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市第二人民医院

医院介绍 Hospital about us

基本资料

医院等级:三级

医院类型:综合医院

医院性质:公立

医院医保:

特色科室:

预约挂号
医院介绍

德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始建于1958年,是集医、教、研为一体的国家三级乙等综合医院和国家爱婴医院,是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集团医院)和四川省全科医学临床培训基地,与多家院校合作,成为成都军区总医院协作医院,成都大学附属医院,是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成都医学院、泸州医学院等院校的教学医院。医院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职工为核心的服务理念;坚持以优秀文化鼓舞人,秉承善行厚德,医者仁心的医院院训;坚持以先进文化引领人,建立服务人民,快乐自己,不论地位,权势,贫富,信仰,只为养护人类生命而付出的核心价值观。坚持以时代文化激励人,科学规划个人和单位的发展愿景。努力把医院建成病人满意,职工幸福,组织放心的优质医疗机构。医院占地面积64亩,绿化面积7.5亩,灾后重建后医院总建筑面积达59115平方米,业务用房建筑面积59115平方米,其中门诊用房6634平方米,住院用房36446平方米,辅助用房建筑面积16035平方米。为全市人民提供医疗、急诊急救、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慢病管理、计划免疫和计划生育指导等服务。医院科室设置齐备,职能部门14个,专业学科58个,即:一,二级临床科室45个、医技科室12个、健康体检中心1个,其中神经外科、中医科是德阳市重点学科。临床科室设内科、外科、妇产科、妇女保健科、儿科、眼科、耳鼻喉科、急诊科、重症医学科、麻醉科、中医科、康复医学科、预防保健科、中西医结合科等。其中内科设置四个综合病区,内含心血管、呼吸、消化、肾病、内分泌、风湿免疫肿瘤等专业;外科设置三个综合病区,含普外、心胸外、烧伤、骨科、神经内外科、泌尿外科等专业。医技科室设有医学影像科、医学检验科、输血科、病理科、药剂科、物理诊疗科、手术室、消毒供应室、营养科、病案室、血液透析室等。门诊部提供的医疗服务达20多个专业,常年设内外科门诊,眼科、耳鼻喉科门诊、儿科、妇产科和急症医学科以及口腔科,皮肤性病科门诊,疼痛门诊,定期开设专科、专家门诊。,并设置了双休日,节假日和错峰门诊,方便患者就医。目前已配置1.5t超导磁共振(MRI)、多层螺旋CT、c型臂X光机、多功能数字胃肠X光机(含DSA)、数字化X光机(DR)、大型彩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钴60放疗机、电视腹腔镜、电视宫腔镜、利普刀(LEEP)、电视胸腔镜、可染色电子胃镜、电子肠镜、高压氧舱、钬激光等一大批高、精、尖诊疗设备。医院在现有HIS系统基础上构建LIS和PACS系统,实现医院检查数据和影像资料的数字化储存和远程传输。医院狠抓内涵建设,大力推进和实施职工能力建设、行风建设、开展了医疗质量万里行、医院管理年和“三好一满意”活动,使医院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得到了高速发展。医院全体员工正信心百倍、忘我工作,在保证完成政府公立医院社会职能的同时为患者提供了更加安全、方便、有效、价廉的医疗服务。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携手共进 服务群众

携手共进 服务群众 ——市二医院又添一所对口支援单位 近日,市卫生局同意了我院与罗江县中医院建立对口支援关系,这是我院继今年2月与中江县中医院建立对口支援关系后又再增添的第二所中医医疗机构对口支援单位。 5月28日上午10时,艳阳高照,正值端午来临这际,德阳市第二人民医院与罗江县中医院对口协作启动仪式在罗江县中医院门诊部正式启动。两家医院的院领导和部分职工参加了启动仪式,罗江县卫生局局长黄国燕宣布启动仪式开始,罗江县中医院陈万军院长发言,德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院长唐运涛向罗江县中医院授牌,罗江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李芳芳做了重要讲话。 启动仪式的开始,标志着我院与罗江县中医院将在医院管理、技术合作、人才培训和信息化建设等方面进行深入合作。我院将按照罗江县中医院的医疗服务需求,选派业务骨干到罗江县中医院进行医院管理、座诊、查房、会诊、手术指导等,帮助罗江县中医院完善管理制度,规范医院管理,努力提升罗江县中医院医疗服务能力,不断增强罗江县群众看病就医的可及性,让罗江县群众不出家门便可享受到三级医院专家的优质医疗服务。 随后,在李芳芳副县长、黄国燕局长和陈万军院长的陪同下,唐院长一行还深入罗江县中医院病房就医院学科建设、人才引进、基础设施设备建设等内容进行了实地调研,对医院未来发展规划提出了合理化建议,唐院长表示医院愿尽全力同罗江县中医院共同做好这项利民、利国的对口协作惠民工程,携手共进,共谋发展,服务罗江县人民群众。 长期以来,我院按照深化医改和公立医院改革的有关要求,深入践行群众路线,积极开展城乡医院对口支援活动。近3年,我院克服困难,先后选派了80余名医务人员参加对口支援和巡回医疗工作,为3万余人次群众提供了医疗服务,对口支援工作得到了受援地区政府、医院和当地群众的充分肯定和赞许。 德阳市第二人民医院 医教部 2014年5月28日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脑梗塞病人的用药
邵自强
回答: 脑梗塞病人需遵医嘱使用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调脂药物、神经保护药物及改善微循环药物等。脑梗塞急性期以溶栓治疗为主,恢复期需长期用药预防复发,具体用药方案需根据患者个体情况由神经内科医生制定。 一、抗血小板药物 阿司匹林肠溶片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形成,适用于非心源性脑梗塞二级预防。氯吡格雷片可选择性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常用于阿司匹林不耐受患者。替格瑞洛片作为新型P2Y12受体拮抗剂,起效更快且不受基因多态性影响,但出血风险需警惕。 二、抗凝药物 华法林钠片通过抑制维生素K依赖凝血因子合成,适用于房颤相关心源性脑栓塞患者,需定期监测INR值。利伐沙班片为直接Xa因子抑制剂,无需常规凝血监测,但肾功能不全者需调整剂量。达比加群酯胶囊是直接凝血酶抑制剂,与食物同服可提高生物利用度。 三、调脂药物 阿托伐他汀钙片通过抑制HMG-CoA还原酶显著降低低密度脂蛋白,兼具稳定斑块作用。瑞舒伐他汀钙片降脂强度更高,适合需要强化降脂的患者。普罗布考片可双向调节血脂谱,特别适用于混合型高脂血症伴脑梗塞病史者。 四、神经保护药物 依达拉奉注射液通过清除自由基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急性期需在发病后24小时内使用。丁苯酞软胶囊可改善脑侧支循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胞磷胆碱钠片参与卵磷脂合成,帮助修复受损神经细胞膜。 五、改善微循环药物 长春西汀注射液选择性扩张脑血管,增加缺血区血流量。尼莫地平片作为钙通道阻滞剂,可预防脑血管痉挛。川芎嗪注射液具有抗血小板和舒张血管双重作用,常与西医药物联合使用。 脑梗塞患者用药期间应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每日钠盐不超过5克,限制动物内脏和油炸食品摄入。适度进行康复训练如平衡练习和步态训练,每周3-5次有氧运动。定期监测血压血糖,戒烟限酒,保证7-8小时睡眠。出现头晕加重、皮下瘀斑等异常情况需立即复诊,切勿自行调整用药方案。家属需协助患者建立用药记录本,详细记录服药时间和不良反应。 邵自强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