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医二附院

我院接受省卫计委安全生产工作专项检查

时间:2014-06-20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我院接受省卫计委安全生产工作专项检查

  6月19日上午,省卫计委巡视员王宇铭、办公室副主任储新生、医政医管处吴化成,对我院安全生产月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检查,院领导崔虎、赵东城、蒋昌荣、杨青扬,医务处、护理部、总务处、保卫处等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汇报会。

  院长崔虎介绍了医院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理念,以开展安全生产活动为载体,以强化安全意识、提高安全素质为着力点。通过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片,开展消防安全疏散演练,应急处置和逃生自救疏散演练,向医患及周边居民开展安全自救互救知识宣传,努力营造“科学发展、安全发展”浓厚氛围,确保医院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发展等方面取得的成效。

  随后,崔虎、赵东城等领导陪同检查组到高压氧、影像中心、病房楼进行了实地检查。(陈杨/审 依萱/文、摄)

医院动态

更多 >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怎么判断石膏松了
曲中玉
回答: 石膏松动可通过观察石膏边缘是否出现缝隙、肢体活动时是否有异常声响、石膏表面是否出现明显变形等方式判断。石膏固定主要用于骨折、关节脱位等骨骼损伤的固定治疗,若出现松动需及时就医调整。 石膏边缘出现缝隙是松动的常见表现。正常情况下石膏应与皮肤紧密贴合,若发现石膏与皮肤之间出现超过1厘米的间隙,或能插入手指,提示固定效果已减弱。这种情况多发生在固定初期肢体肿胀消退后,或日常活动中石膏反复摩擦导致。此时肢体可能重新出现疼痛或异常活动感,需避免负重并尽快联系 肢体活动时产生异常摩擦声需警惕内部衬垫移位。当患者进行轻微关节屈伸时,若听到石膏内部沙沙声或咔嗒声,可能表明内部棉垫脱离原位,失去缓冲保护作用。长期未处理可能导致皮肤压疮,尤其糖尿病患者更需关注。部分患者会伴随石膏表面温度升高或异味,提示可能存在局部压迫性缺血。 石膏表面变形可直接反映固定失效。受外力撞击或长期单侧受压后,石膏可能出现凹陷、裂纹或整体旋转错位。儿童患者因活动量大更易发生此类情况,家长需每日检查石膏形态。若发现变形伴有肢体颜色发紫、感觉麻木等血液循环障碍表现,须立即急诊处理防止骨筋膜室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 日常需保持石膏干燥清洁,避免用硬物搔抓石膏内皮肤。淋浴时用防水套保护,发现石膏边缘毛边可用胶布包裹防止摩擦皮肤。定期进行未固定关节的主动活动,促进血液循环。若出现持续疼痛加剧、肢体肿胀或感觉异常,无论是否观察到明显松动都应及时复诊,由专业医师评估是否需要更换石膏或调整固定方案。 曲中玉副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