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人民医院

医院介绍 Hospital about us

基本资料

医院等级:二级甲等

医院类型:综合医院

医院性质:公立

医院医保:

特色科室:骨科、神经外科、普外科、心血管内科

预约挂号
医院介绍

新会区人民医院始建于1949年12月,是集预防保健、全科医疗、医疗急救、医学研究、临床教学与培训于一体的二级甲等综合医院,是卫生部国际紧急救援中心网络医院和新会区急救中心、医疗技术指导中心,是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新会医院和中山大学、广东医学院等普通高等医学院校教学医院和实习基地、广州军区总医院“军民共建医院”。医院现有住院部、三个门诊部,总占地面积14.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3万平方米。全院编制床位1100张,实际开放病床900多张,员工1260多人,其中卫技人员1040人,超过80%。硕士研究生学历以上20人(其中博士1人)、正高级职称42人、副高级职称114人,高等医学院校兼职教授、副教授近40人。全院共设有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眼科、耳鼻喉科、急诊科等十多个临床科室和影像中心、检验科、康复医学科等医技辅助科室,2013年门诊115.5万人次、出院3.28万人次。医院拥有磁共振诊断系统(MR)、螺旋CT、数字减影成像系统(DSA)、数字化X线机(DR)、全自动五分类分析仪、血液透析机、超声乳化治疗仪、16人高压氧舱等先进医疗设备。医院重视医疗环境的改造和建设工作,创造良好就诊环境,近年投入1亿多元建设健康体检中心、综合供应楼、口腔治疗中心、消毒供应中心、高压氧治疗中心和综合住院大楼等基础工程建设和数字化医院建设工作,不断改善诊疗环境。医院实施“科教兴院、人才兴院”,坚持“院有重点、科有特色、人有专长”的学科发展方向,利用人才、技术、设备的优势,积极加强与上级医院及有关单位合作,大力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形成了以心内科、普外科、神经外科、骨科、手外科、急诊科、放射科等重点专科为龙头,各专科发展齐头并进的良好局面,在解决好常见病、多发病的基础上,高起点、高水平地做好疑难病及危重病的救治工作。神经外科、心血管内科、普外科、临床护理被确定为江门市临床重点专科;骨科、手足外科、心血管内科、普外科被确定为新会区临床重点专科。


医院狠抓医疗服务质量,积极创建“平安医院”,提升防病治病能力,积极防范和处理医疗纠纷,做好各类传染病的防治工作,重视卫生应急救治工作,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体系,以良好的技术、设备和快速反应承担我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重大灾害事故的120救治任务,年均急救出诊达9000多次,抢救急危重病人近2000人次。医院每年接受高等医学院校各专业实习生100多人,科学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在职培训学习,不断提升医务人员队伍素质。近年来多个项目获得省、市、区科学技术成果奖,在各级刊物发表医学论文数百篇。医院牢记公立医院公益性、非营利性的服务宗旨,近年坚持开展“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医院管理年活动、“三好一满意”活动,狠抓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专项治理工作,促进行业作风建设,全面开展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积极推行便民利民服务措施,努力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切实解决群众“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每年病人群众对医院工作的满意度均在98%以上,医院收到病人群众送来的感谢信、锦旗一大批。医院先后获得“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巾帼文明岗”、广东省百家“文明医院”、“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先进单位”、“工人先锋号”、江门市“标兵文明单位”、新会区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利承武先生到我院指导工作

2014年9月1日,香港广域建业有限公司行政总裁、新会区人民医院住院部建设倡议人之一利铭泽先生孙子利承武先生在区委常委、区委统战部部长何国俊陪同下到我院指导工作。院长李锦荣、副院长陈忠、苏兴桂、苏玛热情接待了利先生一行。 李锦荣院长首先向利承武先生介绍了医院的基本情况,重点围绕心脏中心建设历程讲解了综合住院大楼全面投入使用后医院发生的深刻变化,特别是层流洁净手术室搬迁使用后,成功开展了心外科手术,填补了我区在该治疗项目上的空白。 随后,利承武先生到我院住院部陈瑞琪纪念楼和综合住院大楼各楼层参观。当得知我院在装修住院部陈瑞琪纪念楼旧病房和筹建肿瘤放疗中心、继续深化心脏中心建设等方面存在资金紧缺的情况,利承武先生承诺捐赠600万元人民币给我院抓紧做好相关项目的建设,促进医院加快发展,更好地为广大市民提供医疗优质医疗服务。 为表彰利氏家族乐善好施的美德,感谢利承武先生对我院的支持和厚爱,经征得利承武先生同意,我院拟将位于综合住院大楼三、四楼的心脏中心(含心内科二个病区、心胸外科一个病区、心内科CCU)命名为利铭泽心脏中心以作纪念。 (文:院办 林永鸿 图:梁晓彤)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轻微脑梗塞好了还能干活吗?
邵自强
回答: 轻微脑梗塞患者症状缓解后一般可以继续工作,但需根据恢复情况和医生建议调整劳动强度。轻微脑梗塞通常由脑部小血管短暂缺血引起,可能遗留轻微肢体无力或反应迟钝等症状。 脑梗塞急性期后若经规范治疗且无严重后遗症,多数患者可逐步恢复轻至中度体力劳动。神经功能缺损轻微者,如仅存在短暂头晕或轻度手脚麻木,可在康复训练后从事低强度工作,如文职、轻度家务等,避免高空作业、重体力劳动或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的操作。恢复期间需定期复查头颅CT或脑血管造影,监测血管状态。部分患者可能因病灶位置特殊,即使症状轻微也需长期避免剧烈活动,如脑干或小范围皮质梗塞可能影响平衡功能。 少数患者虽影像学显示梗塞灶小,但存在血管狭窄、高血压控制不佳等基础疾病,过早恢复高强度工作可能诱发二次梗塞。合并糖尿病、房颤等慢性病患者需严格控制原发病,劳动能力需结合心肺功能综合评估。职业司机、精密仪器操作者等特殊岗位,即使症状消失也应通过专业机构鉴定后再复工。 建议康复期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每日进行30分钟有氧运动,监测血压血糖。工作中每1-2小时休息5分钟,出现头痛、视物模糊等不适立即停止活动并就医。遵医嘱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阿托伐他汀钙片等二级预防药物,避免自行停药或调整剂量。 邵自强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