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二院

院前急救施援手 心肺复苏妙回春

时间:2008-03-04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2008年2月19日,大年初四晚,当大多数人们都还沉浸在与亲朋好友欢度新春佳节的美好时刻,南海区第二人民医院急救中心却是另一番景象,白衣天使们和往常一样有条不紊地诊治着病者:车祸的,酗酒的,高烧的,昏迷的……医护人员齐心协力,在几十年难遇的寒冬之夜坚守健康堡垒、捍卫人民安康。

  23时50分,一阵急速的呼救铃声响起,110平台传来警讯:平西有位心脏病老人病情危急需出诊!警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不到一分钟,值班的彭庆强医生和一线护士、担架员坐上救护车,疾驰赶往现场,并于5分钟后到达。急需得到救治的是一位78岁的老婆婆,她躺在床上,痛苦面容、呼吸急速,口唇和指端重度发绀…… 医护人员熟练快捷地给阿婆吸上氧气,就在检查过程中,阿婆突然昏迷,从口鼻涌出粉红色泡末痰,呈潮式终末呼吸状,心跳停止,大动脉搏动消失,双侧瞳孔对光反射迟钝!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跳呼吸骤停—在医学上是濒临死亡征兆!为了确保不耽误稍纵即逝的良机,在场医护人员当机立断地对老婆婆进行就地抢救。心肺复苏是第一步,平时在科室严建威主任带领下与同事们演练无数次的院前心肺复苏流程,在这惊心动魄的场面和争分夺秒的危急关头被我们医护人员施展得淋漓尽致。彭医生和护士镇静而熟练配合,给予持续胸外心脏按压,气管插管,建立人工气道,开通静脉通道,并予阿托品、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等药物行液体复……约3分钟后,阿婆心跳恢复,复苏成功!随后在密切监护下把阿婆送上救护车 ,转回在佛山地区监护、设备、技术均属一流的本院重症监护病房ICU进一步抢救治疗。ICU 的伦演荭主任,林润培、梁伟权等医生都赶回来了,他们细心调整呼吸机参数,精心施予药物,以先进的危重医学理念维护病者的各个器官功能……

  经过一轮紧张的抢救,阿婆苏醒了,这一场与死神较量的战斗以胜利而告终!抢救过程近乎完美,环环相扣,紧密衔接,将阿婆从死亡的边缘拉了回来!抢救成功的关键就在于及时、有序和医护人员熟练的抢救技术。在医护人员的精心照顾下阿婆撤离了呼吸机,拔了管,目前已转入心血管内科继续观察治疗。

  老婆婆终于转危为安,她紧握医生的双手无尽感激地说:“当时家人见我病情危重,以为我捱不过去,连我的后事都准备了。想不到你们把我救了回来。”阿婆的家人也说:“多亏南海二院的医护人员妙手回春,你们出诊快,判断准,技术好,责任心强,让我们一家在这春节能再享团聚的天伦之乐!”

医院动态

更多 >

青少年换位体验医务人员工作

青少年换位体验医务人员工作 “参加医院的志愿服务后,我体会到妈妈作为医生的辛苦与不容易。”这个暑假,南海区第二人民医院20多名职工儿女参与“医心义意”志愿者活动,通过换位体验医务人员的工作。上周五,医院为他们举行了表彰大会。 职工子女体验医务工作 “记得第一天上岗,我被分配到B超室工作。当时看到许多患者心情着急,有的还一直抱怨,我都不知道怎么办。最后是护士们耐心解释,才让他们平复了心情。”梁一戈跟伙伴参加“医心义意”活动,这是他印象最深刻的一次经历,“我体会到了医务人员的辛苦,以后我还会参加这种活动,为他们分担压力。” 参加“医心义意”志愿者表彰大会的共有20人,在志愿者中,年纪最小的只有十岁,最大的是在校大学生,还有许多家长也来到了现场。负责该项目的北达博雅社会工作资源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此类活动,让职工子女意识到父母工作的辛苦,缓解医务人员的工作压力。 青少年暑期获益良多 在表彰大会上,各科室代表对志愿者工作作出了相应评价。“刚开始时,在我科室工作的陈泳芪很内向,连话都很少跟我说。但慢慢熟悉了之后,她变得敢于沟通,还经常主动帮我干活。”急诊科的郑少红护士长称赞道,这些志愿者都很有耐心,帮了他们很多忙,希望以后还能再次合作。B超室的医务人员黎凤联则希望,在她科室工作的陈柏基能够再大胆些,多跟患者沟通。 “很感谢医院提供这个志愿者服务的平台,让我儿子体验到了医务工作的辛苦,也交到了许多朋友。”许多家长表示,孩子在参加了志愿者活动后,变得勤于做家务,还常常主动帮助别人,希望孩子以后继续参加志愿者活动,学到更多待人接物的道理。 欢迎居民参加志愿服务 据了解,此次活动是由“关爱桂城”建设督导委员会和南海区第二人民医院向北达博雅社会工作资源中心购买的专业社工服务。通过医院沟通、医和谐护关系和医护人员关爱的三大平台开展服务工作,运用社会工作和人力资源及心理学等知识为医院文化建设、改善员工关系、缓解工作压力及危机事件介入等提供支持服务。 社工鼓励居民在空闲时可以到医院当志愿者,帮助到真正有需要帮助的人,报名电话:88387128。 珠江时报讯(记者/曾蓉 实习生/林海岚 通讯员/梁欢斓)

专家科普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