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辽市医院

40分钟起死回生,我院成功抢救一名门诊心脏骤停患者

时间:2012-05-14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呼吸心跳骤停,医学上叫猝死,多见于冠心病、溺水、电击、雷击、严重创伤、大出血等病人, 多发生在公共场所、家庭和工作单位。救治的最佳抢救期是发病4分钟内,临床称之为“黄金4分钟”,如果超过最佳抢救期,即使自主呼吸心跳恢复,也会产生诸如缺氧性脑病等严重并发症,从而影响今后的生活质量。因此,心肺复苏的最终目标是恢复神经系统的智能,脑复苏是心肺复苏最后成败是的关键。近日,通辽市医院西院区成功抢救一名门诊心脏骤停患者,在各科室紧密配合下,历经近40分钟紧张激烈而有序的抢救,终于化险为夷,奇迹般的复活。

  2012年4月27日上午,一名25岁患者付某,因近一个月上腹不适,由开鲁县开车来我通辽市医院西院门诊就诊。刚进诊室,医生就发现他呼吸急促、口唇面色发绀,没等大夫开口,人已晕倒在地。事发突然,我院医护人员反应迅速,急诊科马永才主任、综合内科姚亚娟主任立即到达现场,家属不在现场,联系赶来也需要一段时间。救人要紧!!!立即对病人进行紧急心肺复苏,并转运至ICU。患者入科时神志不清,无自主心律,血氧41%。ICU曹新林主任立即组织抢救,给予气管插管、连接呼吸机辅助通气,应用肾上腺素等药物抢救,持续CPR。经过近40分钟坚持不懈的努力,患者终于恢复自主心律,神志逐渐转清。参加抢救的医护人员无不为之欢呼、惊叹。

  此后询问病史了解到患者12岁时就出现口唇面部发绀,活动力低于同龄人,曾在当地医院疑诊为先天性心脏病,但未经过系统的诊治。患者好转后在我通辽市医院行心脏彩超检查验证了这一事实,患者存在室间隔缺损,重度肺动脉高压。

  接下来的六天里,我科医护人员精心治疗、密切监测。患者病情逐渐好转,精神状态良好,语言沟通表达流利,化验指标也趋于正常,入院第四天可于床旁活动,逐渐锻炼,第六天出院。病人临走时感激的说“如果不是在你们通辽市医院,我的命可能就保不住了。太感谢你们了!”患者的父亲也激动的说:“谢谢你们的救命之恩,我们永远不会忘了你们的!”目前患者已前往北京准备行手术治疗。

  这次成功的抢救,体现了我院各科室的紧密配合,医护人员强烈的紧迫感和责任心,最终创造了奇迹。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血清低密度脂蛋白偏低怎么回事
高云
回答: 血清低密度脂蛋白偏低可能与遗传因素、营养不良、甲状腺功能亢进、肝脏疾病、慢性炎症等因素有关,可通过调整饮食、治疗原发病等方式干预。 1、遗传因素 家族性低β脂蛋白血症可能导致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先天偏低,通常无明显症状,但可能伴随脂溶性维生素吸收障碍。此类情况需定期监测血脂,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补充维生素E软胶囊、维生素AD滴剂等营养素,避免长期缺乏影响健康。 2、营养不良 长期蛋白质摄入不足或极端节食会导致脂蛋白合成原料缺乏,表现为体重下降、乏力等症状。建议增加鱼肉、大豆等优质蛋白摄入,必要时使用肠内营养粉剂补充营养,避免发展为贫血或免疫功能下降。 3、甲状腺功能亢进 甲亢患者代谢率升高会加速低密度脂蛋白分解,常伴心悸、多汗等症状。需通过甲巯咪唑片、丙硫氧嘧啶片等药物控制甲状腺激素水平,同时监测心率变化,待甲状腺功能恢复后血脂水平多可改善。 4、肝脏疾病 肝硬化等疾病影响脂蛋白合成能力,可能伴随黄疸、腹水等症状。需使用复方甘草酸苷片、水飞蓟宾胶囊等护肝药物,配合低脂饮食,避免加重肝脏负担,严重者需考虑肝移植评估。 5、慢性炎症 类风湿关节炎等慢性炎症性疾病会抑制脂蛋白生成,常见关节肿痛、发热等表现。需控制原发病,如使用塞来昔布胶囊缓解炎症,同时监测C反应蛋白水平,炎症缓解后血脂可能逐步回升。 日常需保持均衡饮食,适量增加坚果、深海鱼类等健康脂肪摄入,避免过度限制胆固醇食物。建议每3-6个月复查血脂谱,若持续偏低或伴随消瘦、乏力等症状,应及时排查甲状腺功能、肝功能等潜在疾病。运动方面可选择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避免剧烈运动加重能量消耗。 高云副主任医师北京安贞医院心血管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