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县人民医院

急诊科开展心肺复苏演练

时间:2014-07-21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时间就是生命,讲的就是抓住有效的时间来抢救生命。因此,对急危重症的诊治是医院的重要功能,是一所医院综合水平的集中体现。为了提高我科对急危重症患者的综合救治能力,急诊科于7月17日在科内开展心肺复苏现场模拟应急演练。

  值班护士正在巡视病房,突然发现一位患者不对劲,“你怎么了?”她拍着患者的双肩,对着患者的双耳呼叫。随后,这名护士立即呼救、确认抢救时间、摆放患者体位、值班医生及另一位护士迅速到达病房。这不是真实发生的一幕,而是急诊科医护人员在进行心肺复苏操作演练。为了提高医护人员急救技能,进一步规范心肺复苏技术操作,急诊科在病房进行心肺复苏现场演练。在演练过程中,医生和护士配合默契,抢救有条不紊,护士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医生一边开放气道、人工呼吸的示范,一边下达急救医嘱:静脉推注肾上腺素、静脉推注阿托品、准备电除颤、准备气管插管……现场忙而不乱,井然有序。

  此次"心肺复苏"现场模拟应急演练,规范了急救流程与急救操作项目,提高了我科医护人员的急救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使医护间的配合更加协调流畅,有助于抢救成功率的提高,为更好地服务患者奠定了坚实基础。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召开“严明组织纪律、锻造优良作风”专题教育大会

为加强医院党风廉政建设,增强党员干部的廉洁意识,扎实推动纪律教育月学习活动的稳步开展,8月22日下午,我院在综合楼六楼会议室召开 “严明组织纪律、锻造优良作风”专题教育大会,并组织收看了警示教育记录片。医院班子和全体中层以上干部约100多人参加会议。会议由医院党委书记、院长周怀根同志主持。 会上,周怀根同志作了动员讲话,他先传达了全市“严明组织纪律、锻造优良作风”专题教育视频大会及县专题教育大会会议精神,并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四点要求:一是严明纪律,规范诊疗行为,进一步提高医疗质量;二是加强党组织纪律建设,进一步加强党性修养,做到四个服从,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单位服从政府;三是要守纪律,敢担当,不断提高拒腐防变的自觉性,建立风清气正的就医氛围;四是要廉洁从医,守住底线,坚决抵制“红包”、回扣,切实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 最后,全体与会人员观看了警示教育记录片《被玷污的净土》,通过反面教育进一步增强教育效果,警示医务人员要廉洁自律,筑牢廉政防线。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假性自闭症孩子的症状可以恢复吗
王志新
回答: 假性自闭症孩子的症状通常可以恢复,通过科学干预和家庭支持可显著改善行为表现。假性自闭症多由环境刺激不足、教养方式不当或短期心理创伤等因素引起,与典型自闭症谱系障碍的神经发育异常有本质区别。 1、环境调整 创造稳定的生活环境和规律的作息有助于缓解假性自闭症状。家长需减少电子屏幕暴露时间,增加亲子互动游戏,如积木搭建、绘本共读等结构化活动。保持家庭氛围和谐,避免频繁更换照料者或居住环境,逐步帮助孩子重建安全感。 2、行为干预 应用正向行为支持技术可改善社交回避行为。家长需通过即时奖励强化孩子的眼神接触、简单指令回应等行为,采用图片交换沟通系统辅助表达需求。每日安排15-20分钟地板时间游戏,跟随孩子兴趣引导互动,避免强迫性社交训练。 3、感统训练 针对感觉处理异常可进行专业感统康复。旋转秋千、触觉刷等前庭觉训练能改善注意力分散,平衡木、蹦床活动可调节肢体协调性。家长需观察孩子对声光刺激的敏感程度,逐步脱敏训练每周3-4次,每次不超过30分钟。 4、心理疏导 短期创伤事件引发的症状需心理治疗介入。游戏治疗能帮助孩子表达压抑情绪,沙盘治疗适用于语言受限者。家长需配合治疗师记录行为变化,避免在治疗过程中表现出焦虑情绪,防止二次心理伤害。 5、营养管理 均衡饮食有助于神经功能恢复。增加富含Omega-3的深海鱼类、维生素B族丰富的全谷物,限制精制糖和人工添加剂摄入。对存在挑食行为的孩子,家长需采用小份量多次供餐,将新食物与偏好食物混合过渡。 假性自闭症的干预需要家长保持耐心,建立稳定的日常活动流程,每天固定安排社交互动时间但不过度刺激。定期评估孩子对干预措施的反应,若3-6个月未见改善或出现自伤等严重行为,应及时寻求儿童精神科医生评估排除典型自闭症可能。日常生活中注意避免将孩子与其他儿童过度比较,关注微小进步并及时给予积极反馈。 王志新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