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医大一附院

新医大一附院呼吸重症医学科概况

时间:2013-05-16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重症医学科(RICU)由最初的呼吸监护室,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和沉淀,于2012年12月18日正式启动和工作。我们严格落实医院“安全、质量和满意度”的总体目标,强化医疗风险的防范,做好人性化服务,依法执业,全心全意为广大患者服务。该科现有25张床位,为目前省内规模最大,集医、教、研为一体的呼吸重症医学研修基地,担负着全院、乃至全疆呼吸重症及多脏器功能障碍或衰竭(MODS/MOF)的救治和指导工作,对全疆起到日益显著的辐射作用,我们正努力奋斗,争取早日跻身于全国呼吸重症医学的领先行列。

  科室基本信息:目前该科固定医生有4人,包括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2名,其中博士1人,硕士3人。该科室常规有1名呼吸科副主任医师或高年主治医师轮转,轮转住院医师、研究生及进修医生等近10名。护士长2名,副主任护师、研究生1人,主管护师1人,护士配置已达1:2.0,我们现在正在进行团队建设基础设施的建设。该科现拥有国际一流水准的呼吸机15台,无创呼吸机8台,转运呼吸机1台,纤维支气管镜1台,有数量充足的多功能监护仪、输液泵及降温毯等大批先进的监测和治疗设备。

  在专业上分为肺疾病所致呼吸重症、肺外疾病所致呼吸重症、多脏器功能障碍或衰竭(MODS/MOF)和慢性肺病肺康复4个亚专业医疗组。

  技术特色:该科突出的技术优势包括无创机械通气、有创-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肺保护性机械通气,以及床边支气管镜肺泡灌洗、严重感染的早期诊断及慢性肺病肺康复技术,在真菌感染的早期诊断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并进行了临床研究与探讨,我们正试图向肺活检病理诊断方面努力。擅长于各种原因所致的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俗称“白肺”)、重症肺炎、感染性休克、急性肺栓塞,以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支气管哮喘等慢性肺病所致急、慢性呼吸衰竭,多脏器功能障碍或衰竭(MODS/MOF)的诊治,成功救治多例这类重症患者,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研究方向:呼吸治疗与机械通气, ARDS和COPD的分子机制和临床,严重感染的早期诊治,急性肺栓塞症。在国内、国外本专业核心期刊发表论著近30篇,其中Sci 2篇。

医院动态

更多 >

2014喀纳斯科学与艺术论坛在乌鲁木齐隆重开幕

2014喀纳斯科学与艺术论坛开幕式会场 王振义院士(右一)颁发新疆转化医学青年杰出贡献奖一等奖 杨胜利院士(中)颁发新疆转化医学青年杰出贡献奖二等奖 陈志南院士(右二)颁发新疆转化医学青年杰出贡献奖三等奖   2014年6月19日,第五届喀纳斯科学与艺术论坛在乌鲁木齐隆重开幕。 这既是一场盛会也是一座平台。如果说,这场盛会自2010年开办以来,始终以“生命、环境、艺术”为主题,不断探索科学与艺术融合之道,彰显文化内涵;那么,这座平台也构建了新疆医学科研创新、与海内外共谋合作发展的宏伟框架。喀纳斯科学与艺术论坛已成为一个响亮的品牌:新疆的“博鳌”。 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主席张国梁说,当前新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科技创新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支撑和强劲动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一流高端人才和科技成果,为新疆各族人民幸福和谐服务。 五届喀纳斯科学与艺术论坛共邀请百余名两院院士、海内外专家参与,使国内国际优势资源、先进技术不断为我所用,还把新疆医学当前研究成果及创新突破推广出去,让学界得到启迪与收获。如今,喀纳斯科学与艺术论坛在新疆大地落地生根、结出累累硕果:建成新疆医学领域首个科技部国家重点试验基地——新疆重大疾病医学重点实验室;成立了生物芯片北京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新疆分中心;促成了新疆地区结核病快速诊断新技术捐助、院士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柔性援疆合作等等成绩。这些成果对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幸福安康意义重大。 五年来,内地院士、专家学者纷纷走进新疆、了解新疆,继而念念不忘并努力回报着新疆情结。每届论坛,院士们都要与自治区领导专门座谈,对新疆医学事业的发展积极建言献策。他们不断带来医学领域的先进理念、技术创新和针对新疆医学人才的培养计划。新疆许多地方和单位,通过院士、专家牵线搭桥,与顶级科研团队建立联系,获得雄厚智力资源。本届论坛还邀请到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终身教授、内科血液学专家王振义院士和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牙学院副院长王存玉加盟论坛,这代表喀纳斯科学与艺术论坛更高端,更富有吸引力,并且逐渐具备了全球化视野。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本次论坛为契机,在总结以往四届论坛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与各位院士、专家、学者交流合作,在推动科学与艺术融合共鸣的道路上继续前行,为进一步提升新疆医学科研学术水平、促进新疆医学事业发展做出不懈努力。 自古以来,科学与艺术便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共同互动、水乳交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同谱写人类灿烂辉煌的文明。艺术可以通过科学手段来表现,科学也可以用艺术手法来诠释。喀纳斯科学与艺术论坛体现了科学与艺术的融合,也诠释了对科学和艺术孜孜不倦的追求。 喀纳斯科学与艺术论坛发起人之一、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温浩教授对科学精神和艺术之美的融合有着深切体会。他说,在法国留学的时候,最喜欢观摩导师做手术,那简直是在欣赏一件件完美的艺术品。病灶切除彻底,创伤面积最小,手术过程中没有一丝一毫废动作,时机把握得恰到好处,快时行云流水一气呵成,慢时绵延缜密百转千回。这难道不是“大道至简、大美天成”的至高境界吗?每个外科医生都能把手术做到这个份上,真是患者的福分啊! 为促进新疆及西部转化医学生物技术产业科技人才的不断涌现,温浩教授从其2011年获得的新疆自治区科技进步特等奖50万的奖金中捐助40万元,依托共青团中央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公益平台,发起设立“新疆转化医学青年促进计划”,为新疆及西北部地区转化医学青年人才提供公益支持与资助平台。在开幕式上,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中心杨毅宁、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临床医学研究所何江等6人获得“新疆转化医学青年杰出贡献奖”的殊荣…… “喀纳斯科学与艺术论坛”搭建的高端人才平台,对新疆未来发展的作用不可估量。

专家科普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