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山人民医院

八旬老人脑干出血昏迷 经救治56天后清醒

时间:2010-09-01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近日,一位八旬老人中风昏迷后,由家人送往台山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救治,经该科全体医务人员全力抢救治疗,于56天后完全清醒出院,书写了医学史上的奇迹。

  2010年6月19日,一位82岁老人因突发不省人事1个多小时,被送台山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当时深度昏迷,已形成脑疝,查头颅CT显示脑出血。诊断:1.脑干大量出血伴右侧大脑半球大面积脑梗塞并渗血;2.冠心病,心房纤颤;3.高血压病。患者病情危重,家属请求尽力抢救,科主任欧阳青对颅内出血、脑梗塞等疾病的诊治具有丰富的经验,病人高血压,年纪大,又大面积脑梗塞,开颅手术肯定难于进行,因此他为病者选择了保守的治疗方法,精心制定了周密的治疗方案,采取减轻脑水肿,保护脑细胞、促醒、营养支持、物理治疗等综合治疗手段,并精心护理,经过全科医务人员全力救治,患者终于顺利渡过危险期,病情逐渐好转,于56天后完全清醒,精神好,能简单言语,而且经过全体护理人员的辛勤工作,患者在长时间住院过程中,未出现护理并发症。

  脑中风中的脑干出血,大面积脑梗塞,致残率、死亡率极高,该患者有上述两种疾病,死亡率更高。据统计,大多数病人若于10天左右后未能清醒,以后很有可能成为植物人,该患者能度过危险期,并能清醒,标志该科技术已达一个新水平,填补了我市在该项医疗技术上的空白,跻身国内同类医院的先进行列。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肋间神经痛与胸痛有什么区别?
邵自强
回答: 肋间神经痛与胸痛的主要区别在于病因、疼痛特征及伴随症状。肋间神经痛通常由肋间神经受压或炎症引起,表现为沿肋骨走向的刺痛或灼烧感;胸痛则可能由心脏、肺部、胃肠等多种疾病导致,疼痛范围更广且可能伴随呼吸困难、恶心等症状。 1、病因差异 肋间神经痛多因病毒感染、脊柱病变或外伤导致肋间神经受刺激,带状疱疹是常见诱因。胸痛病因复杂,心血管疾病如心绞痛、心肌梗死占比较高,呼吸系统疾病如肺炎、气胸,或胃食管反流等消化系统问题均可引发。 2、疼痛特点 肋间神经痛呈单侧带状分布,疼痛沿肋骨间隙放射,咳嗽、深呼吸可加剧,触诊可发现明确压痛点。胸痛常为胸前区闷痛或压迫感,心源性疼痛可能向左肩臂放射,呼吸系统疾病多伴随咳嗽、咯血。 3、伴随症状 肋间神经痛可能伴皮肤感觉异常或疱疹样皮疹,通常无全身症状。胸痛若为心源性可伴冷汗、濒死感,肺栓塞会引起咯血和呼吸困难,胃肠疾病多伴反酸、嗳气等消化系统症状。 4、检查方法 肋间神经痛需通过神经电生理检查或影像学排除脊柱病变,胸痛需心电图、心肌酶谱排除心梗,胸部CT或胃镜可鉴别呼吸消化系统疾病。两者均需结合病史和体格检查综合判断。 5、治疗方向 肋间神经痛以营养神经药物如甲钴胺片、抗病毒治疗为主,严重者可行神经阻滞。胸痛需针对原发病治疗,如冠心病用硝酸甘油片,肺炎用抗生素,胃食管反流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 出现不明原因胸痛应立即就医排除致命性疾病,肋间神经痛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加重神经刺激。两者均需保持规律作息,心源性胸痛需低盐低脂饮食,神经痛可配合维生素B族补充。疼痛持续或加重时须及时复查调整治疗方案。 邵自强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