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同仁医院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科护理新进展学习班圆满落幕

时间:2013-11-08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南京同仁医院网讯 由我院科教科主办、护理部承办的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科护理新进展继续教育学习班于2013年11月9日圆满落下帷幕。本届护理学习班特邀请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护理部主任李国宏、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科护士长杨虹、田梓蓉等护理专家来院授课。江苏省20余家医院的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护理同仁共100余人参加了本次学习班。

  我院院长、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于振坤教授莅临会场致开幕辞并作《以对方(患者)需求为中心的医护一体化服务》的专题报告。他以“对方”需求为主线,以我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标准化手术规程”为载体,结合中美文化异同,将“医、护、患”三方紧密联系,对新形势下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护理服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等级医院评审专家、中大医院护理部主任李国宏在《等级医院评审与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专题报告中,结合其参评、受评的经验、体会,为大家详细阐述了等级医院评审的总体概况、专科内涵建设的实施体会及品管圈建设的相关内容,使广大护理人员获益匪浅。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副主任张庆翔,以手术案例再现的形式,结合丰富的视频,对鼻、咽、喉、头颈外科内镜技术、CO2激光切除术、低温等离子射频术做了系统、详细、生动的介绍,将《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疗技术新进展》进行了完美的呈现。广大护理人员在感叹其精彩的同时,也深刻感受到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生们的精确与精准。

  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科护士长杨虹、田梓蓉分别介绍了《无喉者食管发声方法介绍》与《喉全切Ⅰ期安装低阻力型Groningen发音管发音重建的术后护理》,给广大无喉患者带来了“再声”的希望。同时,也让广大护理人员深感责任的重大,需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助患者达到较高水平的医学康复、教育康复,以实现最终全面康复的目标。

  在9日下午的会议中,我院耳鼻喉咽喉头颈外科护士长梁龙君及护理部安全管理小组副组长姜芸分别作了《甲状腺术后护理》和《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护理安全管理》的专科讲座。对路径式护理及护理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而在深受大家欢迎的工作坊系列讨论环节中,由我院耳鼻喉科三位护士展示的《胃管固定方法改良》、《吸引器连接管接头处理新方法》、《气管切开固定带改良》3项护理技术创新内容,引起了与会学员极大的兴趣,纷纷畅谈自己的想法,并表示会在日后的护理工作中进行实践,形成了较为浓烈的技术交流的氛围。

  最后,我院护理部主任杨言诚作学习班总结发言,对本次护理培训班的顺利召开表示祝贺,对所有授课专家的精彩授课及所有与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护理同道的光临指导表示感谢,对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护理团队的努力工作表示肯定。杨言诚主任表示,本次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护理新进展培训班是一个新的起点,为江苏省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护理领域日后的深入交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为2014年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护理工作指明了方向。她期待着下一届培训班,大家会有更多先进的理念进行交流与分享。

  本次学习班的圆满完成,对增进江苏省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护理领域的学术交流有着极大的帮助,对传播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先进的护理理念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各学员希望应多举办此类学习班,给大家提供更多的技术交流平台,以助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护理特色专科的早日创建。 

医院动态

更多 >

36届全国鼻内镜外科技术学习班暨内镜颅底外科多学科论坛顺利召开

当前鼻内镜外科技术已成为鼻科、神经外科、口腔科等临床应用与研究的新方向,其手术技巧和方法不断创新,为拓展鼻内镜外科技术在临床科室广泛应用,促进外科医师临床技能的不断提升与操作规范,为鼻外科与其他颅底多学科在临床医学研究提供交流平台,2014年4月26日至27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牵头,联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北京市口腔医院等十几家医院在南京同仁医院举办了“第36届全国鼻内镜外科技术学习班暨内镜颅底外科多学科论坛”。 此次论坛围绕鼻内镜外科技术的新应用与颅底外科的新技术等多个专题进行深入讨论。邀请鼻科、神经外科、口腔颌面外科、眼科等领域专家对前沿技术与临床问题进行全方位的学术交流与分享。 多位鼻外科与其他颅底多学科的专家为现场来自安徽、江苏等地150多位学员提供了科学的诊疗思维和分析判断的方法。现场讨论气氛活跃,多学科合作和相互探讨的学习模式使得现场的学员受益匪浅。本次会议的成功召开有利地促进了鼻外科与其他颅底多学科的领域的学术交流,增进了医学同道之间的合作与友谊,为广大医务人员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和交流平台。 

专家科普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