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肿瘤医院

医院介绍 Hospital about us

基本资料

医院等级:三级甲等

医院类型:肿瘤医院

医院性质:公立

医院医保:

特色科室:泌尿外科、胃肠肿瘤外科

预约挂号
医院介绍

甘肃省肿瘤医院、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为两院一体的领导体制,始建于1972年,是集医疗、科研、教学、肿瘤防治、康复、卫生信息化为一体,面向西北地区最大的医学科研及肿瘤专业防治机构。承担着甘肃省肿瘤发病普查、诊治、预防、医学基础及临床研究、肿瘤专业人才培训、大专院校教学实习和研究生培养等任务。医院是三级甲等医院、全国文明单位、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肿瘤学建设单位、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甘肃省癌症中心、甘肃省重离子束治疗肿瘤临床研究基地、兰州大学附属肿瘤研究中心、甘肃省省属重点科研院所、兰州大学生物学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是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副主任单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液学专业委员会常委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血液学分会常委单位、甘肃省医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主委单位、甘肃省医学会放射肿瘤学专业委员会主委单位、甘肃省医学会检验专业委员会主委单位以及甘肃省抗癌协会理事长单位等十余个协会主委单位;是省、市、铁路医保单位、新农合定点医院。甘肃省肿瘤医院现开放病床1300张,设有19个临床科室、7个医技科室,建成三大中心(健康体检中心、治未病中心、综合康复中心)。其中,省级临床医学中心3个(肿瘤放射治疗、肿瘤分子病理诊断及头颈肿瘤外科临床医学中心),省级重点学科4个(放射治疗研究中心、头颈外科、乳腺病诊治中心、肿瘤内科),甘肃省重点中医专科3个(中西医结合血液科、中西医结合科、中西医结合消化内科)。医院临床亚专业学科完善,覆盖病种齐全。在肿瘤治疗方面,形成了手术、放疗、化疗、中医中药、介入、免疫、生物治疗、分子靶向、整形微创、核素治疗等综合体系。在开展肿瘤流行病学调查、提高临床疗效、改善生活质量、控制恶性肿瘤复发与转移方面均取得了良好成效,引领着甘肃省肿瘤临床及科研水平的快速发展。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由转化医学研究中心、医学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分子生物学研究中心、药物研究所、肿瘤流行病研究中心、医学情报研究所和《甘肃医药》编辑部等7个科室组成,拥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实验室3个,省级科技创新团队2个,药物临床试验(GCP)机构1个。以“培养新型医学科研人才、开展临床导向技术研究、开放共享科研条件资源、促进生物医药领域合作”为目标,构建了转化医学研究平台、肿瘤流行病学研究平台、肿瘤分子生物学基础研究平台、地产中草药研发平台和医学科技信息服务平台。近年来,围绕肿瘤预防和发生及机理、在肿瘤的分子诊断、抗肿瘤药物和肿瘤个体化治疗等领域积极开展基础和临床科学研究工作,促进了整体科研水平的提高,营造了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有力地推动了我省肿瘤基础和临床研究工作的进程,同时与国内外30余所一流大学及研究机构建立了科研合作、人才交流协作关系。全院现有员工1279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1030人。其中,享受国务院特贴专家6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学术带头人1人、全国首批优秀中医临床人才1人、全国医药卫生先进个人1人、全国劳模1人、全国先进工作者1人、卫生部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甘肃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甘肃省先进工作者1人、省级优秀专家4人、省级领军人才6人、十佳全省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兰州市科技功臣提名奖获得者1人、厅级领军人才5人、甘肃省“333”、“555”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5人、甘肃省名中医4人、省医疗卫生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22人、省科技厅学科带头人2个、院聘首席专家4人、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19人、博士和硕士161人。医院配备了一大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现代化临床诊疗及科研设备。IGRT(图像引导放射治疗)等高精度放疗直线加速器4台,西门子Lantis、医科达MOSALQ网络、核通PLATO、Oncantra Masterplan、瓦里安Eclipse、医科达CMS放疗计划系统6套,核通三维近距离后装放疗机2台、东芝CT模拟定位机、X线模拟定位机、飞利浦64排128层螺旋CT、西门子1.5T高场磁共振成像系统(MRI)、西门子大平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统(DSA)、GE高分辨数字化X线摄影系统、西门子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系统(DR)、XE-50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流水线、SysmexRoche全自动生化分析系统、SysmexCA—7000全自动血栓/止血分析仪、Versa TREK全自动血培养系统、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中央监护系统、多普勒彩超、麻醉机、胸、腹腔镜系统,还装备了数字化全净化手术室15间、重症监护病房(ICU)、消毒供应中心,具有Quantstudio12K多功能实时荧光定量PCR系统、FACSVerse流式细胞仪、Rotor-Gene实时荧光定量PCR仪、X-mark酶标仪、Agilent高效液相色谱仪、QIAGEN核酸自动提取仪等科研设备。全院先后承担并完成“十五”“和十一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973”计划项目子课题项目。近五年,共获得各类科研立项126项,其中国家自然基金项目7项、国家重大公共卫生项目14项。共完成科研成果73项,发表论文595篇,其中SCI49篇、国家级360篇。出版专著26部,获得国家授权专利12项。共获各类科技奖53项,其中省部级二等奖2项、地厅级科技奖52项。

