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市中医院

医院环境 Hospital about us

汉中市中医医院成立于2010年11月30日,是由原南郑县中医院和原汉中市中医院合并上划组建的一所市级中医院,医院隶属于汉中市政府,设计建设标准为三级甲等中医医院。汉中市中医医院由南区和北区两块组成,院部设在南区(在建),座落于风光秀美的“一江两岸”南岸大河坎风景区,距江边200米处(大河坎东昌路8号);北区(汉中市北大街30号):位于商业繁华市区,交通便利,中医特色优势突出。医院在建17层住院大楼位于南区,既将投入使用;新大楼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站在窗前可观江景,是患者治病与康复疗养的理想医院。2012年底,全院有在岗职工492人(含招聘137人),其中:有资质卫生专业技术人员310人,高中级职称以上122人,占专技人员40%;有一批名老中医专家在南北两区座诊。医院建设初期,按照“三统一”原则(统一管理,统一资源配置、统一核算分配)在南北两区同时开展医疗业务。南区(大河坎区):占地13729.29平方米、业务用房5465.7平方米;门诊部设:急诊科、儿科、中医科、口腔科、内科、外科、针灸科、眼科、妇产科等;住院部设床位70余张,分设综合内科、综合外科、妇产科、手术麻醉科等;医技(彩超、心电图、放射、检验)、药剂辅助科室齐全,功能完备;门诊急诊科实行24小时值班,配有救护车,可随时提供接诊危、急重病人。北区(汉台北大街30号):占地3163平方米,业务用房面积7713平方米。门诊部设:急诊科、6个名中医专家室(周一至周六上午均有专家就诊)、中医内科、皮肤科、针灸科、痔瘘科、糖尿病、脱发病、风湿病、乳腺病、男性病等特色专科,同时开设口腔科和眼科门诊;住院部设床位120余张,分设内儿科、综合内科、骨伤科、肛肠科(省级重点科室);医技(彩超、心电、放射、检验)、药剂辅助科室齐全,功能完备;门诊急诊科实行24小时值班,配有救护车,可随时提供接诊危急重病人。经过三年的建设和发展,医院已拥有固定资产总值2400余万元,其中有:500毫安X光机、彩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球分析仪、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骨科治疗专用设备C型臂、臭氧射频治疗仪以及中医药制剂等一批较为先进的诊断、检测、加工和治疗设备,设备总水平可满足一般性疾病的检测治疗需求,除CT、核磁等大型设备暂未配置到位外,其它常规设备都先后配备科室,应用于临床。汉中市中医医院秉承“病人至上”的服务理念,采取了一系列服务举措,为广大病人提供了优质、高效、低价、便捷的服务,受到了广大患者及陪员的好评。目前,该院是汉中市、汉台区、南郑县医保、农合定点医院,并与勉县、宁强、城固、洋县、留坝等周边县建立了业务联系,开通了医保、农合报销直通车,可满足病人异地住院治疗。医院在建17层住院部大楼是市上重点工程,总投资9000余万元,建筑面积21251平方米,设置病床400张,配套580万欧元医疗设备一次到位,预计2013年6月全部投入使用;随着医院住院大楼建成、大部分科室南迁重组,医院学科建设和业务发展必将会步入一个快车道,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也将有一个质的提升,届时,汉中市中医医院将以全新的风貌展现在汉中人民的视野中,并为汉中市人民提供又好又快的中医医疗救治服务。

【详情】

汉中市中医院

汉中市中医院

汉中市中医院

汉中市中医院

汉中市中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王建军到我院调研发展建设情况

7月25日下午,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建军深入我院调研医院近年发展建设情况。 王建军一行在院党委书记,院长郭松年、副书记金清杰、副院长李整社陪同下,深入科室查看医院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并与医院职工和住院患者亲切交流。       在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郭松年详细汇报了我院近年来的发展建设情况和存在的困难及问题。在听取汇报后,王建军对我院发展建设情况给予肯定。他说,市中医院虽然基础差,面临艰巨的发展和建设任务,但近年来发展速度加快,中医特色明显。 王建军指出,要坚定信心,针对当前中医市场需求大的实际,发挥好市中医院区位优势和中医优势,未来发展空间巨大。医院要牢固树立坚持科学发展观,立足自身优势,发挥自身特点,创新发展模式,突出中医特色,坚持走中西医结合道路。他强调,要加强重点学科建设,通过“树名医、创名科、建名院”带动医院快速发展,要加快基建项目建设、学科建设、人才队伍等建设。他勉励全院医护人员要以弘扬祖国医学为己任,坚定信心,敬业爱岗,为全市人民提供优质的中医特色医疗服务。 王建军最后表示,市委、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市中医院的发展建设,正在积极探索通过整合中心城区医疗资源来带动市中医院发展,相信市中医院的未来一定会发展建设的更好。(文/王建华 图/常磊)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甲减患者怎么治疗
王志学
回答: 甲减患者可通过左甲状腺素钠片、甲状腺片、碘塞罗宁钠片等药物治疗,以及饮食调节、定期复查等方式治疗。甲减通常由自身免疫损伤、甲状腺手术、碘缺乏、垂体病变、药物因素等原因引起。 1、左甲状腺素钠片 左甲状腺素钠片是治疗甲减的主要药物,能够补充体内缺乏的甲状腺激素。该药物适用于原发性甲减、继发性甲减等疾病引起的甲状腺功能减退,可改善乏力、怕冷、体重增加等症状。使用前需检测甲状腺功能,根据医生建议调整剂量。服药期间可能出现心悸、多汗等不良反应,需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 2、甲状腺片 甲状腺片含有甲状腺激素,可用于甲减的替代治疗。该药物对甲状腺切除术后、桥本甲状腺炎等导致的甲减有效,能缓解皮肤干燥、便秘、记忆力减退等症状。需从小剂量开始逐渐调整,避免突然停药。长期使用需监测心脏功能,冠心病患者慎用。 3、碘塞罗宁钠片 碘塞罗宁钠片是人工合成的三碘甲状腺原氨酸,起效较快,适合需要快速纠正甲减症状的患者。该药物对垂体性甲减、甲状腺癌术后甲减等有一定效果,可改善嗜睡、反应迟钝等症状。需严格遵医嘱使用,过量可能导致甲状腺功能亢进。 4、饮食调节 甲减患者应保证充足蛋白质摄入,适量食用鸡蛋、瘦肉、鱼类等食物。需控制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避免加重代谢负担。可适当增加海带、紫菜等含碘食物,但桥本甲状腺炎患者需限制碘摄入。饮食需均衡搭配,避免过度节食导致营养不良。 5、定期复查 甲减患者需每3-6个月复查甲状腺功能,根据检查结果调整药物剂量。治疗初期或剂量调整期需增加复查频率。同时需监测心率、血脂等指标,评估治疗效果。出现心慌、手抖等不适症状时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调整用药。 甲减患者需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适当进行散步、瑜伽等低强度运动有助于改善代谢。冬季需注意保暖,预防感冒。保持乐观心态,避免情绪波动影响病情。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随意停药或更改剂量。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或症状加重时需及时与医生沟通调整治疗方案。 王志学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中医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