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疾病的防治
时间:2013-12-29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时间:2013-12-29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脑血管疾病是指在脑血管壁病变或血流障碍基础上发生的局限性或弥漫性脑功能障碍,分为出血性和缺血性两大类。
脑血管病的发病率、死亡率和致残率很高,它与恶性肿瘤、心脏病是导致全球人口死亡的三大疾病。根据最新流行病学资
料,我国脑血管病在不少城市中已占首位。我国脑卒中年发病率为120/10万~180/10万,局部发达地区有逐渐上升趋势,
死亡率为60/10万~120/10万,据此估计我国脑卒中新发病例150万/年,死亡率100万/年,病后存活的600万患者中,残障
率高达75%,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随着科学的发展,脑血管病的诊断及治疗有了进一步突破,但许多患者甚
至医务人员对此认识不足,延误了治疗的时机,不少患者因此致死或致残。事实上,脑卒中是一类与急性心肌梗死同样,
甚至更需要紧急救治的疾病,如何更有效防治脑卒中,是当前医学研究和临床工作迫切而艰巨的任务。危险因素是当前脑
血管病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对某个个体来说,单一或多个危险因素联合存在都不预示将发生脑卒中,缺乏已知的危险因
素也不能确定存在不发生卒中,但可以肯定这些危险因素存在时,脑卒中发生的几率显著增加,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可分为
干预和不干预两类,其中干预的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抗心磷脂抗体综合征、TIA或脑卒中
病史、肥胖、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酗酒、吸烟、抗凝治疗、脑动脉炎等,不可干预的有高年龄、性别、种族、遗传因素
等。其中高血压是各类脑卒中最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目前脑血管病最基础的病因为血管壁病变,它是大多数脑血管病发
生的基础,而引起脑血管壁病变的主要原因为高血压性小动脉硬化,另外还有脑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先天性发育异常和遗
传性疾病、各种感染和非感染性动静脉炎、中毒、代谢及全身性疾病导致血管壁病变(血液病、肿瘤、糖尿病、结缔组织
病),少数可由心脏病及其他因素(如血管内空气、脂肪、寄生虫和癌细胞因素),少数患者病因不明。另外血流动力学
、血液成分异常也是脑血管疾病的促发因素。脑血管病有些共同的症状和体征,为让大家有一个较清晰的认识,现概括如
下:起病突然,立即出现症状和体征,是脑卒中主要特点,为此,又称之为中风或脑血管意外。全脑症状,头痛,恶心,
呕吐和不同程度意识张障碍,这些症状可轻重不等或不出现,主要与卒中类型和严重程度有关。局灶症状和体征; 根据损
害部位不同而异,是临床确诊脑卒中病灶部位的主要依据。(1)颈内动脉表现(前循环):主要由大脑半球深部或额、
颞、顶叶病变所致,可表现为:①病灶对侧中枢性面舌瘫和肢体瘫痪②对侧偏身感觉障碍③优势半球损害时可有失语④对
侧同向偏盲。(2)椎-基底动脉系统(后循环)损害表现:主要由脑干、小脑或枕叶病变所致,可表现为:①眩晕伴恶
心、呕吐②复视③构音、吞咽困难④交叉性瘫痪或感觉障碍⑤小脑性共济失调⑥皮层盲。(3)脑膜刺激征:颅内高压或
病变累及脑膜时发生,表现为颈项强直、Kerning 征和Brudzinski征阳性。 综上所述,是为让大家对脑血管病的病因及
其危险因素,以及对社会造成的危害、起病形式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如何更有效地预防脑卒中,且越来越年轻化,是我们
整个社会面临的严重问题。欧、美专家已明确提出“时间就是大脑”,故除加强人群预防外,个人预防工作更需重视。主
要针对发病前、发病时和发病后三个时期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一级预防; 主要在发病前控制脑卒中的病因和危险因素,
又称根本性预防或病因预防。预防高血压:大量流行病学资料表明,积极控制高血压可使脑卒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降
低40%以上,因此控制高血压是脑卒中最重要的一级预防。目前采取的预防措施有:①重视高血压的危害性,让全社会人
群认识到高血压是脑卒中最重要的病因和危险因素。②加强高血压防治:合理饮食,减少钠盐摄入,适量运动,控制体重
,戒烟限酒,保持心态平稳,可使高血压病发病率减低55%。高血压患者应适当使用降压药物,将血压控制在
140/90mmHg以下。③提高测血压率,定期进行血压监测,规律治疗。④提高药物治疗的依从性:我国高血压患者依从性差
,不少患者血压一旦恢复正常,则擅自停药。高血压病是慢性疾患,必须长期规则治疗才能有效控制。
预防心源性
卒中 : 特别是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及心肌损害、心房纤颤。预防糖尿病:糖尿病可导致微血管病变及促发大动脉粥样硬化
,是脑卒中发病的危险因素,在人群中筛查糖尿病、积极治疗,控制糖尿病。预防高脂血症:高脂血症加速动脉粥样硬化
。合理饮食,减少钠盐摄入,适量运动,控制体重,戒烟、酒。二级预防; 又称“三早”预防,即早发现、早诊断、早治
疗,它是发病期所进行的防止或缓解疾病发展的主要措施。主要是针对已发生过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或发生轻型卒
中(RIND)在短期内(3周)完全恢复者,防止发生完全性卒中。三级预防; 主要为发病后积极治疗,防止病情恶化,积极
预防和防治再复发。如不积极预防,则3年内复发率极高,更加重致死率及致残率。在脑卒中的预防中,除了危险因素进
行非药物调整外,主要预防药物有肠溶阿司匹林、噻氯匹啶和华法林等,应根据病人的个体情况加以选择。
医院动态
健康问答
专家科普
医生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