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中医院

医院介绍 Hospital about us

基本资料

医院等级:三级甲等

医院类型:中医医院

医院性质:公立

医院医保:

特色科室:呼吸内科、神经内科、泌尿外科、肿瘤诊疗中心、骨伤科、肾内科

预约挂号
医院介绍

扬州市中医院创建于1978年,是一所中医特色显著、西医功能全面、技术力量雄厚、设备设施先进的现代综合性“国家三级中医医院”,是扬州市两所定点涉外医院之一,也是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和扬州大学的教学医院。2005年1月通过了ISO9001:2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并取得了国家注册认证证书。医院占地面积36000平方米,编制床位300张(正拟拓展至500张床位),设有门诊分部两个。目前在编职工318名,其中卫技人员247名,中高级技术人员146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省市名中医、医学和药学硕士、博士等高级中西医技术专家54名。医院拥有先进的基础设施和16层32排螺旋CT、磁共振、DSA、大型X线机、计算机X影像系统(CR)、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系统、内窥镜系统(电子胃镜、电子肠镜、纤维支气管镜、腹腔镜、关节镜、膀胱镜等)、24小时动态心电图、核素系列诊断治疗设备、13C质普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液透析装置、钬激光碎石系统、脑立体定向手术系统、内生场肿瘤热疗系统、等离子体冷消融系统等系列现代大中型医疗设备115台套。设有急诊、内、外、妇、儿、骨伤、针灸、介入、肿瘤、脑病等一级临床科室18个,心血管、消化、呼吸、肾病、血液、脑外、胸外、泌尿外科等二级专科22个,常年开放专科专病门诊45个,在肿瘤综合治疗、核素诊疗、骨与关节疾病诊治、呼吸内科、心血管内科、泌尿外科、脑血管病专科、针灸治疗疑难杂症、皮肤病防治、白内障复明、介入治疗、内病外治、不孕不育等方面,形成了系列特色。其中,肿瘤诊疗中心、骨伤科、脑病中心、呼吸内科、肾内科、泌尿外科是市级重点专科,扬州名医馆代表了当今扬州中医临床最高诊疗水平,肿瘤诊疗中心还是省级和国家级中医重点专科。医院门诊和住院环境舒适优雅,设施完善,门急诊科室设置和诊疗流程方便合理,并设有导医、咨询、助医系统和急诊绿色通道;住院部按国内先进标准开设,病房温馨舒适、条件优越,住院病人的生活护理全部由经过系统培训的专职护工担任;社区医疗服务中心提供各种上门诊疗服务和家庭病床服务;体检中心向全社会提供方便、快捷、规范、优质的体检服务。医院遵循“继承、创新、严谨、卓越”的精神,坚持“中医特色显著、西医功能全面”的办院方向,奉行“温馨、规范、优质、高效”的服务准则,以满足广大患者不同层次和特点的医疗需求为己任,赢得了社会的广泛好评。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扬州市中医院被评为首批“江苏省中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示范单位”

        2013年11月27日,江苏省中医药局公布首批10家“江苏省中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示范单位”名单,扬州市中医院榜上有名,为扬州地区中医药文化建设奠定新的发展标志。         为进一步推动中医药继承、发展和创新,促进中医药文化繁荣发展,示范带动全省中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巩固中医院以中医药为主的发展方向,更好地保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2013年5月,省中医药局启动开展了全省中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示范单位申报及评审工作。经过对申报单位资格审查、初审、申报材料专家评审、现场审查、公示等程序,最终确认扬州市中医院等10家医院为我省第一批中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示范单位。         作为扬州地区中医药文化传承、弘扬、宣传、推广的重要窗口,近年来,扬州市中医院坚持把中医药文化建设作为医院建设的重要内容,从组织建设、载体建设、制度建设、形象建设和活动推广等多个方面,积极开展中医药文化建设工作。积极开展中医药文化环境形象宣传教育、广泛开展中医药文化科普宣传推广活动、坚持推动员工中医药文化培训教育。2012年末建成的“扬州中医药文化展示馆”,较为系统全面的展示了扬州地方中医药文化特色、历史贡献和现实意义。正式开放以来,共接受各级领导、社会团体、大中小学生、就诊患者及家属参观20余万人,为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展示中医药行业良好精神风貌打造新平台。         扬州市中医院将以此次获评中医药文化建设示范单位为新的起点,进一步带动区域内中医药文化建设,坚持以人为本、面向大众,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中医药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传承与创新、传授与保护、传播与交流为主线,以彰显中医药文化特色优势为重点,充分发挥中医药文化建设的示范引领作用,为发展扬州地区中医药文化、推动中医药事业科学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经期左侧小腹下方疼痛是什么原因
冷启刚
回答: 经期左侧小腹下方疼痛可能与原发性痛经、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囊肿或肠易激综合征等原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检查,明确病因后针对性治疗。 1、原发性痛经 经期前列腺素分泌增多可能导致子宫收缩过强,引发左侧小腹下方钝痛或痉挛痛,常伴随腰酸、乏力。可通过热敷缓解,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或萘普生钠片等药物。避免生冷食物,保持腹部保暖有助于减轻症状。 2、盆腔炎 细菌感染引起的盆腔炎症可导致左侧下腹持续性疼痛,经期可能加重,伴有异常分泌物或发热。可能与不洁性生活、多次宫腔操作等因素有关。需遵医嘱使用甲硝唑片、头孢克肟分散片或左氧氟沙星胶囊等抗生素治疗,同时避免剧烈运动。 3、子宫内膜异位症 异位子宫内膜组织在左侧卵巢或盆腔生长,经期时出血刺激周围组织,引发进行性加重的坠痛,可能伴随排便疼痛。可通过超声检查诊断,遵医嘱使用地诺孕素片、屈螺酮炔雌醇片或亮丙瑞林注射剂控制病情发展。 4、卵巢囊肿 左侧卵巢囊肿在经期可能因激素变化发生扭转或破裂,导致突发性锐痛,伴随恶心呕吐。超声检查明确囊肿性质,较小囊肿可观察,较大囊肿需遵医嘱考虑腹腔镜切除。避免剧烈运动以防囊肿破裂。 5、肠易激综合征 经期激素变化可能加重肠道敏感,表现为左侧下腹阵发性绞痛伴腹胀、排便习惯改变。可能与精神压力、饮食刺激有关。建议规律饮食,减少豆类等产气食物摄入,必要时遵医嘱使用匹维溴铵片、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或蒙脱石散调节肠道功能。 经期出现左侧小腹疼痛时需记录疼痛特点与伴随症状,避免自行服用止痛药掩盖病情。保持清淡饮食,适量饮用姜茶或热汤有助于缓解不适。若疼痛持续超过3天、伴随发热或异常出血,应立即就医进行妇科检查、超声或血液检测,排除器质性疾病。日常注意经期卫生,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 冷启刚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