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公安厅消防局医院
本院暂无医生评论

医院动态

更多 >

小溃疡得不到重视会引发大疾病

可能很多人都有过口腔溃疡的经历,口中生疮,或溃烂一二处,或者满口生疮,疼痛剧烈,流口水。很多人以为不理它可能几天就愈合了,也不是什么大病。实质上,口腔溃疡并不是一个“小病”,忽略不得。 患者李老太太上了岁数,满嘴的牙齿都掉了就配了一幅假牙,没想到三个月前开始口腔溃疡,经久不愈,直到“张不开嘴”、不能吃饭和说话的时候,李老太太才到医院治疗。经过活体检验和病理检验,发现口腔鳞状细胞恶变,已经形成了口腔鳞状细胞癌,不得不进行切除手术。 口腔溃疡又称为“口疮”,是一种常见多发性疾病,多发生在20—50岁的人群中,其致病原因有多种,如精神因素,病毒感染、缺少维生素、过度疲劳、牙托、假牙、残齿等不良修复体长期刺激等。口腔溃疡基本上都有创伤性和复发性,一般的创伤性溃疡一周即可治愈;复发性溃疡较难治疗。所以一旦患口腔溃疡,不可不以为然,可以简单地用西米替丁、六味地黄丸、强的松、抗生素、六神丸、西瓜霜等药物进行治疗;如果10天以后还不愈合,就要小心了,最好到医院检查,然后对症下药,及时治疗,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看病不如防病,主任建议口腔溃疡的患者,平时注意以下细节可以尽量避免口腔溃疡:生活起居规律性和营养均衡性,戒除烟酒,坚持体育锻炼,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过度疲劳;保持心情舒畅,乐观开朗,避免着急;饮食清淡,多吃蔬菜水果,多饮水,少吃烧烤油炸、油腻食物、辛辣及热性食品;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妇女经期前后要注意休息,以此减少口疮发生的机会。平时要注意保护口腔卫生,尤其是老年人,最好到专业、权威的科医院“量身定做”保质保量的假牙或者牙托,避免造成口腔溃疡,给生活和健康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最新科研成果“中医三补双活疗法”,治疗上运用纯中医手段,从根本上解决甲状腺产生的问题,是目前治疗甲状腺疾病最有效并且复发率低的方法。其治疗上从甲亢的病因着手,通过疏肝理气、化痰散结、益气养阴、健脾扶正、平肝潜阳、宁心安神、驱除邪毒、补益元气等多种方法多个环节,调整甲状腺细胞分泌正常功能,调节人体内环境稳定,促进自我修复、消除溃疡,从而达到标本兼治且不会复发。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什么是糖尿病高血压
袁晓勇
回答: 糖尿病高血压是指糖尿病患者同时伴有高血压的情况。糖尿病高血压主要有血糖控制不佳、胰岛素抵抗、肾脏损害、血管内皮功能障碍、遗传因素等因素引起。 1、血糖控制不佳 长期血糖控制不佳会导致血管壁受损,血管弹性下降,进而引发高血压。血糖过高还会增加血液黏稠度,加重心脏负担。患者可能出现头晕、乏力等症状。治疗需严格监测血糖,遵医嘱使用盐酸二甲双胍片、格列美脲片、阿卡波糖片等降糖药物。 2、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抵抗会使体内胰岛素水平升高,刺激交感神经系统兴奋,导致血管收缩和血压升高。这种情况多见于2型糖尿病患者。患者可能伴有肥胖、黑棘皮症等表现。改善胰岛素抵抗可通过运动减重,必要时使用盐酸吡格列酮片等胰岛素增敏剂。 3、肾脏损害 糖尿病肾病会导致水钠潴留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这是糖尿病高血压的重要机制。患者可能出现蛋白尿、水肿等症状。治疗需控制蛋白摄入,使用缬沙坦胶囊、盐酸贝那普利片等降压药物保护肾功能。 4、血管内皮功能障碍 高血糖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减少一氧化氮生成,导致血管舒张功能异常。这种情况会加速动脉硬化进程。患者可能出现四肢发凉、间歇性跛行等症状。治疗需控制危险因素,使用阿托伐他汀钙片调节血脂。 5、遗传因素 有糖尿病或高血压家族史的人群患病风险显著增加。这类患者往往发病年龄较早,病情进展较快。建议定期监测血压血糖,保持低盐低脂饮食,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 糖尿病高血压患者需要综合管理,既要控制血糖又要控制血压。日常饮食应限制钠盐摄入,每日不超过5克。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戒烟限酒,保持规律作息。定期监测血压血糖,按时复诊调整治疗方案。出现头晕、胸闷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 袁晓勇副主任医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内分泌科

热门科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