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中西医结合医院

医院地址

时间:2013-08-07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心脏瓣膜病术后要注意什么
高云
回答: 心脏瓣膜病术后需注意伤口护理、药物管理、饮食调整、运动康复及定期复查。心脏瓣膜手术后的恢复期护理对预防并发症和促进心脏功能恢复至关重要。 1、伤口护理 术后需保持手术切口清洁干燥,避免沾水或污染。每日观察伤口有无红肿、渗液或发热等感染迹象。若使用胸带固定,需遵医嘱按时更换。拆线前避免剧烈活动导致伤口裂开,洗澡时可用防水敷料保护。伤口愈合期间出现异常疼痛或分泌物增多应及时就医。 2、药物管理 需严格遵医嘱服用抗凝药如华法林钠片、利伐沙班片等,定期监测凝血功能。使用地高辛片控制心率时需观察有无恶心、视物模糊等中毒症状。利尿剂如呋塞米片可能引发电解质紊乱,需配合补钾药物。不可自行调整药物剂量或停药,所有用药变更需经心外科医生评估。 3、饮食调整 术后早期选择低盐、低脂、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逐步过渡到普食。每日钠盐摄入不超过3克,避免腌制食品。适量增加优质蛋白如鱼肉、鸡胸肉帮助组织修复,补充富含维生素K的菠菜、西兰花需与抗凝药错开食用。控制每日饮水量,减轻心脏负荷。 4、运动康复 术后1-2周以床边活动为主,逐步进行呼吸训练和肢体伸展。1个月后可开始散步等低强度有氧运动,心率控制在静息状态+20次/分以内。3个月内避免提重物、游泳等胸廓用力动作。心脏康复计划需由专业团队制定,运动中出现胸闷、晕厥立即停止并就医。 5、定期复查 术后1个月需复查心脏超声、心电图和血常规,评估瓣膜功能。之后每3-6个月随访一次,监测抗凝效果和心功能变化。出现气促加重、下肢水肿或心律不齐等预警症状需提前就诊。长期随访中可能需调整药物或进行二次干预,需保持与主刀医生的沟通。 心脏瓣膜病术后患者应建立规律作息,保证每晚7-8小时睡眠。戒烟并避免二手烟,限制酒精摄入每日不超过25克。保持情绪稳定,可通过冥想缓解焦虑。冬季注意保暖预防呼吸道感染,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家属需学习心肺复苏技能,家中备好急救药物和医疗记录,便于突发情况处理。术后6个月内避免长途旅行或高原活动,恢复工作前需经心功能评估。 高云副主任医师北京安贞医院心血管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