医院动态

更多 >

【每日甘肃网】甘肃省肿瘤医院成功举办中国首届骨与软组织肿瘤科发展高峰论坛

甘肃省肿瘤医院成功举办中国首届骨与软组织肿瘤科发展高峰论坛 每日甘肃网讯 由中国抗癌协会肉瘤专业委员会主办、甘肃省肿瘤医院承办的2014年“中国首届骨与软组织肿瘤科发展高峰论坛暨骨与软组织肿瘤新进展学习班”于8月8日至10日在甘肃省肿瘤医院举办。来自全国27个省、市,40余家肿瘤中心骨软科的近百名骨与软组织肿瘤专家、教授及甘肃省内各大医院的骨科学科带头人参加了本次会议。甘肃省肿瘤医院党委书记张书全致欢迎辞,副院长刘元强主持会议。 论坛上,中国抗癌协会肉瘤专业委员会前任主委、原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骨软科主任宋金纲教授,中国抗癌协会肉瘤专业委员会主委、上海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师英强教授,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杨蕴教授,山东省肿瘤医院李敏教授,北京积水潭医院张清教授及甘肃省肿瘤医院骨与软组织肿瘤科主任宋建民教授等国内知名专家,就骨与软组织肿瘤,黑色素瘤等领域的临床、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了精彩的学术交流,分享了各省市骨与软组织肿瘤专科发展与建设的经验。本次高峰论坛上还进行了软组织肉瘤学组与恶性黑色素瘤学组换届选举,软组织肉瘤学组与恶性黑色素瘤学组合并重组,甘肃省肿瘤医院骨与软组织肿瘤科主任宋建民教授担任新一届的软组织肿瘤学组组长,进一步推进了骨与软组织肿瘤专业在省内、乃至西部地区的快速发展。 甘肃省肿瘤医院骨与软组织肿瘤科为中国抗癌协会肉瘤专业委员会全国常委、甘肃省主任委员单位。科室每年诊治省内外大量的骨与软组织肿瘤病人,在四肢骨与软组织恶性肿瘤的保肢治疗、高难度的脊柱肿瘤、骨盆和骶骨肿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方面处于全国先进、省内领先水平。肢体恶性黑色素瘤的隔离热灌注化疗技术在全国享有很高的知名度,灌注病例数已居于国内首位。每年都有一批外省市患者前来求治。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睾酮偏高是什么原因
李青
回答: 睾酮偏高可能与遗传因素、多囊卵巢综合征、肾上腺皮质增生、药物影响、内分泌肿瘤等原因有关。睾酮偏高通常表现为月经紊乱、体毛增多、痤疮等症状,可通过生活方式调整、药物治疗等方式干预。 1、遗传因素 部分人群因家族遗传倾向导致体内睾酮水平偏高,可能与基因突变或遗传代谢异常有关。这类情况通常伴随青春期发育异常或家族成员类似病史,需通过基因检测明确诊断。日常需避免高脂高糖饮食,减少外源性激素摄入,必要时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螺内酯片等抗雄激素药物调节。 2、多囊卵巢综合征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育龄期女性睾酮升高的常见原因,与胰岛素抵抗、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紊乱有关。患者除睾酮偏高外,常伴有卵巢多囊样改变、排卵障碍,可遵医嘱使用炔雌醇环丙孕酮片调节激素,配合二甲双胍缓释片改善胰岛素抵抗。 3、肾上腺皮质增生 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会导致肾上腺源性雄激素分泌过多,21-羟化酶缺乏是最常见类型。新生儿筛查可早期发现,成年患者可能出现骨龄超前、声音低沉等表现。需长期服用氢化可的松片替代治疗,定期监测激素水平和骨密度。 4、药物影响 滥用雄激素制剂或含激素的保健品可能导致外源性睾酮升高,常见于健身人群使用合成类固醇。部分癫痫患者服用丙戊酸钠缓释片也可能干扰激素代谢。需立即停用可疑药物,并通过肝肾功能检测评估药物副作用。 5、内分泌肿瘤 肾上腺或卵巢的分泌雄激素肿瘤会异常升高睾酮,如卵巢男性化肿瘤、肾上腺腺瘤等。患者可能出现男性化体征快速进展,影像学检查可见占位性病变。确诊后需手术切除肿瘤,术后病理检查明确性质。 睾酮偏高者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压力。饮食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限制乳制品和红肉摄入,增加十字花科蔬菜如西蓝花帮助雌激素代谢。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但需避免过度力量训练刺激雄激素分泌。所有药物治疗均需严格遵循医嘱,定期复查激素六项和超声检查,出现多毛、脱发等症状加重时及时复诊。 李青主任医师北京安贞医院泌尿外科
复旦版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