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康桥医院脑瘫治疗中心
本院暂无资讯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运动神经元病与周围神经病有什么不同?
邵自强
回答: 运动神经元病与周围神经病在发病机制、受累神经及临床表现上存在明显差异。运动神经元病主要累及中枢神经系统的运动神经元,而周围神经病则影响周围神经系统。 1、发病机制 运动神经元病属于神经退行性疾病,与遗传因素、氧化应激及谷氨酸兴奋毒性相关,典型病理表现为运动神经元选择性死亡。周围神经病多由代谢异常、感染、免疫因素或外伤导致,常见轴索变性或脱髓鞘改变。 2、受累神经 运动神经元病选择性损害大脑皮层、脑干和脊髓的前角运动神经元,表现为上、下运动神经元联合受累。周围神经病主要侵犯脊神经、脑神经及其分支,可影响感觉、运动或自主神经纤维。 3、临床表现 运动神经元病典型表现为进行性肌无力、肌萎缩伴锥体束征,无感觉障碍。周围神经病常出现手套-袜套样感觉异常、肌无力及自主神经症状,神经传导检查可见传导速度减慢。 4、疾病进展 运动神经元病呈不可逆进展,多数患者3-5年内出现呼吸肌受累。周围神经病部分类型可通过治疗改善,如吉兰-巴雷综合征多数患者能恢复功能。 5、诊断方法 运动神经元病依赖临床评估结合肌电图显示广泛神经源性损害,需排除其他疾病。周围神经病通过神经传导测定、神经活检等可确定具体类型,如脱髓鞘性或轴索性病变。 两类疾病均需神经科专科诊治,运动神经元病患者需注重呼吸功能监测和营养支持,周围神经病患者应针对病因进行控制。早期识别差异有助于制定个性化康复方案,建议出现神经系统症状时及时完善肌电图、神经影像学等检查明确诊断。 邵自强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