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市中医院

“三伏贴”接受预约啦

时间:2014-06-10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冬病夏治的“三伏贴”是我院针灸科的中医特色疗法之一,已有悠久的历史,现在很多人一到夏天就会来贴敷。“所谓‘冬病’,顾名思义,就是冬天容易发作的疾病,或是在冬季容易加重的病症。此类疾病通常在夏季处于缓解期,如果在夏季治疗,可增强身体抵抗力,冬春季节发作的几率会大大降低。”针灸科主任邹勇说,“冬病夏治主要治疗方法有三伏贴敷、夏季膏方、汤剂调理、饮食调理、针灸、穴位注射、中药熏蒸等中医方法,但历年来大家首选的‘三伏贴’最有效果。”

  邹勇介绍,临床上,“三伏贴”主要应用在几个方面。最常用于呼吸系统疾病,比如慢性咳嗽、哮喘、慢性支气管炎、咽炎、体质虚弱所致的反复上呼吸道感染、过敏性鼻炎等疾病;二是消化系统方面的疾病,如慢性胃肠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腹泄;三是儿科方面的,如久病咳嗽、支气管哮喘、体虚易感冒、小儿厌食、小儿遗尿、小儿腹泄。四是一些疼痛性疾病,比如颈椎病、肩周炎、因虚寒所致的腰腿痛、风湿性疾病等都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此外,近两年的临床发现,“三伏贴”对于一些过敏性疾病如荨麻疹、过敏性肠炎也有非常好的治疗效果。

  邹勇特别指出,“三伏贴敷”成人儿童均适合,一些儿童的免疫力低,冬天经常感冒发烧,在夏天进行贴敷,通过皮肤吸收药物以及对穴位的刺激,达到机体平衡,提高免疫力,而且这种疗法副作用小,十分适宜体弱的儿童。一般通过三个夏天,就可以逐步减轻儿童冬季的发病次数,直至基本痊愈。前几年,姜堰有一位7岁的患儿是易感体质,身体状况一直不太好,经常感冒,并伴有哮喘,每次感冒都要到医院打针挂水。自从在市中医院针灸推拿科进行“三伏贴敷”后,症状明显好转,听患儿母亲讲,孩子现在感冒发热次数已经减少,而且不再咳嗽哮喘了,体质一天天增强,家人都很高兴。

  据了解,今年的“三伏贴”贴敷时间从6月21日(夏至)开始,目前市中医院针灸推拿科已开始接受患者预约。

  咨询电话:86611927、86611412。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脸上有挤粉刺的坑怎么去除
聂小娟
回答: 脸上挤粉刺留下的坑可通过点阵激光、微针治疗、化学剥脱、填充治疗、手术切除等方式改善。这些凹陷性瘢痕多因不当挤压导致真皮层损伤,需根据坑的深度和面积选择针对性修复手段。 1、点阵激光 点阵激光通过发射微细光束刺激胶原重塑,适合浅层痘坑修复。二氧化碳点阵激光可作用于表皮至真皮中层,治疗时会产生微小热损伤区,周围正常组织启动修复机制。需3-5次治疗,每次间隔1-2个月,可能出现暂时性红斑和结痂。治疗期间需严格防晒,避免色素沉着。 2、微针治疗 滚轮微针或电动微针通过机械刺激促进胶原增生,对冰锥型痘坑效果较好。针长选择0.5-2.0毫米,治疗时配合生长因子导入。微针会造成点状出血,术后24小时避免沾水,3天内使用医用敷料。需每月治疗1次,连续4-6次可见改善,不适合活动期痤疮患者。 3、化学剥脱 果酸或三氯醋酸溶液可促进表皮更替,对浅表车厢型痘坑有效。35%-70%果酸需专业操作,治疗后出现脱屑和紧绷感,7天内需使用修复霜。深层剥脱可能引起暂时性色素异常,黄褐斑患者慎用。化学剥脱可与微针联合治疗,间隔2周以上。 4、填充治疗 透明质酸或胶原蛋白填充适用于深部碾压型痘坑,即时改善外观。单次效果维持6-12个月,需反复注射。聚左旋乳酸等刺激型填充剂能诱导自身胶原生成,但需3次以上治疗。填充可能存在结节、血管栓塞等风险,需由经验医师操作。 5、手术切除 对边缘锐利的深坑可采用环钻切除缝合,疤痕体质者慎用。皮下分离术可松解纤维粘连,配合脂肪移植效果更佳。术后需加压包扎,拆线后使用减张胶带。手术治疗适合孤立性严重痘坑,可能遗留线性疤痕。 日常需做好清洁避免毛孔堵塞,使用含神经酰胺的修复类护肤品帮助屏障恢复。治疗期间忌辛辣刺激食物,补充维生素C和锌元素促进伤口愈合。紫外线会加重色素沉着,建议物理防晒配合SPF30以上防晒霜。切勿自行挤压痘痘,炎症期及时使用夫西地酸乳膏等药物控制感染,严重瘢痕需在皮肤科医生指导下制定综合治疗方案。 聂小娟副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皮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