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川市人民医院

医院介绍 Hospital about us

基本资料

医院等级:三级

医院类型:综合医院

医院性质:公立

医院医保:

特色科室:

预约挂号
医院介绍

汉川市人民医院/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汉川医院始建于1950年,是全市最大的一所融医疗、教学、科研、健康保健于一体的非盈利性综合医院,是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长江大学医学院和湖北职业技术学院等医学院校的临床教学基地。医院先后被授予“二级甲等医院”、“爱婴医院”、“健康教育示范医院”,2008年元月获评“二级优秀医院”,2013年元月被省卫生厅核定为三级医院。2011年6月由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正式托管。2013年4月完成整体搬迁。医院现由北院本部和欢乐街南院组成。北院本部占地面积206亩,房屋面积11.2万平方米,其中业务用房面积9.12万平方米,开放床位1250张;现有临床科室28个,医技科室14个,专科专家门诊26个;设有全市“120”急救中心;年门诊量可达45万人次,出院病人4.5万人次,手术1.3万台次。南院占地面积38.7亩,目前开设有综合外科病区、综合内科病区、眼科医疗部等住院病区,内、外、妇、儿、口腔、皮肤等综合门诊部,放射、超声影像、检验、心脑功能室等医技检查科室,拟建全市老年疾病诊疗康复中心、肿瘤治疗中心等。医院人才荟萃,学科实力雄厚。全院现有职工1315人,高级职称127人;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在院教授1名,引进硕士27名,在职培养硕士50名,市拔尖人才、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0人,入选市卫生局“123人才工程”28人。普外科、呼吸内科、妇科、急诊医学科、肾病内科、耳鼻喉科、中医内科、护理学科、麻醉科、放射科、检验科、输血科、超声影像科共13个学科成功创建孝感市级重点专科,总数位居孝感市同级医院前列,其中普外、呼吸、护理3个专科已申报全省县级医院重点专科评审。医院狠抓医疗质量管理和技术提升。严格落实首诊负责、三级查房、疑难病例讨论、病历书写等医疗核心制度,实施每月医疗质量检查、每月医德医风院长周督察、专项活动巡视等管理活动。医院托管以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通过专家驻点,定期来院座诊、查房、手术、举办技术讲座等形式进行传帮带,近年开展以微创介入技术为代表的三、四级医疗技术已超过50项,完成科研项目22个,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医院注重加强硬件建设,现有万元以上仪器设备610台(件),其中64排CT、1.5T核磁共振、数字胃肠机、DR、血管造影机、彩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百万元以上大型先进仪器14台套,设备总值1.4亿元;投入1千多万元建起了全院联网、数据共享的数字化信息系统;中心手术室有手术间15间,其中百级3间,业已具备开展器官移植、瓣膜置换等尖端手术的条件。医院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加强医德医风建设,不断创新便民惠民活动方式。多次邀请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权威专家组团来到汉川开展大型义诊活动,农村专家巡回医疗队常年巡回在全市农村开展免费义诊活动,在全市重大传染性疾病医疗救治和突发事件应急医疗、重大活动和会议医疗保障、中高考医疗保障、征兵体检等公益事业中发挥主力军和突击队作用,为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稳定作出了应有贡献。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汉川市人民医院全省综合排名第32位

3月26日,在湖北省医政医管工作会上,湖北省医疗服务信息质量控制中心发布《2013年各医疗机构重要工作指标及排名》,在全省384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中,汉川市人民医院综合排名位居第32位,较2012年前进38位。 此次医疗机构综合排名共考核7项指标。2013年,汉川市人民医院门急诊人次53.21万,位列第41位;出院人次4.63万,位列第26位;实际占用总床日数33.03万,位列47位;住院病人手术人次数1.27万,位列第29位;统计源期刊51篇,位列第71位;平均住院天数7.14,位列第103位;药品收入占业务收入比例为36.17%,位列第184位;综合排名位列第32位。 全省排名前三位的医院依次为同济医院、协和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孝感市中心医院位列第21位。 在全省县(市、区)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中,汉川市人民医院位居枣阳市第一人民医院之后,排名第2位。 另:根据《省卫生计生委办公室关于公布2013年度湖北省临床重点(建设)专科和县级医院临床重点专科的通知》(鄂卫生计生办通[2014]44号)文件精神,汉川市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普外科、护理专业成功被评为湖北省县级医院临床重点专科,这标志着该院重点专科建设又迈上一个新台阶。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冠心病心律失常型是什么病
葛伟
回答: 冠心病心律失常型是指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引发的心律失常,属于冠心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主要表现为心悸、胸闷、头晕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晕厥或猝死。其发生与心肌缺血、心肌纤维化、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因素有关。 1、心肌缺血 冠状动脉狭窄或痉挛导致心肌供血不足,引发心肌细胞电活动异常。患者可能出现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等缓慢性心律失常,或室性早搏、室速等快速性心律失常。治疗需改善心肌供血,如使用硝酸甘油片、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等扩张冠状动脉药物,必要时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2、心肌纤维化 长期心肌缺血导致心肌组织被纤维结缔组织替代,破坏心脏正常电传导系统。常见表现为束支传导阻滞、心房颤动等。可通过心脏磁共振评估纤维化程度,使用胺碘酮片、普罗帕酮片等抗心律失常药物控制症状,严重者需植入心脏起搏器。 3、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冠心病患者常合并交感神经过度兴奋或迷走神经张力异常,表现为心率变异性降低、体位性心动过速等。治疗包括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缓释片调节自主神经平衡,配合有氧运动训练改善神经调节功能。 4、电解质失衡 冠心病患者长期服用利尿剂或合并肾功能不全时,可能出现低钾血症、低镁血症等,诱发尖端扭转型室速等恶性心律失常。需定期监测电解质,及时补充门冬氨酸钾镁片等电解质调节药物。 5、心室重构 心肌梗死后心室扩大、室壁瘤形成等结构性改变,可形成异常电传导通路。典型表现为室性心动过速,需通过射频消融术消除折返环,或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预防猝死。 冠心病心律失常型患者应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每日钠盐摄入不超过5克,避免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品。建议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严格遵医嘱用药,定期复查动态心电图,出现心悸加重、黑朦等症状时立即就医。家属需学习心肺复苏技能,家中备有硝酸甘油等急救药物。 葛伟副主任医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小儿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