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中医院

节气养生助健康 金秋讲座话预防

时间:2014-09-13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8月26日下午2点,昆山中医院预防保健科的营养师王秋文来到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心医院,举办了一场节气养生讲座,得到社区居民的热烈欢迎和广泛好评。

  讲座中,王医生详细讲解了节气养生的概念。他指出,《黄帝内经》中所说的“天人相应”,是说人要适应天气。明代医学家张景岳说:“春应肝而养生,夏应心而养生,长夏应脾而养长,秋应肺而养收,冬应肾而养藏。”也充分说明了人体五脏的生理活动必须适应四时阴阳的变化,才能与外界环境保持协调和平衡。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人民总结的精华,是天气的时间节点,利用节气保养生命,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然后,他详细讲解了秋天六个节气的由来、习俗、农谚,天气特点等,并给出了健康提醒。对干燥、伤感的秋季,王医生提出要三方面结合养生。一是精神调养,内心宁静,忌悲忧伤感,应收敛神气,以适应秋天平和之气。二是起居调养,应“早卧早起,与鸡具兴”,以顺应阳气之收敛。三是饮食调养,应少吃葱、姜、辣椒等辛味之品,适当多食酸味蔬果。他还指出,秋季是运动锻炼的大好机会,可加强运动以达到调养的目的。

  将近一个小时的讲座,王医生引经据典,以其幽默诙谐的语言,精辟独到的养生见解赢得了满堂的喝彩。近80名社区居民参加讲座,现场气氛很热烈,大家都认真听讲,积极参与互动,讲座结束后都啧啧称赞,说医院把健康大礼送到家!

  

医院动态

更多 >

ICU应用血液净化治疗多例脓毒症患者

脓毒症(Sepsis),既往也称败血症或脓毒败血症,是指由致病性或有潜在致病性的微生物侵入正常无菌的组织、体液或体腔,造成感染后所导致的全身炎症反应。往往表现为循环衰竭及进而出现的相继发生的多个脏器的功能衰竭。其高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耗资和发病率持续增加等特点已成为导致重症病人中后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也是当代重症医学面临的主要焦点及难点。目前虽然抗感染治疗措施和器官支持手段取得长足进步,但脓毒症及其相关的感染性休克和MODS病死率依然很高。脓毒症其发病机制主要为机体炎症反应出现失控,炎症介质因子呈级联“瀑布样”的大量释放。感染性休克患者早期体内免疫反应多表现为亢进,而发展至中、晚期阶段则多表现为抑制状态,进而感染现象无法得到有效控制。若能在早期拮抗促炎反应,在晚期则拈抗抗炎因子,使机体促炎.抗炎之间恢复平衡,改善细胞免疫和生物反应,则可显著地改善患者的预后。但由于促炎.抗炎因子具复杂的网络特性.单纯针对某一种因子的治疗并不会有效。因此,炎性介质的清除,对治疗脓毒症就显得至关重要。 我科近期收治了数名脓毒症,感染性休克的患者,在感染性休克常规治疗方法,如抗生素的应用、扩容、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纠正酸中毒、营养支持等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的床旁持续血液净化治疗,取得一定成效。使用床旁血液净化的过程中可以明显地观察到患者血流动力学和氧合指标的改善,减少了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量,降低了呼吸机通气参数,减少了气压伤的产生。连续性血液净化可使TNF-α、IL-6、IL-9等显著下降。非特异性清除体内过多的水份及免疫活性物质(包括致炎因子及抗炎因子),阻止炎性介质和抗炎性介质的升高,降低内皮细胞的通透性和血管麻痹性,维持某些细胞对内毒素血症和菌血症的反应性,而使血流动力学更为稳定,缓解全身炎性反应,纠正全身性感染导致的内稳态紊乱,减轻炎性介质对机体的影响等。另外床旁血液净化过程中可以多患者体内多余的水分进行缓慢地超滤,排除体外,减轻了患者的液体负荷。为不能进食而依靠肠外静脉营养的患者提供了空间。 如今床旁血液净化在重症监护病房中以不在局限地应用在肾脏替代治疗,在毒物中毒、肝功能衰竭、高胆红素血症、风湿免疫疾病、难治性心衰、非容量依赖性顽固性高血压等疾病的治疗上都变现出一定的潜力。我科也会在今后的临床过程中进一步探索,提高对各种重症疾病的治疗及抢救效果。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