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眼科医院

春季养生小常识

时间:2014-03-10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转眼间,春天来了,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大家知道春季该怎么养生么?养生对一个人是很重要的,人要注重保养,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我们都要懂得养生,懂得保养自己。

  饮食

  春季饮食要根据个人体质进行选择,普通健康人群不主张大量的进补。身体特别虚弱的人可以适量食用海参、冬虫夏草等补品。对于健康人群而言,春季饮食要注意清淡,不要过度食用干燥、辛辣的食物。同时,因为此时阳气上升容易伤阴,因此要特别注重养阴,可以多选用百合、山药、莲子、枸杞等食物。对于“吃肝补肝”的说法,李志红表示,可以适量吃一些猪肝,但一定要保证饮食卫生。

  起居

  春天的三个月,是自然界万物复苏,各种生物欣欣向荣的季节。人们也要顺应自然界的规律,晚睡早起,起床后要全身放松,在庭院中悠闲地散步以舒畅自己的情志.人们从冬季已经习惯了的“早睡晚起”,过渡到春季的“晚睡早起”要有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不要太急于转变,而要顺应自然界的昼夜时间变化而逐步转变自己的睡眠习惯。

  锻炼

  春季的运动养生保健是恢复身体“元气”的最佳时节。由于寒冷的冬季限制人们的运动锻炼,使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和内脏器官的功能,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弱,特别是全身的肌肉和韧带,更需要锻炼以增强其运动功能。春季人们应该进行适当的运动,如散步、慢跑、体操、太极拳等,保持体内的生机,增强免疫力与抗病能力。不过,春天的气候呈现温差大、风大的特点,要注意防风御寒,因此在遇到强风时要适当地减少外出锻炼,以免风大伤肝。

  情志

  中医理论认为肝属木,与春季相应,生理特性为“喜条达而恶抑郁”,故有“大怒伤肝”之说。肝的生理特点是喜欢舒展、条畅的情绪而不喜欢抑郁、烦闷。专家指出,在春季保健重点是保持自己的心情舒畅,努力做到不着急、不生气、不发怒,以保证肝的舒畅条达。

  春季养生,情绪上要乐观,不宜抑郁或发怒,不要过分劳累,以免加重肝脏负担。有肝脏疾患的人,要做到心宽、心静。在繁忙浮躁和充满诱惑的尘世纷扰下,要做到“恬然不动其心”,就能保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防止心理疾病的发生。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新到岗护士统一接受培训

为使新入职护士尽快熟悉和适应临床护理工作, 8月8号下午,医院2014年新入职护士岗前培训在学术报告厅举行,全院15名新入职护士参加了培训。我院护理部主任、总护士长张怡琳代表医院向新入职护士表示了欢迎,并向新入职护士提出了殷切希望,她要求全体新进人员要认真做好职业规划,在与医院共同发展的同时实现个人价值。   张怡琳主任同时向全体新入职护士讲解了护理职业道德和护理安全教育,宁娜副护士长讲解了医院感染及自我防护和护患沟通等内容。培训期间,护理部还针对心肺复苏、静脉输液、无菌操作等临床常用的各项专业技能操作,采用现场演示和观看示教片的形式分组进行专题培训。通过此次培训,将帮助新进护理人员更加深对医院的了解和对护理工作的认识,尽快进入工作角色。   为巩固新职工培训成效,培训结束后还进行了培训考试和入职宣誓仪式。   岗前培训是让新员工尽快适应新岗位的重要一步。通过培训,新入职护士表示更加热爱护理工作,将全身心地投入到护理工作中;把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发挥出来,为护理事业和医院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糖尿病引起神经受损可以恢复吗
袁晓勇
回答: 糖尿病引起的神经受损部分情况下可以恢复,但恢复程度与损伤严重程度、血糖控制情况等因素有关。糖尿病神经病变主要分为可逆性早期病变和不可逆性晚期病变。 早期糖尿病神经病变通常表现为手脚麻木、刺痛感或温度觉异常,此时通过严格控糖、营养神经代谢治疗及改善微循环,部分患者的神经功能可能逐渐恢复。常用药物包括甲钴胺片、硫辛酸注射液、依帕司他片等神经营养修复药物,配合血糖监测和饮食运动管理,有助于延缓病情进展。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如便秘、排尿困难,需针对症状使用促胃肠动力药或调节膀胱功能的药物。 当神经损伤已导致髓鞘结构破坏或轴突变性时,如出现足部溃疡、肌肉萎缩等严重病变,此时神经功能恢复较为困难。长期未控制的血糖会持续损害神经血管,即使后期强化治疗也难以完全逆转。对于痛性神经病变,普瑞巴林胶囊、加巴喷丁胶囊等药物可缓解疼痛但无法修复神经结构。部分患者需通过电生理治疗或手术减压改善症状。 糖尿病患者应每3-6个月进行神经病变筛查,包括10克尼龙丝触觉检查、振动觉测试等。日常需保持糖化血红蛋白低于7%,避免赤足行走防止足部损伤,出现伤口感染及时就医。维生素B12缺乏者需补充甲钴胺,戒烟限酒以改善神经血供。合并高血压或高脂血症时需同步控制,减少血管内皮损伤对神经的二次伤害。 袁晓勇副主任医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内分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