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妇科成功抢救两恶性肿瘤晚期患者

时间:2013-12-31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近日,我院妇科成功救治两名恶性肿瘤晚期病人,均完成必要的化疗,现已恢复良好出院,随访无复发。

  其中一30岁女性,7月12日因“精神障碍14天,发现右盆腹腔包块7天”入院。入院14天前曾出现发作性胡语,情绪不稳,时有大喊大叫,爱哭,外院以“双相情感障碍”口服丙戊酸钠缓释片及喹硫平治疗,B超发现右侧腹腔内混合回声团。入院后,妇科以盆腹腔占位收入院。首先考虑恶性畸胎瘤,合并出现精神症状,积极排除抗NMDRA性脑炎,联系外院行相关抗体检查。7月15日行剖腹探查术中见右侧卵巢增大为囊实性包块,表面结节状,直径约20cm,与右侧盆壁及大网膜粘连,右输卵管及左侧附件外行尚正常,浆膜面可见少量粟粒样增生结节。近脐部腹膜可触及大小约5*4*4cm3大小囊实性包块,盆腹腔腹膜及肠系膜表面散在分布粟粒样结节。行次全子宫切除+双侧附件切除+双侧骨盆漏斗韧带高位结扎术+大网膜切除术+淋巴结切除术。术后患者生命体征尚平稳,严重腹胀,偶有烦躁,间歇性抽搐发作。术后禁饮食、持续胃肠减压、灌肠、头孢唑林钠、补充白蛋白、补液等支持治疗及抗神经精神症状治疗。因持续腹胀、电解质紊乱、并发精神、神经症状、予给予血浆置换转入重症监护室系统治疗,期间有过上消化道出血,并因心率减慢,呼吸费力,血氧饱和度低给予气管插管、胸外按压等抢救治疗。术后22天患者开始间断出现意识清醒状态,可简单回答问题,后精神症状逐渐好转。充分评估可耐受化疗情况下,给予BEP方案化疗,现已完成第6次化疗。随访无复发。

  NMDAR脑炎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类副肿瘤性边缘叶脑炎,目前至今山东共发现有5例患者,3例合并畸胎瘤,1例诊断该病一年以后发现小细胞肺癌,病因及机制不详。该病发病率低,常发生于伴有卵巢畸胎瘤的年轻女性,临床表现多,以初期的上感症状发展到精神异常、意识障碍、异常运动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癫发作、中枢性通气功能障碍为常见表现,脑脊液常为炎性改变。血及脑脊液抗NMDA受体抗体阳性可确诊。治疗包括肿瘤切除和免疫治疗、重症监护和物理康复在内的联合治疗,该病例在我院尚属首例,通过以妇科为主的各科室的通力协作,病人转危为安,现密切随访中。

  第二例患者为43岁女性,因“葡萄胎清宫术后64天,阴道流血1天”入院。64天前患者因宫腔占位怀疑葡萄胎,于当地医院先后两次清宫,第一次清宫证实为葡萄胎,7天后第二次清出组织未送病理检查,第一次清宫后64天因阴道出血多,至外院就诊,B超检查示:宫颈、阴道包块;血常规示:Hb50g/L,HCG>20万mIU/ml,急诊转入我院。患者6月12日入住介入科,因病情危重,6月12日和6月14日先后两次行子宫动脉栓塞术,子宫栓塞术后阴道流血明显减少。6月16日转入妇科,转入后反复发热,给予头孢曲松和甲硝唑预防性抗感染,抗生素应用十余天,体温一直控制不佳,血、尿、痰培养,血培养结果示大肠埃希菌,尿培养为大肠埃希菌感染。给予亚胺培南静滴。7月1日给予阴道冲洗时出现阴道大出血,给予阴道纱布填塞,输血补液,下病危,转入重症监护室进一步监护治疗。后病情逐渐缓解,7月10日开始入妇科连续3周期的EMA_CO化疗。化疗过程中反复出现不同病原体的发热,曾给予美罗培南、万古霉素、阿米卡星、利奈唑胺等药物治疗。后又给三次EMA_CO方案化疗,病情稳定,HCG降至正常,宫颈及阴道包块完全消失。出院诊断:滋养细胞肿瘤:1.侵袭性葡萄胎(IV期:12)2.败血症3.膀胱阴道瘘4.中度贫血。随访无复发。

