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关注眼健康,预防糖尿病致盲??我院6月6日全国爱眼日义诊

时间:2014-06-06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今年的6月6日是第19个全国“爱眼日”,今年的主题是“关注眼健康,预防糖尿病致盲”。

  6日上午,眼科医护人员在医院门诊大楼大厅举办爱眼日义诊活动,活动于上午8点开始,持续时间近4小时,期间接待前来咨询人员约500余人次,发放健康宣教材料600余份。

  专家介绍,糖尿病会影响眼睛的各个部位,比如糖尿病患者容易长麦粒肿,患结膜炎、角膜炎、泪囊炎、白内障、角膜上皮剥脱,还可能出现糖尿病视神经病变,糖尿病性眼肌麻痹。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简称糖网)是糖尿病眼病中最严重的并发症,也是致盲的重要原因之一。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2003年在世界上已经位居第二位,而在大于40岁的糖尿病患者中,约有40%患者有糖网。所以建议糖尿病患者从确诊时就应当立即到眼科进行眼底散瞳检查,如果已经出现糖网则应该每3个月进行一次散瞳眼底检查,而对于暂时还没出现糖网表现的患者也应当每年检查一次。总而言之,糖尿病患者应当定期进行眼科检查才能防患于未然,保护好视力。

  眼科专家给糖尿病患者2点建议:1、坚定信心。正确及时干预可以使得90%以上的糖尿病患者避免失明,而且新的治疗方法也在不断产生,只要积极配合治疗,应当有信心保护好自己的视力。2、坚持不懈。糖尿病眼病的治疗是个长期的过程,不能指望看几次病就能治好,需要长期坚持不懈地配合眼科医生的检查和治疗,不要害怕就医而延误治疗。

医院动态

更多 >

关于开展埃博拉出血热防控培训工作的通知

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开展埃博拉出血热防控培训工作的通知》(国卫办科教函〔2014〕716号),为做好我省埃博拉出血热疫情应对防范工作,切实加强卫生技术人员应急处置能力,现就埃博拉出血热防控培训工作要求如下: 一、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埃博拉出血热防控培训工作。各级医疗卫生计生单位的疾病控制、临床医疗、院前急救等相关卫生技术人员纳入培训对象。要将埃博拉出血热防控培训列入2014年教育培训工作计划,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方案。 二、国家卫生计生委组织专家编制了远程医学教育课件《埃博拉出血热防控培训》,项目编号: 2014-16-01-012(国卫办科教函〔2014〕716号),培训内容分为疾病防控、医疗救治(含诊疗及院内感染控制)及急救转运等三个方面。该培训项目列为2014年度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授予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学分2学分。课件的视频挂在江西远程医学教育网上(www.jxycyxjy.com),请我院相关卫生技术人员在网上进行学习,要求在下文之日起一周内完成培训任务。 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计生单位要根据埃博拉出血热防控需要,按照国家卫生计生委培训目标和内容,认真组织开展好培训工作。要通过培训,使相关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掌握埃博拉出血热防控培训知识,做到能够及时发现并报告疫情,科学采取救治、隔离和防护措施。 科教科 2014年8月20日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新生儿溶血是怎么回事
周小凤
回答: 新生儿溶血可能由母婴血型不合、遗传性红细胞膜缺陷、感染因素、药物因素、早产或低体重等因素引起,可通过光照疗法、输血治疗、药物治疗、换血疗法、营养支持等方式干预。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规范处理。 1、母婴血型不合 母婴ABO或Rh血型不合是新生儿溶血的常见原因。当母亲为O型血或Rh阴性血,胎儿为A/B型或Rh阳性血时,母体产生的抗体会通过胎盘攻击胎儿红细胞。典型表现为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贫血,严重者可伴随肝脾肿大。临床常用免疫球蛋白注射液阻断抗体,配合蓝光照射治疗黄疸,必要时需输注洗涤红细胞。 2、遗传性红细胞膜缺陷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等基因缺陷会导致红细胞膜结构异常,使其在脾脏过早破坏。患儿多有家族史,表现为中重度贫血、黄疸反复发作,血涂片可见球形红细胞。需补充叶酸片预防贫血危象,严重时需行脾切除术,术后需接种肺炎球菌多糖疫苗预防感染。 3、感染因素 巨细胞病毒、弓形虫等宫内感染可破坏胎儿红细胞生成系统,导致溶血合并肝功能障碍。患儿除黄疸外常伴有发热、皮疹、血小板减少。需使用更昔洛韦注射液抗病毒治疗,配合人血白蛋白改善低蛋白血症,同时进行保肝利胆处理。 4、药物因素 母亲孕期使用磺胺类、抗疟药等氧化性药物,或新生儿接触樟脑丸等化学物质,可能诱发红细胞G6PD酶缺乏者发生急性溶血。特征为酱油色尿、突发苍白,需立即停用可疑药物,静脉输注碳酸氢钠注射液碱化尿液,必要时给予糖皮质激素注射液抑制免疫反应。 5、早产或低体重 早产儿肝脏代谢胆红素能力不足,低体重儿红细胞寿命较短,两者均易发生非免疫性溶血。这类患儿黄疸进展较慢但持续时间长,需加强母乳喂养促进胆红素排泄,使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调节肠道菌群,严重时采用LED冷光源进行持续光照治疗。 新生儿溶血患儿需维持适宜环境温度,避免低体温加重酸中毒。母乳喂养者母亲应暂停进食蚕豆及制品,配方奶喂养需选择低铁配方。每日监测经皮胆红素值,观察皮肤黄染范围是否超过躯干中线。出院后定期复查血常规和网织红细胞计数,按计划补种乙肝疫苗等常规免疫程序。出现拒奶、嗜睡、肌张力减低等胆红素脑病征兆时须立即返院。 周小凤副主任医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