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

我院神经内科首例急性脑梗死动静脉联合溶栓、机械取栓圆满成功

时间:2014-07-28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前不久的一天晚上十点,救护车送来我院急诊科一位危重病人。神经内科的急诊大夫在第一时间询问并查看病人情况。该患者一个半小时前,突发左侧肢体无力,歪倒在地上,口角歪斜,精神差,问话不答。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心功能不全、心房纤颤等病史。患者发病时间恰在溶栓时间窗内,遂将患者以最快的速度完成心电图、抽血化验及头部CT检查,25分钟后收入病房。病房医生急查病人,发现患者嗜睡、言语不能、双眼向右凝视、左侧中枢性面舌瘫及左肢偏瘫,不能活动,NIHSS评分15分,急诊头部CT未见明确病灶,考虑为右颈内动脉系统心源性脑栓塞,病情危重。鉴于患者是大面积心源性脑栓塞,静脉溶栓血管再通率较低,建议动静脉联合溶栓。与家属沟通同意后立即启动溶栓治疗,给予患者rt-PA 4.3mg静脉推注,口服氯吡格雷225mg,备皮、导尿。耿晓坤、苏伟医师接到通知后迅速到达导管室,患者入院1小时后便接受了急诊全脑血管造影术,DSA显示右颈内动脉末端闭塞,通过微导管给予动脉接触性溶栓rt-PA 20mg,同时配合微导管微导丝局部碎栓,复查造影部分再通。经微导管送入Solitaire支架于R-MCA M1段,完全释放支架,5分钟后逐渐回撤支架至体外,复查造影示颈内动脉末端及其分支大脑前、中动脉显影正常,远端血管床灌注正常。术后拔除动脉鞘,血管缝合器行股动脉缝合,历时三个小时后患者返回病房。术后第10天患者可下床活动,溶栓效果明显

  溶栓治疗是目前救治急性脑梗死、减轻伤残最有效的措施。静脉溶栓快速易行,为动脉溶栓争取时间,而精准的动脉溶栓、机械取栓技术大大提高了血管再通率。溶栓成功与否决定患者的预后。这次溶栓治疗的成功,是我院神经内科溶栓小组全体人员共同努力的结果,时间就是大脑,时间就是生命,成功建立的脑梗死溶栓绿色通道为患者争取了最宝贵的时间。也正是因为神经内科与各个科室的无缝对接、团结合作,才使得此次溶栓治疗圆满成功,也使得患者的生命得以延续,最大限度减少了死亡率、致残率。

医院动态

更多 >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经胆囊颈管治愈90岁高龄胆管结石患者

近期,我院肝胆外科收治了一名90岁高龄的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女性患者。该患者因胆管结石反复发作胆管炎、胆源性胰腺炎先后数次就诊于北京多家医院,由于患者高龄同时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慢阻肺等多种相关基础病,均给予保守治疗,严重影响了老人生活。经多方打听,得知我院韩威教授可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经胆囊颈管治疗胆管结石微创新方法治愈了数百名胆管结石患者,这让患者及家属看到了治愈的希望。 患者入院后,韩威主任多次带领治疗团队查看病人、详细了解病情,经全科反复讨论后为患者制定具体手术方案,采用目前国内领先技术:腹腔镜联合胆道镜经胆囊颈管胆总管探查取石术。在麻醉科等相关科室协作下,韩威主任亲自主刀、手术历经一个半小时,顺利行胆囊切除并取尽胆总管多发结石,手术效果满意。由于围手术期全程没有留置胃管和尿管,术后当晚患者就能下床活动并开放饮食,术后3天患者完全康复出院,彻底解决了困扰患者多年的顽疾,让患者及家属满意而归。 对比传统腹腔镜下或开腹胆管切开探查取石术,该方法具有明显优势:1、创伤小恢复快 ;2、明显缩短了住院周期; 3、减轻了患者及及家属经济负担; 4、无需带T管引流,更符合生理及当今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此项新技术的成功开展,标致着我院肝胆外科诊疗技术已经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贫血和低血压区别
高云
回答: 贫血和低血压是两种不同的健康问题,贫血是指血液中红细胞或血红蛋白数量不足,低血压是指血压低于正常水平。贫血可能由缺铁、维生素B12缺乏、慢性疾病等因素引起,低血压可能由脱水、心脏问题、内分泌失调等因素引起。 1、病因不同 贫血的常见原因包括缺铁、维生素B12或叶酸缺乏、慢性肾病、骨髓疾病等。缺铁性贫血是最常见的类型,由于铁摄入不足或吸收障碍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低血压的常见原因包括脱水、心脏功能异常、内分泌紊乱如甲状腺功能减退、严重感染或过敏反应等。体位性低血压是低血压的一种常见类型,由体位突然改变引起。 2、症状不同 贫血的主要症状包括疲劳、乏力、皮肤苍白、心悸、头晕、呼吸急促等,严重时可能出现头痛、注意力不集中。低血压的主要症状包括头晕、晕厥、视力模糊、恶心、疲劳、注意力难以集中,严重时可能出现休克。体位性低血压患者在站立时症状更为明显。 3、诊断方法不同 贫血的诊断主要通过血常规检查,观察血红蛋白水平、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压积等指标,必要时进行铁代谢、维生素B12和叶酸水平检测。低血压的诊断主要通过测量血压,观察收缩压和舒张压是否低于正常值,必要时进行心电图、心脏超声、内分泌检查等以确定病因。 4、治疗方法不同 贫血的治疗取决于病因,缺铁性贫血需补充铁剂如硫酸亚铁片,维生素B12缺乏需注射维生素B12,慢性疾病相关贫血需治疗原发病。低血压的治疗包括增加水和盐的摄入、穿弹力袜、避免突然站立,严重时可能需要药物如氟氢可的松提升血压,病因明确的需针对原发病治疗。 5、并发症不同 贫血长期未治疗可能导致心脏负担加重、心力衰竭、生长发育迟缓等。严重贫血可能增加妊娠并发症风险。低血压可能导致跌倒、骨折,严重低血压可能引起器官灌注不足,导致休克或多器官功能衰竭。慢性低血压可能影响生活质量,但通常不会造成严重器官损害。 贫血和低血压患者应保持均衡饮食,贫血患者需多摄入富含铁、维生素B12和叶酸的食物如红肉、绿叶蔬菜,低血压患者可适当增加盐分摄入。两者均需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休息。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并接受规范治疗。定期监测相关指标有助于评估治疗效果和调整方案。 高云副主任医师北京安贞医院心血管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