  此两例危重病例的成功救治,提高了我院在全省的知名度,标志着我院妇科在危重晚期肿瘤诊疗方面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作者:妇产科编辑:宣传统战部}

医院动态

更多 >

重新思考 共抗肝炎 我院开展世界肝炎日义诊活动

2014年7月28日是第四个世界肝炎日。为普及肝病常识,我院组织专家在天桥区文体中心广场和医院门诊举行肝脏疾病义诊咨询活动。 世界卫生组织(WHO)将今年的主题定为“重新思考”,重新思考肝炎作为沉默杀手的严重危害,以提高人们对肝病的认识和了解。我国是肝炎高发区,人们对肝病的认识还存在着一些误区,为了提高人们对肝脏疾病的认识,早期识别肝脏发出的疾病信号,6月6日上午,由我院和山东商报共同发起的“健康嘉年华”大型惠民医疗进社区活动走进天桥区文体中心广场,来自感染/肝病科、消化内科、内分泌科、普外科、健康管理中心及护理部等科室医护人员组成的医疗队,现场为社区居民提供免费查体、健康咨询以及饮食指导等。一上午时间,共接诊60余人,测量血压80余人次,受到了社区居民的热烈欢迎。 7月28日上午,感染/肝病科在门诊楼大厅举行了肝脏疾病义诊咨询活动,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全国委员王磊教授、国家级肝病科普咨询专家杨保华主任、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全国青年委员刘峰博士等专家专家现场答疑,宣传肝炎防治知识。活动现场气氛热烈,许多患者和家属驻足咨询台前,说出了自己的担忧与疑问,得到了满意的回复。短短的一个上午,60余名肝病患者及家属释清了心中的疑惑,缓解了巨大的压力,增强了治疗的信心,纠正了认识的误区。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刮疣治疗是怎样治疗的
王志新
回答: 刮疣治疗通常采用物理清除联合药物治疗的方式,主要包括冷冻治疗、激光治疗、电灼治疗、手术切除及外用药物等。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的皮肤赘生物,需根据疣体类型、大小及部位选择个体化方案。 一、冷冻治疗 冷冻治疗通过液氮低温使疣体组织坏死脱落,适用于寻常疣、跖疣等表浅疣体。治疗时可能伴随短暂疼痛,需重复进行2-3次,间隔2-3周。治疗后局部可能出现水疱或色素沉着,需保持创面干燥避免感染。冷冻治疗对周围正常组织损伤较小,但深部疣体可能需配合其他疗法。 二、激光治疗 激光治疗利用二氧化碳激光气化疣体组织,适用于甲周疣、尖锐湿疣等难治性疣。治疗精准度高且出血少,但可能遗留浅表瘢痕。术后需涂抹抗生素软膏如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避免接触水直至结痂脱落。激光治疗对HPV病毒有直接灭活作用,复发概率较低。 三、电灼治疗 电灼治疗通过高频电流烧灼疣体基底部,适用于带蒂疣或较大疣体。治疗时需局部麻醉,术后形成焦痂需自然脱落。可能产生暂时性色素减退,瘢痕体质者慎用。电灼可彻底清除可见疣体,但需配合干扰素凝胶等药物降低复发风险。 四、手术切除 手术切除适用于直径超过1厘米的巨型疣或疑似恶变疣体。采用梭形切口完整剥离疣体并缝合,术后病理检查确认性质。需定期换药并使用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预防感染,拆线后可能需加压包扎防止瘢痕增生。手术能一次性解决病灶,但创伤较大且可能影响局部功能。 五、外用药物 外用药物如水杨酸软膏、咪喹莫特乳膏、鬼臼毒素酊等,适用于儿童或面部细小疣体。药物通过腐蚀或免疫调节作用促使疣体脱落,需持续使用4-8周。治疗期间可能出现局部红肿,应避开正常皮肤涂抹。药物疗法痛苦小但疗程长,需配合提高免疫力减少复发。 疣治疗后需保持患处清洁干燥,避免搔抓导致病毒扩散。建议加强营养摄入,适当补充维生素A、维生素C等增强免疫功能。穿透气鞋袜防止足部疣复发,性接触传播型疣应伴侣同治。若疣体反复发作或短期内增多,需排查免疫缺陷疾病并及时复诊调整治疗方案。 王志新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