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市中医院

季节变化慎防膝关节积水

时间:2013-03-15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前不久,48岁的张女士因膝盖肿痛连路都走不了,摸上去里面似乎有液体,经医生检查确诊她患了膝关节滑膜炎,也就是大家常说的膝关节积水。医生提醒,季节变化时,如果膝盖受凉或受创很容易患有并加重此病,应小心保养。

  从医院了解到,如果膝关节受到急性创伤或者慢性劳损时,都会引起滑膜损伤,导致膝关节腔内出现积血或者积液。急性滑膜炎多为运动过量和不当所致,而慢性滑膜炎则常继发于骨关节炎患者,多发于中老年人,常是身体肥胖,膝关节负重、长期受寒所致。其症状为两腿沉重、关节肿胀、下蹲和走路困难,甚至连上下楼梯都不方便,特别是劳累和遇寒后更加严重。若忽略不治,膝盖变形,日后凡遇天气变化时就会疼痛难当,甚至有可能残疾。

  市中医院外一科副主任顾豪杰建议,要治疗此病,可采用穿刺疗法,就是到医院进行关节穿刺,将积液和积血抽出,并向关节内注射透明质酸钠,用以保护关节软骨,清除致痛物质,还可以增加关节的活动度,防止和延缓膝盖进一步退变;也可采用药物治疗,用散瘀生新消肿的药物,内外配合一起治疗;亦可采用推揉点按法,每天坚持推拿按摩。当然,最好的办法就是预防,即注意运动的方式、方法,天气变化时要保护好膝盖,不要让它受寒,也不要让它负重太多,特别是登山、跑步、爬楼梯时要适度,如已出现关节肿痛情况,则应尽量避免。

医院动态

更多 >

市中医院医疗资源下沉系列报道(五)开通双向转诊通道 病人就医一路绿灯

编者按: 2013年底,尖山新区(黄湾镇)卫生院成为海宁市中医院尖山分院。经过前期认真筹备,2014年3月中旬,市中医院专家及管理团队正式入驻尖山新区(黄湾镇)卫生院。按照合作协议,双方在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门诊指导、病房管理、人员培训、药品使用、生化检测、外科手术、中医健康素养促进等领域进行深度合作,努力推进“两下沉、双提升”工程,即以“人才下沉、资源下沉”为手段,促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提升,服务效率提升”。 ■通讯员 李琴仙 “喂,你好!是中医院急诊科吗?这里是黄湾卫生院,请联系一辆救护车,这里有一位重症病人需要立即转诊中医院内科病房。”“好!马上!”对方挂断了电话。 7月上旬,市中医院内二科齐春红主治中医师在尖山分院坐诊。8点半左右,黄湾钱江村87岁的邬云宝大妈来尖山新区(黄湾镇)卫生院就诊,她口唇紫绀,双下肢浮肿,看上去非常虚弱。经诊断,朱大妈得了慢阻肺、肺心病(心功能Ⅲ级)。病情较重,需转诊市级医院住院治疗。于是,齐医师连忙拨通了急诊科电话,又给病人联系好床位。 30分钟后,一辆120急救车紧急赶到卫生院。在随车医生的一路监护下,邬大妈坐上了市中医院的救护车。到了中医院,邬大妈没像以往求诊一样,去门诊排长队挂号、看病、做辅助检查,然后去病房住院,而是一路绿灯被直接送到内二科病区,住进了预约好的病床。入院后,当班医生给予了及时的抢救和治疗。邬大妈的家属高兴地说:“今天多亏了齐医师,省去了不少周折,中医院的医生真好!” 齐医师介绍,像邬大妈这样的病人,如果不及时处理,很可能由于气道阻塞和心衰导致严重后果。令人欣慰的是,当天下午,齐医师电话咨询过当班医生,由于抢救处理及时,邬大妈的病情趋于稳定。 据不完全统计,专家团队入驻尖山三个月来,已有38位重症病人通过绿色通道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了及时救治,使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自3月中旬专家团队入驻尖山新区(黄湾镇)卫生院以来,市中医院专门制定了一系列关于分院重症患者入住总院的绿色通道措施。如尖山新区(黄湾镇)卫生院需要救护车接送病人,优先用车并一律免费;卫生院有需要,本院各科室必须无条件给予支持和帮助。“针对目前市中医院床位较紧张的现状,如果住院病人病情稳定无须特殊治疗和护理,在病人自愿的前提下,也可转入卫生院继续治疗。我院则定期派医生下去查房、指导,从而真正体现双向转诊的意义和价值。”市中医院业务副院长李军表示。 通过四个多月来的运行,绿色通道大大方便了当地重症病人,“合作后,市中医院已成为卫生院的大后方。”尖山新区(黄湾镇)卫生院院长凌丰表示。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