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第六医院

妇科门诊检查手术注意事项

时间:2010-12-08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1)、妇科检查

  妇科盆腔检查可能会引起患者不适、紧张或害怕;不恰当的检查也可能引起交叉感染。因此盆腔检查时要注意以下事项:

  1、妇科检查温度适中。环境寂静,让患者感到舒适、放心。

  2、检查前应解净小便,必要时导尿排空膀胱。若需做尿液检查,应先取尿液样本去化验室,然后进行盆腔检查。大便充盈者应在排便或灌肠后检查。

  3、置于患者臀部下面的垫单应是一次性使用,以免交叉感染。

  4、取膀胱截石位,患者臀部置于台缘,两手平放于身旁,使腹肌松弛。

  5、检查前告知患者盆腔检查可能引起不适,不要紧张。检查时动作要轻柔。

  6、避免月经期行盆腔检查。若为阴道异常出血,应先消毒外阴,并使用无菌器械和手套,以防感染。

  7、对无性生活史患者禁作阴道窥器或双合诊检查,应行直肠-腹部扪诊。若只有作阴道窥器检查或双合诊才能了解病情时,应先征得患者及其家属同意后方可检查。男医师对未婚女性检查时,需有其他女性人员在场,以减轻患者紧张心理和不必要的误会。

  8、对疑有子宫或附件病变腹壁肥厚或高度紧张者,若盆腔检查不能清楚了解子宫附件情况时,可行B超检查,必要时在麻醉下行盆腔检查。

  2)、节育器放置术

  1、放置时间:常规为月经干净后3~7日放置。人工流产后可立即放置,但术后宫腔深度应<10cm。产后满3个月、剖宫产术后满6个月后放置。哺乳期放置要排除早孕可能。

  2、术后注意事项:术后休息3日。2周内禁性生活及盆浴。3个月内月经期或排便时注意有无节育器脱落。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各随访一次。以后每年随访一次。

  3)、节育器取出术

  1、取出时间:通常以月经干净后3~7日为宜。取器前通过宫颈口尾丝或B超或X线检查确定宫腔内是否存在节育器及其类型。

  2、术后注意事项:术后休息1日,2周内禁性生活及盆浴。 育龄妇女取器后应采取其他避孕措施。如愿再放置节育器,待下次月经干净后重新放置。

  4)、早孕人工流产术(包括钳刮术、诊刮术等)注意事项:

  1、确定孕周。了解受术者月经史、受孕时间与子宫大小是否相符。B超检查协助确定孕周。根据孕周大小,采用不同的流产方法。完善各项术前检查。

  2、了解有无妊娠合并症。如盆腔炎、子宫肌瘤、全身性疾病等。

  3、阴道洁净。术前1周宜无性生活;常规白带检查,有条件者可排除细菌性阴道病和衣原体感染,以防手术后上行性感染。

  4、受术者知情。对流产可能的术中、术后并发症、或未来的妊娠与否必须讲清楚,让受术者自己决定。

  5、一般人工流产手术在门诊进行,合并高危因素者宜住院进行手术。

医院动态

更多 >

捐献一份爱心、彰显医者仁心,市六院医护人员积极参与无偿献血

为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结合“献一份热血,奉一份爱心”为主题的“义务献血月”活动精神,市六院党委、红十字会于5月21日联合组织开展了无偿献血活动,全院干部、党员、团员、入党积极分子共计60余人参加。 此次报名参加无偿献血者中有医院领导班子成员、临床科室主任,也有一线工作的医技护人员和行政、后勤人员,更有已经多次参加献血的积极分子,一批又一批的员工自愿挽起衣袖,加入无偿献血这个光荣的队伍。医院院长、党委副书记、红十字会名誉会长章伟文,虽已过了规定献血年龄,但仍率先垂范,坚持带头参加献血,经验血、体检合格后捐献了300ml血液。章院长一边献血一边微笑着对其他的献血者说:“献血有益健康,我们要号召所有身体健康,符合献血条件的职工都来献血”。医院副院长、红十字会副会长袁建树一早就来到了现场,领取了献血登记表,按照程序填表、验血、体检,之后立即赶往手术室给患者做手术,又利用中午两台手术的空隙赶来献血。几名刚下夜班的医务人员也积极参加献血,在被血站工作人员因熬夜后不适宜献血的理由婉言谢绝后,仍表示等休息好后仍将去献血站献血。 此次实际献血志愿者中党员、干部占50%左右,充分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医院党委书记、红十字会会长甘红谈到此次活动时深有感触地说:“希望通过这次活动,一方面对无偿献血进行扩大宣传,让全院医务人员知道献血有益于健康,另一方面通过干部党员带头,从而让更多的职工参与到这项利国利民的献血活动中来”。无偿献血的志愿者们,在医院树立了榜样,也为社会奉献了爱心,他们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进一步在社会上弘扬了“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为处于困难中的人们增添一份温暖。大家献出的血是有限的,而献出的爱是无限的,“捐献一份爱心、彰显医者仁心”正是此次献血活动的真实写照。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脑梗是怎么造成的
邵自强
回答: 脑梗通常由动脉粥样硬化、心源性栓塞、小动脉闭塞、血液高凝状态、血管炎等因素引起。脑梗是指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可能表现为突发偏瘫、言语障碍、意识模糊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通过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并遵医嘱进行溶栓、抗凝或手术治疗。 1、动脉粥样硬化 长期高血压、高血脂或糖尿病可能导致脑血管内皮损伤,脂质沉积形成斑块,逐渐阻塞血管腔。这类患者常伴有头晕、短暂性肢体无力等先兆症状。治疗需控制基础疾病,可遵医嘱使用阿托伐他汀钙片、阿司匹林肠溶片、氯吡格雷片等药物稳定斑块。 2、心源性栓塞 房颤、心脏瓣膜病等疾病易在心房内形成血栓,脱落后随血流阻塞脑动脉。此类脑梗起病急骤,多伴有心悸、胸闷等心脏症状。需长期服用华法林钠片、达比加群酯胶囊等抗凝药物,严重者需行左心耳封堵术。 3、小动脉闭塞 长期吸烟或高血压可导致脑内微小动脉玻璃样变,管腔狭窄闭塞。常见于基底节区腔隙性梗死,表现为单纯运动或感觉障碍。治疗以控制血压为主,可选用硝苯地平控释片、厄贝沙坦片等降压药物。 4、血液高凝状态 恶性肿瘤、妊娠或遗传性抗磷脂抗体综合征可能导致血液黏稠度增高。这类患者易反复发生血栓,需检测凝血功能,必要时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预防栓塞。 5、血管炎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大动脉炎、结节性多动脉炎可引发血管壁炎症性增厚。患者多伴有发热、血沉增快等全身症状,需通过糖皮质激素如醋酸泼尼松片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 预防脑梗需定期监测血压血糖血脂,每日食盐摄入不超过5克,保持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或游泳。避免熬夜和情绪激动,房颤患者应严格遵医嘱抗凝。出现突发性头痛、肢体麻木等症状时须立即就医,溶栓治疗黄金时间为发病后4.5小时内。康复期可在专业指导下进行肢体功能训练和语言康复。 邵自强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