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市眼科医院

第19个全国“爱眼日”-关注眼健康,预防糖尿病致盲

时间:2014-06-06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2014年6月6日是第19个全国“爱眼日”,今年“爱眼日”的活动主题为“关注眼健康,预防糖尿病致盲”。糖尿病是全球性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也是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主要慢性疾病。糖尿病眼部并发症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会严重损害视力健康,是目前主要的致盲原因之一。

  那么糖尿病可导致哪些眼部疾病:

  糖尿病角膜病变

  糖尿病白内障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视神经病变

  糖尿病性青光眼

  糖尿病屈光改变(近视)

  糖尿病神经病变(角膜、眼肌)

  糖尿病眼底出血

  以糖尿病屈光改变为例,一些年纪较大的患者来院配镜,述说自己突然近视了,看远不清楚,看近反而很清楚。配镜后没几天,又来院反应看远视力又恢复了,可是过了几天又看不清楚了。这就是糖尿病导致的波动性屈光不正。

  糖尿病患者在血糖明显波动或者病情突然加重时,屈光波动尤为明显,这是因为当血糖量上升时,房水的渗透压则低于晶状体的渗透压,房水便通过晶状体的囊膜进入晶状体内,使晶状体变凸,屈光力增加,此时就出现了近视的症状。

  这种情况一般都是暂时性的,无需配戴眼镜,待血糖得到控制后,就会恢复到原来的屈光水平。但它的特点是发生快,恢复慢。而且在这一过程中晶状体渗透压的改变,往往对晶状体也是不利的,从而会干扰晶状体的正常代谢。长此以往,将会发生“糖尿病性白内障”并形成永久性的视物不清。

  那么,血糖正常值又是多少呢?

  1、空腹血糖正常值:3.9~6.1毫摩尔/升

  2、餐后血糖正常值:餐后1小时:血糖6.7-9.4毫摩/升。最多也不超过11.1mmol/L(200mg/dl)

  餐后2小时:血糖≤7.8毫摩/升。

  餐后3小时:第三小时后恢复正常值。

医院动态

更多 >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糖尿病引起神经受损可以恢复吗
袁晓勇
回答: 糖尿病引起的神经受损部分情况下可以恢复,但恢复程度与损伤严重程度、血糖控制情况等因素有关。糖尿病神经病变主要分为可逆性早期病变和不可逆性晚期病变。 早期糖尿病神经病变通常表现为手脚麻木、刺痛感或温度觉异常,此时通过严格控糖、营养神经代谢治疗及改善微循环,部分患者的神经功能可能逐渐恢复。常用药物包括甲钴胺片、硫辛酸注射液、依帕司他片等神经营养修复药物,配合血糖监测和饮食运动管理,有助于延缓病情进展。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如便秘、排尿困难,需针对症状使用促胃肠动力药或调节膀胱功能的药物。 当神经损伤已导致髓鞘结构破坏或轴突变性时,如出现足部溃疡、肌肉萎缩等严重病变,此时神经功能恢复较为困难。长期未控制的血糖会持续损害神经血管,即使后期强化治疗也难以完全逆转。对于痛性神经病变,普瑞巴林胶囊、加巴喷丁胶囊等药物可缓解疼痛但无法修复神经结构。部分患者需通过电生理治疗或手术减压改善症状。 糖尿病患者应每3-6个月进行神经病变筛查,包括10克尼龙丝触觉检查、振动觉测试等。日常需保持糖化血红蛋白低于7%,避免赤足行走防止足部损伤,出现伤口感染及时就医。维生素B12缺乏者需补充甲钴胺,戒烟限酒以改善神经血供。合并高血压或高脂血症时需同步控制,减少血管内皮损伤对神经的二次伤害。 袁晓勇副主任医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内分泌科

热门科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