神经引发疼痛。既往有外伤史或手术史的人群更易出现此类反应。建议通过局部热敷促进血液循环,或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等药物缓解症状。避免长时间暴露在潮湿环境中。 2、湿度增加 雨天空气湿度升高会使瘢痕组织吸水膨胀,牵拉周围正常组织产生疼痛。关节部位或大面积皮肤损伤者症状更明显。可使用硅酮凝胶敷料保护瘢痕,减少湿度影响。若伴有红肿发热,可能存在感染,需就医排查。 3、神经敏感 伤口愈合过程中神经末梢再生时异常敏感,湿度与温度变化可能诱发异常放电。表现为闪电样刺痛,常见于深度创伤或神经损伤患者。可尝试甲钴胺片营养神经,配合红外线理疗。避免抓挠或摩擦患处。 4、局部炎症 潮湿环境易滋生细菌,若伤口未完全愈合可能引发慢性炎症。疼痛多伴随局部发热、渗液,需警惕感染复发。可外用莫匹罗星软膏控制感染,口服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抗炎。保持伤口干燥清洁是关键。 5、瘢痕收缩 瘢痕组织中的胶原纤维在湿度变化时收缩力度增强,尤其烧伤或撕裂伤后形成的增生性瘢痕更明显。疼痛呈紧绷感,可局部注射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软化瘢痕,配合压力疗法改善症状。 雨天伤口疼痛时应注意保暖避湿,穿着宽松衣物减少摩擦。每日用生理盐水清洁伤口后涂抹凡士林保持湿润。若疼痛持续超过3天或出现化脓、发热,需及时就医排除感染。恢复期适当补充维生素C和蛋白质,促进胶原合成。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戒烟限酒以改善局部微循环。 徐建威副主任医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普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