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市中医院

老人春季养生6要点

时间:2013-03-24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春回大地,气温回升,此时各种病毒、细菌生长繁殖活跃,人体往往被感染而发病,可以说春季是许多疾病发生的温床。特别是流感、咽喉炎等上呼吸道感染,很容易并发病毒性心肌炎及其他疾病。

  春季大气压、风速、温差均处于极不稳定状态,变化多端的气候常会导致情绪上的波动。因为气候与人的健康关系密切,只有顺应四季阴阳变化,做好保健养生,才能促进身体健康。据中医院养生保健科王国强副主任中医师介绍,春季保健老年朋友应做好以下6条。

  防风保暖 冬末春初气温依然偏低,风为当令主气,风邪外袭多自皮毛肌腠而入。老年人宜穿戴轻松、柔软、保暖的衣帽鞋袜,守护好营卫,不受风邪侵袭,以达到预防保健之目的。

  讲究饮食 春季是寒温交替的季节,切忌大寒大热之食。“高年之人,其气耗竭,五脏衰弱,全仰饮食之资气血。若生冷无节,饮食失宜,调停无度,会成疾患。”故养生保健应讲究饮食,切不可暴饮暴食,生冷无节,饮酒无度,不辨食性,自损健康。

  适当运动 春天是百花盛开的季节,人们宜到户外活动。因为适量运动不但能调整大脑皮层的活动状态,提高个体免疫与抗病能力,还可改善心肌的供氧状况,预防和延缓动脉粥样硬化并减少心脏病的发生。

  心理调适 老年人肝血渐衰,肝气失调,会出现胸闷不乐,烦躁易怒,头昏目眩等肝气郁滞及肝阳上亢等症状。因此,要特别注意调适心理,稳定情绪免受刺激,积极寻求闲情逸致,以调养肝气。

  注意休息 尤其是中老年人,若患流感等上呼吸道疾病,除药物治疗外,还要特别重视休息和多饮水,这对减少心绞痛的发生有积极意义。

  及时就医 当老年人有上呼吸道感染等病症后,若出现胸闷、心悸、气短、气喘、心律不齐等症状时,应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切勿拖延或胡乱吃药,以免延误病情,造成严重后果。

医院动态

更多 >

市中医院医疗资源下沉系列报道(五)开通双向转诊通道 病人就医一路绿灯

编者按: 2013年底,尖山新区(黄湾镇)卫生院成为海宁市中医院尖山分院。经过前期认真筹备,2014年3月中旬,市中医院专家及管理团队正式入驻尖山新区(黄湾镇)卫生院。按照合作协议,双方在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门诊指导、病房管理、人员培训、药品使用、生化检测、外科手术、中医健康素养促进等领域进行深度合作,努力推进“两下沉、双提升”工程,即以“人才下沉、资源下沉”为手段,促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提升,服务效率提升”。 ■通讯员 李琴仙 “喂,你好!是中医院急诊科吗?这里是黄湾卫生院,请联系一辆救护车,这里有一位重症病人需要立即转诊中医院内科病房。”“好!马上!”对方挂断了电话。 7月上旬,市中医院内二科齐春红主治中医师在尖山分院坐诊。8点半左右,黄湾钱江村87岁的邬云宝大妈来尖山新区(黄湾镇)卫生院就诊,她口唇紫绀,双下肢浮肿,看上去非常虚弱。经诊断,朱大妈得了慢阻肺、肺心病(心功能Ⅲ级)。病情较重,需转诊市级医院住院治疗。于是,齐医师连忙拨通了急诊科电话,又给病人联系好床位。 30分钟后,一辆120急救车紧急赶到卫生院。在随车医生的一路监护下,邬大妈坐上了市中医院的救护车。到了中医院,邬大妈没像以往求诊一样,去门诊排长队挂号、看病、做辅助检查,然后去病房住院,而是一路绿灯被直接送到内二科病区,住进了预约好的病床。入院后,当班医生给予了及时的抢救和治疗。邬大妈的家属高兴地说:“今天多亏了齐医师,省去了不少周折,中医院的医生真好!” 齐医师介绍,像邬大妈这样的病人,如果不及时处理,很可能由于气道阻塞和心衰导致严重后果。令人欣慰的是,当天下午,齐医师电话咨询过当班医生,由于抢救处理及时,邬大妈的病情趋于稳定。 据不完全统计,专家团队入驻尖山三个月来,已有38位重症病人通过绿色通道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了及时救治,使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自3月中旬专家团队入驻尖山新区(黄湾镇)卫生院以来,市中医院专门制定了一系列关于分院重症患者入住总院的绿色通道措施。如尖山新区(黄湾镇)卫生院需要救护车接送病人,优先用车并一律免费;卫生院有需要,本院各科室必须无条件给予支持和帮助。“针对目前市中医院床位较紧张的现状,如果住院病人病情稳定无须特殊治疗和护理,在病人自愿的前提下,也可转入卫生院继续治疗。我院则定期派医生下去查房、指导,从而真正体现双向转诊的意义和价值。”市中医院业务副院长李军表示。 通过四个多月来的运行,绿色通道大大方便了当地重症病人,“合作后,市中医院已成为卫生院的大后方。”尖山新区(黄湾镇)卫生院院长凌丰表示。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外阴有裂口怎么回事
冷启刚
回答: 外阴有裂口可能与机械性摩擦、感染性炎症、皮肤疾病、激素水平异常、过敏反应等因素有关。外阴裂口通常表现为局部疼痛、出血、瘙痒等症状,可通过保持清洁、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方式缓解。 1、机械性摩擦 外阴皮肤较薄且敏感,长时间骑自行车、穿紧身衣物或性生活过于剧烈可能导致机械性摩擦损伤。裂口多呈线性,伴随灼痛感。建议选择棉质透气内衣,避免局部压迫,裂口较浅时可使用红霉素软膏预防感染,裂口较深需就医处理。 2、感染性炎症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或细菌性阴道炎等感染可能引发黏膜充血糜烂,导致皲裂样破损。典型表现为裂口周围红肿、豆腐渣样分泌物。可遵医嘱使用克霉唑阴道片联合复方黄柏液涂剂湿敷,合并细菌感染时需加用甲硝唑氯己定洗剂。 3、皮肤疾病 外阴湿疹或硬化性苔藓等慢性皮肤病会造成皮肤弹性下降,轻微摩擦即形成裂纹。特征为对称性多发性裂口伴苔藓样变。需使用丙酸氟替卡松乳膏联合尿素维E乳膏改善角质代谢,严重者可能需要局部注射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 4、激素水平异常 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会导致外阴黏膜萎缩变薄,轻微刺激即可产生放射状裂口。常伴随阴道干涩、性交痛。可在医生指导下短期应用雌三醇乳膏,配合维生素E软胶囊局部涂抹增强皮肤修复能力。 5、过敏反应 卫生巾、沐浴露等接触性过敏原可能引发外阴接触性皮炎,表现为红斑基础上的不规则裂口。需立即停用致敏产品,用生理盐水冷敷后涂抹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口服氯雷他定片缓解瘙痒症状。 日常需注意会阴部清洁干燥,如厕后从前向后擦拭,避免使用碱性洗剂。建议选择无香型卫生用品,穿着宽松纯棉内裤。出现裂口持续不愈、渗液化脓或伴随发热时,应及时至妇科或皮肤科就诊,必要时进行分泌物培养或病理检查。治疗期间应暂停性生活,饮食上增加优质蛋白和维生素B2摄入,促进黏膜修复。 冷启刚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