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兴县人民医院

病人生命高于一切 哪里需要冲到哪里

时间:2012-04-09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4月3日那个风雨交加的深晚,当“120”急救中心闻讯和平某茶场发生房屋倒塌事件后,我院立即启动应急预案……仅10分钟,80多名医护人员已齐聚急诊科等候任务,全力以赴保证生命的成功救援。

  我院所有的急救车辆在第一时间赶赴事故地。漆黑的夜晚,山路泞泥难走,救护车开不上去,我院金良、单贤贞、熊海蔚等医护人员徒步深一脚、浅一脚地行走在山间,摔倒了,爬起来再走。到现场,他们不顾一切地冲进倒塌的瓦砾中寻觅着伤员……对伤员进行处理、包扎、救护,较重的伤员都直接送往医院。

  在急诊科,各科医护人员通力协作,对每个伤员初步分诊、检查确诊,按伤势轻重进行针对性急救,并分批将伤员送到各个病区治疗。令人感动的是,金良医生晚上10点多刚为病人做完手术,一听说这一情况就主动上了救护车奔赴事故现场。急诊科的全体医护人员这一晚全都聚集到科室参与抢救,一直忙到了早上4点多,回去稍加休息,7点多又赶来医院照常上班。护士长钱粉英几乎没休息一直在科室,帮助协调与安排伤员生活问题。骨一科戴桂兴护士上的是前夜班,干脆不下班了,一直工作到天亮……医护人员用无声的行动诠释了白衣战士的内涵。

  哪里需要,我们就到哪里去。在医护人员的心中永远装着的是病人,病人的生命高于一切。

医院动态

更多 >

外二科进军新领域 微创手术最新突破

日前,我院外二科成功开展了三例“腹腔镜下疝气修补术”。该技术的开展在湖州地区尚属首家。 吴先生是实施该项手术的第一个受益者。他因出现右腹股沟有拳头大小包块一年,伴有胀痛,来院就诊,经检查后诊断为“右腹股沟斜疝”,行“腹腔镜下疝气修补术”。手术仅三十分钟,困扰吴先生一年多的痛苦就消除了。3天后吴先生开心地出院了,他真诚地表达了对医生的感激之情。 据外二科主任王晓年介绍,腹股沟疝是外科的常见病,多发病,手术治疗是唯一治疗的有效方法,但是传统的手术创伤大、耗时长、恢复慢、花费高、易复发。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外二科医生开动脑筋,积极创新技术,以创伤小、耗时短、恢复快、花费低、无复发的腹腔镜下的疝修补术替代了传统的疝手术,病人大约3天便可出院,治疗安全、可靠,效果好。 此项技术的成功开展为疝气治疗提供了一种更加方便、快捷而有效的新治疗方法,很受疝气患者的欢迎,它标志着我院微创技术又有了新的突破。(院办室)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头摇就是帕金森吗
邵自强
回答: 头摇不一定是帕金森病,可能是生理性震颤、特发性震颤、药物副作用、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小脑病变等引起。帕金森病通常伴随静止性震颤、肌强直和运动迟缓等典型症状,需结合临床检查确诊。 1. 生理性震颤 生理性震颤是健康人群在紧张、疲劳或摄入咖啡因后出现的轻微手部或头部抖动,幅度较小且可自行缓解。这种震颤无须特殊干预,建议减少刺激性饮品摄入并保证充足睡眠。若影响生活可尝试放松训练或心理咨询。 2. 特发性震颤 特发性震颤属于良性运动障碍,表现为头部或手部姿势性震颤,饮酒后可能暂时减轻。该病可能与遗传有关,通常不伴随其他神经系统症状。轻症无须治疗,严重时可遵医嘱使用普萘洛尔片或扑米酮片控制症状。 3. 药物副作用 部分抗精神病药如氟哌啶醇片、支气管扩张剂如沙丁胺醇吸入剂等可能引发药物性震颤。症状多在停药后消失,患者不可自行调整用药,需由医生评估后更换替代药物或调整剂量。 4. 甲状腺功能亢进 甲亢患者因代谢亢进可能出现细速震颤,同时伴心悸、体重下降等症状。需通过甲状腺功能检查确诊,治疗包括甲巯咪唑片等抗甲状腺药物或放射性碘治疗,同时需监测心率及电解质水平。 5. 小脑病变 小脑出血、肿瘤或多系统萎缩等疾病可能导致意向性震颤,即接近目标时抖动加剧。此类患者常伴随共济失调和言语障碍,需通过头颅MRI明确病因。治疗需针对原发病,如手术切除肿瘤或使用丁螺环酮片改善症状。 出现不明原因头摇时应记录发作频率和诱因,避免过度摄入咖啡因和酒精。帕金森病震颤多从单侧肢体开始,且具有搓丸样特征,确诊需进行黑质超声、DAT扫描等检查。建议尽早就诊神经内科,排除严重神经系统疾病后,可通过生物反馈训练或药物改善生活质量。 邵自强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