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首钢医院

内镜中心开展胃造瘘术

时间:2014-03-14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近日,我院内镜中心与普外二科、干部病房合作,首次开展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G)。

  PEG主要是在内镜引导下使用非手术的方法建立经皮进入胃腔的通路,利用胃造瘘口进行肠内营养输注或进行姑息性胃肠减压治疗。自首次报道PEG到现在,该技术不断改进、完善。临床研究证实PEG风险低,操作性强,病人接受程度高,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和健康状态,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该技术已成为中长期肠内营养的首选方法,目前已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开展。

  一般来讲,只要预期患者的营养摄入质或量方面存在不足且超过2-3周,均可考虑行PEG管饲营养。在行PEG术前,医生对每个患者都要综合考虑其临床状况、诊断、预后及伦理问题。目前临床主要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导致的吞咽障碍;消化道肿瘤导致的吞咽困难;长期卧床鼻饲患者;长期慢性疾病丧失吞咽功能、摄入不足,但并非短期存活者,且肠内营养治疗超过30天。

  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的开展,为临床肠内营养治疗开辟了一条新的通道,填补了我院内镜治疗的一项空白。

   (内镜中心刘金玲)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举行2014年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

9月3日,我院在泌尿大楼八层报告厅举行了2014年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决赛。经过激烈角逐,心血管内科青年医师陈学智夺冠。 北京大学医学部(简称医学部)教育处副处长续岩、医学部基础院生化与分子生物学系副教授倪菊华、我院副院长雷福明、张祥华,院长助理王海英,相关部分职能处室负责人和教研室主任以及三位学生代表应邀担任评委。各教研室负责人、临床科室负责人及教师代表、学生代表200 余人到场观摩和学习。教育处处长王闻博主持比赛。 张祥华在讲话中指出,一年一度的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为青年教师提供了展示教学水平、交流教学经验和互相提高的舞台,也很高兴看到许多老师通过这个舞台的锻炼和学习,教学水平在不断提升。他希望更多教学单位的青年教师能够通过这个平台进一步提高自身的基本素质与教学技能,从而使我院的教学工作整体水平更上一个台阶。他预祝每位参赛选手都能够获得优异成绩。 续岩在致辞中首先代表医学部教育处和学生对支持医学部教学工作的我院领导和老师表示感谢。她肯定了我院作为北京大学附属医院、临床医院和教学医院,正在按着医学部要求的建设一流大学医院的要求迈步前进,人们也切实感受到了医院的进步和变化。她指出“university hospital”和“general hospital”的区别就体现在教学和学术上,很高兴看到我院在这方面的高度重视和为教师提供的各种平台,也希望各位老师在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注重创新,利用各种平台不断提升课堂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成为一名优秀的北京大学带教老师。 2013年我院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冠军急诊科陈新在发言中讲授了自己的教学经验,希望各位老师能够充分利用医院搭建的各种教学平台,认真做好教学工作,做到言传身教,因材施教,真正把医学知识内化于学生们的心中。 经过预赛选拔出来的十名选手参加了此次决赛,依照抽签比赛顺序,分别是肾内科徐静,耳鼻喉科刘芳,重症监护科王征,康复医学科郑慧敏、心血管内科陈学智、医学影像科尚存海、血液内科余延芳、胸心血管外科杨帆、内分泌科张莹和急诊科张丹。 参赛选手需在十分钟内按比赛规则完成课程表达,并接受评委点评。在比赛中,选手或利用多媒体,或结合教具,或引入生动的临床病例和新闻事件,用精练的语言,娴熟的表达,活跃的思维,精美的幻灯片,精彩纷呈地讲授了自己教学内容,显示出赛前均做了精心准备。 在点评环节,评委们分别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效果、教学态度、教学技巧、教学素质等几大方面逐一点评,对参赛选手表现出的亮点给予了肯定,如在教学内容组织、语言表达、幻灯展示和多种教学手段运用方面均有突出表现,但也指出了比赛中的不足之处,如学科中的新信息传达不够,教案的部分用词不够缜密,与学生互动不足等,也希望老师在今后的讲课中能够更多引入一些医学人文知识、医学历史和典故以及典型的病案例,吸引学生共同加入到讲课环节中,促进教学水平和质量的不断向前迈进。评委的精彩点评让参赛教师和观摩教师从中学习到很多授课技巧,受益匪浅。 经过评委最终打分,心血管内科陈学智获得一等奖,二等奖由胸心血管外科杨帆和康复医学科郑慧敏获得,医学影像科尚存海、血液内科余延芳和肾内科徐静摘得三等奖。 每年一届的青年教师讲课比赛旨在加强我院教师队伍建设,推广优秀教学经验和教学模式,以期为广大青年教师钻研教学技能,提高业务素质和教学能力搭建平台。注重教学一直是我院的重点工作,教学质量是维系医院发展的基石,青年教师已日渐成为我院教学的主体,我院将一如既往为青年教师的成长和展示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台。(宣教中心   刘金良) 副院长张祥华致开幕词 北京大学医学部教育处副处长续岩致开幕词 2013年我院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冠军陈新发言   心内科陈学智参加讲课比赛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眼角一直抽搐怎么缓解
邵自强
回答: 眼角一直抽搐可通过热敷、调整作息、减少用眼、补充镁元素、使用药物等方式缓解。眼角抽搐可能与疲劳、缺镁、干眼症、面肌痉挛、眼部炎症等因素有关。 1、热敷 用温热毛巾敷在抽搐的眼角处,温度控制在40-45摄氏度,每次持续10-15分钟。热敷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每日可重复进行2-3次,注意避免烫伤皮肤。热敷后配合轻柔按摩效果更佳,用手指指腹从内向外轻轻打圈按摩眼周。 2、调整作息 保证每日7-8小时充足睡眠,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睡前1小时避免使用电子设备,减少蓝光刺激。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表,尽量在23点前入睡。白天用眼每40分钟应休息5分钟,远眺或闭目养神。长期作息紊乱可能导致神经功能失调加重抽搐。 3、减少用眼 控制每日使用电子设备时间不超过6小时,保持30厘米以上的阅读距离。工作环境中保持适宜光照,避免强光直射或光线过暗。可佩戴防蓝光眼镜减轻视疲劳。长时间用眼会导致眼轮匝肌过度紧张,诱发或加重眼角抽搐症状。 4、补充镁元素 适量食用富含镁的食物如坚果、深绿色蔬菜、全谷物等。镁离子参与神经肌肉传导,缺乏可能导致肌肉异常收缩。成人每日镁摄入量建议为300-400毫克。严重缺镁者可遵医嘱服用镁补充剂,如门冬氨酸钾镁片或葡萄糖酸镁口服液。 5、使用药物 顽固性抽搐需就医检查,明确病因后遵医嘱用药。干眼症可使用玻璃酸钠滴眼液或羧甲基纤维素钠滴眼液;面肌痉挛可选用卡马西平片或盐酸硫必利片;眼部炎症需配合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药物使用须严格遵循医嘱,不可自行调整剂量。 日常应注意保持眼部清洁,避免用手揉搓眼睛。外出时可佩戴太阳镜防风防尘。饮食上多摄入富含B族维生素的食物如瘦肉、鸡蛋、牛奶等,有助于神经调节。若抽搐持续超过1周或伴随视力模糊、面部麻木等症状,应及时到眼科或神经内科就诊。平时可通过眼保健操、远眺绿色植物等方式放松眼肌,预防抽搐复发。 邵自强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