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

医院简介

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始建于1931年,是青岛市卫生局直属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医院地处李沧区,位于青岛市“拥湾发展、环湾保护”战略核心圈层的中心地带,毗邻青岛新客站,建筑面积153334平米,床位330张,拥有副高级职称以上专家70多名,万元以上的先进医疗设备200余台,各专业科室齐全。消化内科、心内科、神经内科、创伤外科、肛肠科、妇产科为医院的特色专业,其中自凝刀射频治疗子宫...查看完整详情

擅长领域

  • 冠心病
  • 高血压
  • 心律失常
  • 子宫肌瘤
  • 胆结石
  • 脑梗塞
  • 心绞痛
  • 偏头痛
  • 心肌梗死
  • 甲亢
  • 功能性子宫出血
  • 卵巢恶性肿瘤

医院科室

更多 >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环境

更多 >
  • 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
  • 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
  • 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
  • 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已投入使用

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已投入使用 7月21日,我市位于李沧区永平路29号的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新院区开始投入使用,迎来第一批看病患者。走近门诊楼、病房楼,可以看到环境温馨,处处崭新洁净,工作人员精神饱满,态度热情。 市第三人民医院的迁建是市委市政府积极落实科学发展观、合理配置医疗资源、缩小南北医疗差距的重要举措,对于缓解李沧老工业区群众就医压力,提升老沧口地区卫生服务能力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医院以迁建为契机按照新医改要求积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减轻百姓就医负担,创建人民满意的医疗机构。 新三医迁建项目经过近3年时间的紧张施工和建设,现已启用。医院占地88.78亩,建设规模8.1万平方米(一期)。这将使得青岛市北部医疗中心升级,让李沧区周边的居民看病更加便捷,也将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看病需求,提高市民的诊疗环境,缓解市民看病难、看病贵。 医院妇产科射频治疗子宫肌瘤、心内科的心脑血管疾病诊疗为青岛市特色专科。消化科不开刀治疗胆结石、高血压预防与治疗、创伤外科骨水泥治疗脊柱压缩性骨折、肿瘤介入治疗逐渐成为医院的特色专科。医院成为卫生部在青岛市唯一的全国病理切片远程会诊系统成员单位;妇产科成为岛城首家由中国医师协会挂牌的妇科内分泌培训基地。 新三医将开放床位由原来的300张逐渐增至800张,车位670余个,届时群众的就医条件将大大改善,医院的社会效益明显提高。医院着力提升整体医疗水平,建立与国内知名医院的专业合作,积极推进新学科、新技术、新项目的开展。 新三医启用后,在目前原有19个临床科室、5个医技科室基础上,增设内分泌科、泌尿外科、脑外科、肿瘤科、呼吸科、神经康复科、儿科(新生儿科),ICU病房、急诊病房等,不断满足群众的医疗需求,医疗、医技、护理任务指标将达到三级医院标准。 为适应新三医发展做好人才管理与储备,引进普外科、泌尿外科、心血管内科等专业学科带头人10余名,新聘职工141人,其中211重点院校研究生31名。选送25名业务骨干到国内外知名医院学习培训,其中6名优秀医师分别赴德国、意大利、澳大利亚等国家研修。 新三医启用后,医院将成为功能布局更加合理、诊疗流程更加科学、就医环境更加舒适的综合医院;医院急诊、门诊、医技、病房、手术、后勤等功能区空间将进一步扩大。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非典型性肺炎怎么治疗
何洁
回答: 非典型性肺炎可通过一般治疗、抗生素治疗、抗病毒治疗、糖皮质激素治疗、氧疗等方式治疗。非典型性肺炎通常由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嗜肺军团菌、病毒等因素引起。 1、一般治疗 患者需卧床休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交叉感染。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适量补充水分,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发热时可进行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浴。咳嗽咳痰明显者可遵医嘱使用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或乙酰半胱氨酸颗粒等祛痰药物。 2、抗生素治疗 针对肺炎支原体、衣原体感染首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阿奇霉素片或克拉霉素胶囊。嗜肺军团菌感染可使用左氧氟沙星片或莫西沙星片。用药需足疗程,避免耐药性产生。治疗期间可能出现胃肠道不适等不良反应。 3、抗病毒治疗 病毒性非典型肺炎可选用奥司他韦胶囊或扎那米韦吸入粉雾剂等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早期使用可缩短病程,降低重症概率。部分患者用药后可能出现头痛、恶心等反应。合并细菌感染时需联用抗生素。 4、糖皮质激素治疗 重症患者出现明显炎症反应时,可短期使用甲泼尼龙片或泼尼松龙片控制过度免疫反应。需严格掌握适应症,避免长期大剂量使用导致继发感染、血糖升高等不良反应。用药期间需监测血压、血糖等指标。 5、氧疗 血氧饱和度低于90%的患者需给予鼻导管或面罩吸氧,维持氧分压在60mmHg以上。严重呼吸衰竭者可能需要无创或有创机械通气。氧疗期间需定期监测血气分析,调整氧流量避免氧中毒。 非典型性肺炎患者治疗期间需密切观察体温、呼吸频率等生命体征变化。恢复期应避免剧烈运动,逐步增加活动量。饮食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如鸡蛋、瘦肉、新鲜蔬菜水果等。保持规律作息,戒烟限酒,定期复查胸部影像学。出现呼吸困难加重、持续高热等症状需及时复诊。日常注意手卫生,在流感季节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必要时佩戴口罩防护。 何洁副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呼吸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