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第四医院

《焦虑障碍的认知行为治疗(CBT)和接纳与承诺疗法(ACT)》

时间:2014-08-05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至7月14日以来,福州医学心理咨询中心连续两次开展了以《焦虑障碍的认知行为治疗(CBT)和接纳与承诺疗法(ACT)》为主题的心理学术沙龙活动,主讲者为本中心心理治疗师林淄,参加的人员有心理咨询中心的所有心理咨询师成员、精神科住院部医生以及福建中医药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实习生。治疗师林淄详细介绍了CBT的理论知识、适用对象,通过分享个案来解析CBT在治疗中的操作步骤、注意事项,并且进行现场演练。成员们根据各自的临床咨询经验积极提出对于CBT技术的困惑,相互讨论,学习氛围浓厚。

  此次活动,大家获益匪浅,十分期待接下来关于ACT技术方面的内容学习。

医院动态

更多 >

第二期专科护士培训开班

为了加强护理队伍素质建设,培养精神科专科护理人才,以适应新时期专科护理工作的要求,我院第二期精神科专科护士培训班于2014年7月29日隆重开班了。 开班之前护理部作了精心的准备和安排,详细制定了培训计划,明确培训的目标、培训内容、考核要求,授课老师对授课内容进行了精心的准备。此次培训主要围绕着:精神科护士的素质、精神疾病的基本知识、护患沟通技巧、精神科护理新进展、重性精神疾病护理、精神科药物治疗与护理、精神科意外事件的防范与护理、精神科护理的风险管理、精神科急诊、精神科护理质量控制等。授课老师由本院护理专家来担任,教学阵容强大,师资力量雄厚。 护理部郑婉玲主任在开班仪式上致辞,精神科护理有着较特殊的技术要求。希望通过专科护士的培训,加深对精神科专业的理解,对专科技能更加熟练,达到理论和技能上的专业化。希望参加学习的40位学员能够珍惜难得的学习机会,认真总结以往工作中遇到的难点与困惑,带着问题学习、认真实践。以转变和提升精神科护理专业的理解,改变人们对精神科护理工作的片面认识,真正提高精神科专科护理技术水平,更好地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三叉神经痛及面肌痉挛的治疗
邵自强
回答: 三叉神经痛及面肌痉挛可通过药物治疗、神经阻滞、微血管减压术、射频热凝术、肉毒素注射等方式治疗。三叉神经痛通常由血管压迫、神经炎症、肿瘤压迫等因素引起,面肌痉挛多与血管压迫面神经有关。 1、药物治疗 卡马西平片是三叉神经痛的一线药物,通过抑制神经异常放电缓解疼痛,可能出现头晕或皮疹等不良反应。奥卡西平片适用于对卡马西平不耐受者,需监测血钠水平。加巴喷丁胶囊对神经病理性疼痛有效,常见嗜睡副作用。面肌痉挛可短期使用氯硝西泮片减轻肌肉抽搐,但需警惕依赖性。甲钴胺片作为神经营养辅助用药,帮助修复神经损伤。 2、神经阻滞 在影像引导下将局麻药和激素注射至三叉神经分支或面神经周围,暂时阻断异常信号传导。适用于药物控制不佳但不愿手术者,效果可持续数周至数月。操作需严格消毒避免感染,可能出现局部血肿或短暂性面瘫。治疗后面部麻木感可能持续数小时,需避免进食过硬食物。 3、微血管减压术 全麻下开颅分离压迫神经的血管,在三叉神经痛患者中有效率较高。术前需进行磁共振血管成像定位责任血管,术中采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监测避免听神经损伤。术后可能出现脑脊液漏或听力下降,需保持头部抬高体位。面肌痉挛患者术后抽搐缓解可能存在延迟现象。 4、射频热凝术 经皮穿刺对三叉神经半月节进行可控温度毁损,适用于高龄或合并症多的患者。治疗前需通过电刺激精确定位,术后患侧面部感觉减退为预期效果。可能出现角膜炎或咀嚼无力,需使用人工泪液及软食。复发后可重复治疗,但多次操作可能增加痛性麻木风险。 5、肉毒素注射 通过阻断神经肌肉接头处乙酰胆碱释放,缓解面肌痉挛的异常收缩。注射后数日起效,效果维持数月需重复治疗。可能出现注射部位淤青或短暂性表情僵硬,避免用于重症肌无力患者。治疗期间配合面部肌肉放松训练可延长疗效持续时间。 三叉神经痛发作期建议选择软质食物,避免冷热刺激触发疼痛。面肌痉挛患者需减少咖啡因摄入,外出时可佩戴墨镜减轻强光诱发的抽搐。两种疾病均需保持规律作息,冬季注意面部保暖。治疗后定期随访评估疗效,若症状复发或加重应及时复查调整方案。日常可尝试冥想等减压方法,降低焦虑对症状的影响。 邵自强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