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红十字会医院

2012年走进社区活动拉开序幕

时间:2012-02-29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2012年2月27日下午,我院和西园街道社居委在安居苑社区服务站举办了一次义诊活动,活动主题是向广大的居民宣传医学科普知识和常见病的预防和治疗,通过这次学习和交流,使居民能够更好的学会自我身体保护和对健康生活理解,活动在小区内产生了很大的反响,大家积极踊跃的与专家产生互动,发表自己的看法,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

图为我院妇科周锡妹主任正在授课

图为我院医务人员正在为小区居民义诊

医院动态

更多 >

“博爱在江淮-肾健康救助行动”两年间累计救助贫困患者50多万元

慢性肾脏疾病被称作是“沉默的杀手”,我国慢性肾病的社区发病率高达11%,在我国每10个人中有1人就患有慢性肾脏病,其中1%可能会发展成尿毒症。一旦患上终末期肾病,患者和家庭都要承受巨大的经济和心理压力。 就安徽地区来看,每次透析需要400至500元,新农合报销后,病人每次需自付100元左右。患者正常情况下每周要进行2—3次血液透析,一年下来大概需透析150次,光透析的基本费用就不少于15000元,加上药费、来回交通费,一年没有几万元就难以为继。另外,肾病患者需要常吃优质蛋白质以减轻肾脏的负担,由于植物性蛋白质在体内的利用率较低,所以肾病患者饮食偏向于鲜奶、蛋类或肉类等动物性食物,这样特殊的饮食要求也增加了他们的经济负担。 长期透析患者最后往往会陷入经济困境,一个患者的各种费用需要集全家之力。一些家庭贫困的患者,因为缺钱无奈放弃透析的情形不时出现。为了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我院在为透析肾病患者提供专业医疗服务的同时,还致力于为贫困患者提供实际的医疗救助。2011年,我院启动了“博爱在江淮·肾健康救助行动”,凡是在我院接受血液透析的肾病患者都能获得交通、营养补贴等基本救助,符合条件的贫困透析患者还可申请特别救助。 践行“博爱在江淮·肾健康救助行动”期间,我院2011年救助肾病患者59人,救助金额达到140000元;2012年上半年救助肾病患者75人,救助金额达到200000元;2012年下半年救助肾病患者65人,救助金额达到190000元。两年间,我院累计救助贫困肾病患者50多万元。 安徽省红十字会医院不仅是一家国家二级综合医院,还是全省唯一的一家肾病患者定点救治医院。定点医院的设立有极为严格的要求,不仅要水平高、疗效好,还要服务好、收费低,广大患者对我院的肯定评价是我们获得此资质的首要因素。在肾病治疗领域,有一个特别的训条:转诊越多,肾衰越快。某些肾病是完全可以彻底治愈的,但一些患者在县医院、市医院、省医院一级级的转诊治疗中,耽误了治疗的最佳时机。因此,选择好首诊医院,选择对主治专家对肾病的治疗和患者的早日康复尤为重要。 安徽省红十字会医院血透中心是安徽省内第一家通过卫生部最新标准审核的血透中心,扩建后占地面积300余平方米。血透中心根据不同病人的治疗需要备有多种型号透析器,透析时可以通过计算机系统对透析设备进行监控,随机自动检测透析质量,有效地保证了透析质量的安全。2013年,重新改造完成的血透中心拥有45台人工肾机器,长期透析病人达到110人以上,健在的透析年龄最长的病人已近14年。在著名肾脏病专家张乐新教授的带领下,血透中心组建了一支精良的医疗团队,能够开展国内已经开展的全部血液净化项目。在科室的严格管理和对血透病人的精、细管理下,我院透析患者的生存率及生存质量大大提高,病人的透析质量指标和技术水平均在我省位于前列,我院血透中心已成为安徽省极具实力和口碑的现代化血液透析中心。 申请救助的肾病患者可拨打我院咨询热线:0551-65561333,我们将尽力为您提供费用减免等多项救助政策。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运动后肌肉痛怎么办
王志学
回答: 运动后肌肉痛可通过休息调整、冷敷热敷交替、适度拉伸、补充营养、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运动后肌肉痛通常由乳酸堆积、肌肉微损伤、电解质失衡、炎症反应、肌肉痉挛等原因引起。 1、休息调整 运动后肌肉痛时需暂停高强度运动,避免加重肌肉损伤。建议卧床静养24-48小时,期间可进行低强度活动如散步促进血液循环。睡眠时间应保证7-9小时,帮助肌肉组织修复。若疼痛持续超过72小时未缓解,可能存在肌肉拉伤风险。 2、冷敷热敷交替 急性期48小时内使用冰袋冷敷疼痛部位,每次15-20分钟,间隔2小时重复,可减轻肿胀和炎症。48小时后改用热敷,用40℃左右热毛巾敷20分钟,每日3-4次,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注意避免冻伤或烫伤,皮肤敏感者需垫隔毛巾。 3、适度拉伸 疼痛缓解后可进行静态拉伸,每个动作保持20-30秒,重点拉伸股四头肌、腘绳肌等大肌群。避免弹震式拉伸,推荐瑜伽猫牛式、站姿体前屈等低强度动作。拉伸时以轻微牵拉感为宜,出现刺痛需立即停止。运动前充分热身可预防后续肌肉痛。 4、补充营养 运动后2小时内补充含优质蛋白和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如鸡胸肉搭配香蕉,有助于肌肉修复。每日饮水量应达到2000-3000毫升,可饮用含钠钾的运动饮料补充电解质。适量补充维生素C和维生素E有助于减轻氧化应激损伤,但不可过量服用膳食补充剂。 5、药物治疗 疼痛明显时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肠溶片等非甾体抗炎药,但连续服用不超过3天。局部可涂抹氟比洛芬凝胶贴膏或酮洛芬凝胶。中成药如云南白药气雾剂也可缓解症状。禁止自行使用激素类药物,糖尿病患者慎用外用贴剂。 运动后肌肉痛期间应穿着宽松衣物避免摩擦,洗澡水温保持38-40℃。建议采用阶梯式运动强度调整方案,下次运动量减少30%-50%。长期反复出现严重肌肉痛需排查横纹肌溶解症等病理性因素。日常可进行游泳、骑自行车等低冲击运动替代部分陆地训练,运动后及时进行泡沫轴筋膜放松。保持规律运动习惯能逐步提高肌肉耐受性,减少延迟性肌肉酸痛发生概率。 王志学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中医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