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关注眼健康,预防糖尿病致盲??我院6月6日全国爱眼日义诊

时间:2014-06-06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今年的6月6日是第19个全国“爱眼日”,今年的主题是“关注眼健康,预防糖尿病致盲”。

  6日上午,眼科医护人员在医院门诊大楼大厅举办爱眼日义诊活动,活动于上午8点开始,持续时间近4小时,期间接待前来咨询人员约500余人次,发放健康宣教材料600余份。

  专家介绍,糖尿病会影响眼睛的各个部位,比如糖尿病患者容易长麦粒肿,患结膜炎、角膜炎、泪囊炎、白内障、角膜上皮剥脱,还可能出现糖尿病视神经病变,糖尿病性眼肌麻痹。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简称糖网)是糖尿病眼病中最严重的并发症,也是致盲的重要原因之一。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2003年在世界上已经位居第二位,而在大于40岁的糖尿病患者中,约有40%患者有糖网。所以建议糖尿病患者从确诊时就应当立即到眼科进行眼底散瞳检查,如果已经出现糖网则应该每3个月进行一次散瞳眼底检查,而对于暂时还没出现糖网表现的患者也应当每年检查一次。总而言之,糖尿病患者应当定期进行眼科检查才能防患于未然,保护好视力。

  眼科专家给糖尿病患者2点建议:1、坚定信心。正确及时干预可以使得90%以上的糖尿病患者避免失明,而且新的治疗方法也在不断产生,只要积极配合治疗,应当有信心保护好自己的视力。2、坚持不懈。糖尿病眼病的治疗是个长期的过程,不能指望看几次病就能治好,需要长期坚持不懈地配合眼科医生的检查和治疗,不要害怕就医而延误治疗。

医院动态

更多 >

关于开展埃博拉出血热防控培训工作的通知

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开展埃博拉出血热防控培训工作的通知》(国卫办科教函〔2014〕716号),为做好我省埃博拉出血热疫情应对防范工作,切实加强卫生技术人员应急处置能力,现就埃博拉出血热防控培训工作要求如下: 一、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埃博拉出血热防控培训工作。各级医疗卫生计生单位的疾病控制、临床医疗、院前急救等相关卫生技术人员纳入培训对象。要将埃博拉出血热防控培训列入2014年教育培训工作计划,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方案。 二、国家卫生计生委组织专家编制了远程医学教育课件《埃博拉出血热防控培训》,项目编号: 2014-16-01-012(国卫办科教函〔2014〕716号),培训内容分为疾病防控、医疗救治(含诊疗及院内感染控制)及急救转运等三个方面。该培训项目列为2014年度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授予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学分2学分。课件的视频挂在江西远程医学教育网上(www.jxycyxjy.com),请我院相关卫生技术人员在网上进行学习,要求在下文之日起一周内完成培训任务。 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计生单位要根据埃博拉出血热防控需要,按照国家卫生计生委培训目标和内容,认真组织开展好培训工作。要通过培训,使相关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掌握埃博拉出血热防控培训知识,做到能够及时发现并报告疫情,科学采取救治、隔离和防护措施。 科教科 2014年8月20日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肺炎支原体IgG抗体高,怎么回事
何洁
回答: 肺炎支原体IgG抗体高可能由近期感染、既往感染、免疫反应活跃、实验室误差、慢性炎症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复查检测、对症治疗、免疫调节、观察随访、病原学检查等方式干预。 1、近期感染 肺炎支原体IgG抗体升高最常见于近期感染后4-8周内。机体在感染后会持续产生IgG抗体,可能伴随咳嗽、低热等症状。可通过阿奇霉素干混悬剂、罗红霉素分散片等大环内酯类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同时配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剂缓解气道炎症。 2、既往感染 若既往6个月内感染过肺炎支原体,IgG抗体可能仍维持在较高水平。此时若无发热或呼吸道症状,通常无须特殊处理。建议定期监测抗体滴度变化,避免与IgM抗体结果混淆。 3、免疫反应活跃 部分人群免疫系统对肺炎支原体抗原反应较强,可能表现为持续高滴度IgG抗体。可能与遗传易感性有关,可表现为反复呼吸道感染。可考虑使用匹多莫德口服液调节免疫,必要时进行淋巴细胞亚群检测。 4、实验室误差 不同检测方法可能导致抗体假阳性,如ELISA法与颗粒凝集法的临界值差异。建议更换检测方法复查,或联合检测IgM抗体及PCR核酸确认。避免单独依据IgG抗体结果进行临床决策。 5、慢性炎症 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疾病可能引起非特异性抗体升高。需结合胸部CT、肺功能等检查鉴别,可选用孟鲁司特钠咀嚼片控制气道炎症,合并感染时加用克拉霉素缓释片。 对于无症状的单纯IgG抗体升高者,建议3-6个月后复查抗体水平,期间注意观察有无咳嗽、胸闷等呼吸道症状。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接触烟雾等刺激物,适量增加维生素C的柑橘类水果摄入。若出现持续发热或呼吸困难,需及时进行胸部影像学检查排除肺炎进展。 何洁副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呼吸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