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属肿瘤医院墨玉县义诊记(六)--“你们来了,我们的腰杆都硬了!”
时间:2014-04-10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时间:2014-04-10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4月7日,墨玉县萨依巴格乡阔什鲁克村。
“你们可算是到了,早就给村民们许下诺言,要把乌鲁木齐大医院的专家请来,今天可算是实现了。”出门迎接医疗队和说这话的是自治区科技厅高新处处长杨易承。
萨依巴格乡阔什鲁克村是自治区科技厅的住村点,自从他们住村以来,在走访中发现,这里每家每户都有提出一些涉及医学方面的问题,作为科技工作者,想要帮村民的科技干部首先想到是要找一些专业的医学专家来解决这些实际看病问题。“你们来了,我们的腰杆也硬了,今后开展工作也更有底气了。”杨易承说。
医疗队员们正准备布置义诊室时却发现,这里的每个检查室都布置的非常专业,队员们一度把村委会当成了医院的检查室。原来在这里住村的自治区科技厅副厅长阿不都热依木·玉苏甫曾在新疆医科大学工作过,虽然学的是药学,但以自己对医学常识的了解,他主动要求承担起布置检查室的任务。
阿不都热依木·玉苏甫介绍说,在住村的这一个多月时间里,每次入户调查的时候,他都会随身背着血压计、血糖仪等一些简单的医疗器械。懂一些医疗常识的他发现这个村里的很多村民因为环境影响和生活习惯等因素,患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的人很多,他就一直琢磨着想请一些自治区的知名专家来指导村民的饮食和生活习惯,以医学手段改善村民的健康状况。
“今天你们来了,我有一个请求,请一定要带给村民们一些新的理念,带动他们健康的生活。” 阿不都热依木·玉苏甫说。
今天义诊中来了一位“走后门”的患者,带着她前来找妇科专家问诊的是自治区科技厅成果处处长宋春红。
也许是女人特有的细心,让宋春红在一次入户调查的时候了解到,村里这个名叫努尔尼沙汗·牙森的24岁女孩结婚已经5年了,爱人是村里的优秀青年,在外地打工,收入各方面都不错,可这个小家庭一直没有怀上小孩。每年爱人都把打工赚来的钱给努尔尼沙汗买药吃,但两年多时间吃了各种药,都没能够有“结果”。
努尔尼沙汗羞赧地把这个难言之隐告诉了这位可以信赖的大姐姐宋春红。“不要再乱吃药,乱花钱了,过段时间乌鲁木齐的妇科专家就来了,听听她们怎么说,到时候我们一起想办法。”
经过妇科检查后,阿依努尔大夫告诉宋春红,努尔尼沙汗是先天性子宫发育异常,受孕率比普通人要低很多,但可以去专科医院采取体外受精的方式受孕。
翻译解释了专家的诊断,努尔尼沙汗的眼泪已夺眶而出,宋春红和阿依努尔赶紧安慰她,“别哭别哭,你看,我们现在不是已经找到问题了吗?姐姐会帮你联系医院,你要相信现在的科技水平一定能帮你怀上宝宝的!”
作为科技工作者,阿不都热依木·玉苏甫心里还有他的盘算,他认为,“以前我们没有通过这样一个县市的大规模义诊来调查和掌握我区各族妇女的身体健康到底处于一个什么样的状况。作为新疆唯一一所肿瘤专科医院,又是我区的肿瘤防治研究所,同时承载着对我区各族妇女特高发疾病研究的任务,并且还承担着多个国家级科研课题,课题内容都是对新疆少数民族妇女高发疾病的研究,项目总经费达到上千万。这次义诊是掌握第一手资料的好机会,将来可以通过医学科技解决这些问题。今后也为医院申请一些自治区级、国家级的少数民族特高发疾病方面的课题项目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而作为科技工作者的我们会用科技力量作为支撑,希望能共同为我区各民族乃至更多人的健康做出更大的贡献。”
同时,站在村民的角度,阿不都热依木·玉苏甫觉得,“这些村民平时没有健康意识去检查疾病,得了重大疾病没有经济实力去乌鲁木齐的大医院治疗,而作为公立医院能走下来免费听诊、问诊、问需于民,这不仅是全民共享现代医学成果的一个具体体现,而且也促进了各民族间的交流,加强民族团结,拉近彼此的距离。”
医院动态
健康问答
专家科普
医生答疑
第 18 名
第 2 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