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

福建省人民医院联合东南快报开展夏日健康膳食讲座

时间:2014-08-15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2014年8月10日下午3点,夏日健康膳食讲座在2号楼13层会议室成功举办。此次讲座是由福建省人民医院和东南快报联合主办,我院临床营养科叶彬华主任主讲,旨在宣传健康饮食理念,为居民平日的饮食提供科学建议。

  讲座中,营养科叶彬华主任就平日的食物如何来吃,怎么吃,食物该如何合理搭配等进行了深入浅出,形象生动的讲解,并结合炎热夏季,为大家介绍适合夏天食用的一些食物。另外,叶彬华主任对在场观众提出的健康饮食问题作出详细解答,让大家更加了解“低盐、低脂、高蛋白”食物的炮制,从而对健康的膳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叶彬华主任建议在场的朋友们建立合理的营养饮食观念,良好的科学保健观念,保持良好心态,自己把握好健康的方向盘。

  此次活动向居民宣传了与日常生活和身体健康息息相关的饮食营养知识,指导居民建立良好的饮食生活习惯,深受居民朋友的欢迎和好评。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临产前的征兆有哪些
冷启刚
回答: 临产前的征兆主要有规律宫缩、见红、破水、胎头下降感、不规律腹痛等。这些征兆可能单独或同时出现,提示孕妇即将进入产程。 1、规律宫缩 规律宫缩是临产最可靠的征兆,表现为子宫收缩时间逐渐延长、间隔缩短、强度增加。初期可能每10-20分钟一次,持续30秒左右,随着产程进展会发展为每3-5分钟一次,持续40-60秒。宫缩时腹部发紧变硬,部分孕妇会伴随腰骶部酸胀感。此时需记录宫缩频率,当达到每5分钟一次时应及时就医。 2、见红 见红指阴道排出少量粉红色或褐色黏液,是宫颈黏液栓脱落的标志。通常发生在分娩前24-48小时,因宫颈扩张导致毛细血管破裂所致。出血量一般不超过月经量,若出现大量鲜红色出血需警惕胎盘早剥等异常情况。见红后建议观察是否伴随其他临产征兆,做好入院准备。 3、破水 破水指胎膜破裂后羊水流出,表现为阴道突然涌出温热液体或持续少量渗漏。破水后易发生脐带脱垂或感染,需立即平卧并垫高臀部,避免站立或坐起。正常羊水为清亮无色液体,若呈黄绿色或混有胎粪提示胎儿窘迫。无论是否出现宫缩,破水后均需在6-12小时内就医。 4、胎头下降感 胎头下降感表现为上腹部压迫感减轻、呼吸变顺畅,同时出现尿频、骨盆坠胀感。这是胎儿先露部进入骨盆入口的表现,初产妇多在临产前2-4周出现,经产妇可能直到分娩才开始下降。伴随胎头下降可能出现行走不便、耻骨联合疼痛等症状,此时应避免剧烈活动。 5、不规律腹痛 不规律腹痛又称假临产,表现为持续时间短、强度弱的间歇性宫缩,常夜间出现而白天消失。与真宫缩的区别在于不会逐渐增强,且宫颈管不会因此缩短扩张。可通过改变体位、洗热水澡缓解。若腹痛频率增加或伴随阴道流血、破水,则需考虑真临产可能。 临近预产期时建议准备好待产包,包括产妇卫生巾、护理垫、新生儿衣物等物品。每日监测胎动情况,出现异常胎动减少或上述任一临产征兆时,应及时联系医院。保持适度活动有助于促进产程进展,但需避免提重物或长途奔波。饮食选择易消化的高能量食物,如面条、粥类等,为分娩储备体力。若超过预产期1周仍未临产,需就医评估是否需要引产。 冷启刚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