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市中医医院

我院组织医疗专家赴鱼河镇、金阳小区义诊

时间:2014-03-25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3月23日至24日,我院市场部组织名医门诊部闫强、风湿科闫世燕、针灸科张鹏等专家深入榆阳区鱼河镇、金阳小区参与“卫生下乡免费义诊和送医送药送健康”惠民活动。

  活动伊始,就诊群众便蜂拥而至,瞬间将专家围得严严实实。医疗队专家以饱满的热情耐心接待每位前来咨询的群众,悉心为群众诊断病情,做到不漏诊、不误诊,赢得了就诊群众的广泛称赞。

  同时,医务人员还通过现场宣讲、发放健康知识宣传册等多种形式,向群众讲解常见传染病防控措施及健康常识,使群众对本地常见病、多发病基本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健康意识进一步提高,防病控病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为保证活动质量,医疗队还专门携带了名片,上面印有每位医生的姓名、单位、科室、专业、门诊时间、联系电话等,为村民进一步治疗提供了便利。对于一些生活困难的群众,医务人员还现场免费发放了药品。“平时到大医院挂专家号还得排队,现在家门口就能请市里的专家看病确实方便了很多。”一位鱼河镇的老大爷如是说。

  义诊暖人心,帮扶解民急。此次义诊活动问诊100余人次,免费发放各类药品价值1000余元,发放宣传册400多份,为群众测量血压等常规检查200余人次,真正把党的关怀和温暖送到了基层老百姓的心里。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组织全体行政人员学习李红梅同志先进事迹

4月28日上午,我院组织全体行政人员学习李红梅同志先进事迹。会上,宣传科科长李莉向与会人员传达市卫生局有关向李红梅同志学习的文件精神,宣读了市委《关于在全市开展向李红梅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并向与会人员宣讲李红梅同志的感人事迹。 李红梅同志是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妇产科教研室主任,产科主任、主任医师。从医27年来,她扎根老区,情系群众、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人道主义和延安精神,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有目共睹的优异成绩,得到了上级领导、周围同事、广大患者的一致好评和赞扬, 成为延安市卫生战线涌现出的先进典型。 受科里老一代专家的敬业精神和责任心的影响,大学毕业后李红梅毅然选择临床工作最脏、最累、风险最高的妇产科工作。为了更好地为患者服务,工作之余她刻苦攻读并取得第四军医大学硕士研究生和西安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博士毕业后的李红梅在众人不解的目光中毅然踏上了回延安老家、服务老区人民的道路。作为延安市卫生系统的第一位博士,她把自己的全部知识技能奉献给了养育她的红土地,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竭尽所能地履行职责,奉献着自己的一切。她面对病人从不抱怨,无论是挽救子痫病人被咬伤手指、冒着感染梅毒的危险对生命垂危的婴儿实施人工呼吸,还是到无畏面对H1N1病毒患者并为其实施手术,她的每段经历都让与会人员深切感受到了对生命的敬畏,她的敬业正气与人间大爱令人折服。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心梗脑梗是怎么引起的
邵自强
回答: 心梗和脑梗通常由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高血压、糖尿病以及不良生活习惯等因素引起。心梗是心肌梗死的简称,指心脏冠状动脉血流中断导致心肌缺血坏死;脑梗是脑梗死的简称,指脑部血管阻塞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性损伤。 1、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粥样硬化是心梗和脑梗最常见的病因。长期高脂饮食、吸烟等因素可导致血管内皮损伤,胆固醇沉积形成斑块,逐渐造成血管狭窄或破裂。斑块破裂后诱发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阻塞心脏或脑部血管。患者可能出现胸痛、肢体无力等症状,需通过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钙片、抗血小板药如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控制病情,严重者需行支架植入术。 2、血栓形成 心房颤动、血液高凝状态等易导致血栓脱落,随血流堵塞心脑血管。房颤患者左心房内血流淤滞易形成血栓,脱落后可能引发脑栓塞。此类患者需使用抗凝药物如华法林钠片或利伐沙班片,同时治疗原发病。长期卧床、肿瘤患者也需警惕血栓风险。 3、高血压 未控制的高血压会加速动脉硬化进程,增加血管壁压力导致小动脉玻璃样变。血压骤升可能诱发脑小动脉破裂出血或痉挛闭塞。患者需规律服用降压药如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将血压维持在140/90毫米汞柱以下,避免剧烈情绪波动和过度劳累。 4、糖尿病 长期高血糖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促进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导致微循环障碍和大血管病变。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概率显著增高,需通过二甲双胍片等药物控制血糖,定期监测糖化血红蛋白和血脂水平。 5、不良生活习惯 长期吸烟会损伤血管内皮,酗酒可导致血压波动,缺乏运动易引发肥胖和代谢异常。高盐高脂饮食会加速动脉硬化,熬夜和压力过大可能诱发血管痉挛。建议戒烟限酒,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保持BMI在18.5-24之间。 预防心梗脑梗需综合管理危险因素,40岁以上人群应每年检测血压、血糖和血脂。出现持续性胸痛、突发偏瘫或言语不清时须立即就医。日常饮食宜低盐低脂,多摄入深海鱼、燕麦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避免情绪激动和过度劳累,保持规律作息有助于维护血管健康。 邵自强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