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路医院最美护士捐献造血干细胞 大爱让生命延续
时间:2011-07-06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时间:2011-07-06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在鲜花竞相绽放的五月,我们迎来了第103个国际护士节。人们常把护士比作白衣天使,然而今天,对于西城区展览路医院32岁手术室的护士王慧来说,这个护士节更有特殊的意义。因为她成为了北京市第184例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为远在济南患有再生障碍性贫血的22岁男孩带去了生的希望。
上午八点,北京海军总医院的病房里,王慧安静的躺在病床上,随着血液在仪器里流动,她捐献的造血干细胞一点点被收集了起来。作为北京市西城区展览路医院手术室的护士王慧,在工作期间,她先后四次参加医院组织的无偿献血活动。2006年6月她在参加无偿献血时主动报名加入了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资料库,在知道配型成功需要立即捐献采集时,她没有丝毫的犹豫,因为在她看来,能成为中华骨髓库中万分之一的配型成功,是一种荣幸。长期以来,人们认为捐献骨髓,会将身体中的营养抽走,致使不少人认为捐献骨髓会损害健康,即使有爱心也缺乏那份勇气。王慧说:“作为一名护士,深知捐献骨髓对人体没有伤害。一点点付出就能换来一个家庭的幸福,我感到很欣慰。这同时也是我工作以来最有意义的一个护士节。”对于单位与家人的支持和理解,她也感到十分骄傲。事实上,骨髓移植不仅仅是白血病患者,还是再生障碍性贫血、地中海贫血、重症放射病等人体造血系统及免疫系统的严重疾病患者继续生存的希望。
截至2014年4月30日,中华骨髓库库容为184万多人,申请查询的患者人数为37421人,但是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的人数却只有4148例。极低的配型成功率和捐献者这样那样的原因使我国血液病救治形势十分严峻。然而伴随着库容和志愿者的不断增加。中华骨髓库也遇到了志愿者不断反悔、失联的情况,目前的流失率大约在20%,而造成这些情况的原因,更多的是来自志愿者身边的亲朋好友、甚至工作单位对造血干细胞的不了解。目前的采集技术采取的是外周血采集方式,整个采集过程对捐献者来说,是没有损伤的。采集完成后轻微疼痛感和不适感也将在几天内消失。海军总医院血液科医生表示:“捐献造血干细胞是安全的,我们一次捐献的量是50-100ml,少于献血一次的量,造血干细胞自我恢复和复制的能力是很强的,一到两个星期之后捐献者能够完全恢复正常。”
十时,中华骨髓库北京分库梁永清主任来到海军总医院亲切慰问捐献者王慧,西城区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王志东、西城区卫生局副局长董杰昌、展览路医院领导也亲临现场,一直陪同。展览路医院领导表示王慧无私捐献造血干细胞的行为是值得与我们全院职工学习和大力提倡的,医院号召全院青年人向王慧同志学习,积极加入中华骨髓库,奉献爱心支持中华骨髓库建设,为救助更多患者尽一份力所能及之力。随后梁永清主任向她颁发了“捐献造血干细胞荣誉证书。”
十一点三十分采集结束,中华骨髓库北京分库的工作人员捧着王慧的爱心种子——50ml造血干细胞和美好祝愿于下午三点飞赴济南,去挽救等在那里的患病男孩。
展览路医院最美护士王慧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南丁格尔不畏艰险、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勇于献身的人道主义精神。向王慧致敬,向所有的护士致敬!
医院动态
健康问答
专家科普
医生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