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和谐 宗教宽容 民族团结 文化多元---青海红十字医院全力打造全省民族团结窗口示范单位
时间:2014-04-02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时间:2014-04-02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3月28日,省委督查组成员来我院调研民族团结进步工作;3月31日,全国政协委员、省政协副主席鲍义志一行来我院调研我院民族团结工作。多年来,青海红十字医院作为多民族地区的大型综合性公立医院,充分认识到自身作为窗口单位的示范效应,在构建“医患和谐、宗教宽容、民族团结、文化多元”的民族团结窗口示范单位方面始终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全力打造全省民族团结窗口示范单位,到目前为止,已吸引省市70余家单位来院观摩学习。
多年来,医院始终重视民族政策和民族文化,在医疗服务和员工培养上,倡导民族多元化、宗教多元化、文化多元化的理念,在民族团结和民族和谐共处方面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和积极的努力。目前医院少数民族员工已经占到全院员工的1/4,平均4名员工中就有1名员工是少数民族。尤其是近10年来,医院更是把民族团结作为院党委狠抓的头等重要政治任务,为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发挥了积极的领导作用。
一是把如何尊重少数民族病人的风俗习惯作为新员工岗前培训必然内容,了解和掌握各民族民情、民俗、民风,为医患和谐打好基础;二是教育广大员工不仅要成为医学人才,同时还要学习多民族文化和多宗教文化,以及社会学、政治经济学、人类学、哲学、文学艺术、现代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全方位培养多才或全才的医务工作者;三是成立藏医门诊、回医门诊等专业医疗机构,根据少数民族的趋向性和民族认同感为他们的就医提供更加便利和放心的服务;四是创新工作,成立科研机构,挖掘和研究民族文化、宗教文化与医学的关系,成立了“青海回医药研究会”,这也是全国首家回医药研究机构,研究会的成立为全面、系统的研究我国回医药方和回医诊疗方法以及探索伊斯兰文化精髓打下了良好的平台和基础;五是2005年6月医院与回族撒拉族救助会签订友好协议,在医疗费方面为贫困的穆斯林群众给予一定的减免;六是医院与玉树地区金巴慈善会合作,由金巴慈善会对玉树地区基层医疗卫生院的医务人员分批分次选送到我院进行培训学习,我院对每一位基层医务人员集中培训三个月,并负责安排吃、住、带教老师和集中培训,此举为基层兄弟单位的医疗水平的提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七是主动与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州、地、县等相关部门取得联系,深入到全省各寺院为僧人进行免费体检,到全省各清真寺为阿訇进行免费体检,并组织青海地区各大寺院活佛以及各清真寺阿訇、满拉参加医院每年举行一次的“医院与宗教人士座谈会”,并参观医院文化建设成果;八是自2007年起,我院每年举行一次伊斯兰文化与医学研讨会,2012 年又分别举行基督教文化与医学研讨会、佛教文化与医学研讨会,在促进民族医药文化发展的基础上,为促进民族文化传播、增强民族团结与社会和谐,搭建了良好的平台;九是为青海湖环湖地区的少数民族乡镇卫生院免费赠送救护车七辆,为循化回族撒拉族自治县人民医院、黄南藏族自治州人民医院免费赠送医疗设备价值达百万元,并建立长期帮扶协议。十是我院与山东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青海省红十字会合作,开展了针对我省贫困农牧区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先天性心脏病爱心医疗救助项目”,由中组部下派博士甘立军负责对全省先心病患儿开展免费筛查工作,共为42例先心病患儿进行了心脏缺损治疗;十一是为展现我省多民族文化元素,我院除了迁建有水磨坊、榨油房、酿酒作坊、古民居建筑外还建有阳光医学历史博物馆、回医药博物馆、医院院史馆、监管医学历史博物馆、人体标本馆等5个博物馆,把中医、西医、藏医、回医、蒙医、苗医的起源与发展进行了详细而全面的展示;十二是为了给少数民族群体提供更加贴心、优质的医疗服务,医院还分别开设了大众餐厅和适合穆斯林病患群众口味的清真餐厅,目前藏式餐厅也正在筹建过程中,并在每一层病区专门开辟了方便穆斯林住院病患存放自带食物的清真冰箱和适合农牧地区藏族住院患者存放酥油、糌粑和肉食品的冰箱,为住院病患群体免费提供加热食物所用的清真食品微波炉和大众食品微波炉,让住院患者真正体会到医院人性化的关怀;十三是为解决少数民族群众宗教信仰,医院在医院外科大楼七楼设立穆斯林礼拜堂、藏传佛教经堂和基督教祈祷室三处心灵抚慰祈祷空间,为信教群众提供方便的同时,也促进了医患和谐,让更多来我院就医的信教群众在人文精神关爱中真正体验到被尊重、被重视的亲切感、自豪感,增强了对政府、对医院的信任;十四是从2008年医院组织医务人员赴青南地区开始进行藏区妇女病“宫颈癌”、“乳腺癌”筛查工作,目前,“两癌”普查和农牧区义诊医疗工作人员已走访全省24个县110多个乡,全年免费宫颈癌普查达四万余人次;十五是医院团委还成立了由藏族(康巴语、安多语)、撒拉族、土族等少数民族员工组成的少语翻译队,为各民族同胞提供更加方便优质的医疗服务。同时,为了保障边远地区农牧民群众生命安全,医院与青海红十字会联合成立了“红十字野外应急医疗救援队”,专门用来救护那些发生在野外且车辆无法到达地区的伤病员,此举,受到了广大农牧民群众的广泛赞誉和认可;十六是医院在汉文网站基础上又建立藏文网站、回医网站、英文网站;在院刊《高原与人体健康》的汉文杂志基础上,分别有藏文版和英文版,让不同民族的读者更多的了解到医学科普常识,提高自我保健能力。我院的青海回医药研究会又率先在国内创办了《现代回医药研究》杂志,这也是目前国内唯一的一份回医药研究刊物。
多年来,青海红十字医院在履行看病就医为人民服务的神圣职责的同时,全力构建起了团结和谐、文化多元、勇于创新的一个仁爱进步的多民族“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中无论什么民族、无论什么宗教信仰,每一位员工的家庭、利益、福祉都成为医院职工制度改革中的大事,都成为医院发展前进中需要考虑并解决的重要议题。目前我院少数民族员工人数已占全院员工的27.3%;在医院管理岗位上的少数民族比例已达到12.2%,少数民族干部已经成为医院发展进步中的一支“生力军”,仅医院院级领导层面,就有三位院领导为少数民族。少数民族员工在考评、晋升、进修、考察等方面与其他员工享有同样的权益和福祉,在提拔少数民族干部和推荐外出进修方面,医院还侧重对少数民族医护人员的培养,让他们能够以点带面地带动更多的少数民族员工,在工作岗位上发挥民族优势、尤其在医患调解和增进民族感情和民族团结方面做出成绩,突出特色。
近年来,青海红十字医院的快速持续是有目共睹的,当然医院的发展离不开省委省政府和各级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关怀,离不开医院所有员工凝心聚力的共同付出,离不开医院党委班子审时度势、其利断金的英明决策。我们坚信,青海红十字医院必将在国家“文化大繁荣文化大发展”的春风中,乘改革之势,借民族大团结之力,为全省民族医药事业和医疗卫生事业注入强劲动力,为全省民族团结、民族共荣、社会和谐稳定和发展做出更多更大贡献!
医院动态
健康问答
专家科普
医生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