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妇幼保健院

医院介绍 Hospital about us

基本资料

医院等级:三级甲等

医院类型:产科医院

医院性质:公立

医院医保:

特色科室:妇科、产科

预约挂号
医院介绍

济南市妇幼保健院(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济南妇幼保健院)创建于1951年,经过近70年的建设发展,现已成为一所集医疗、保健、预防、康复、科研、教学为一体的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医院年门诊量120余万人次,年出院3.2万人次,年手术量2万余台,年分娩新生儿近2万名,分娩量约占市区的1/3。医院业务水平和业务量在全省16地市妇幼保健院中始终位居龙头地位,综合排名在全国15所副省级三甲妇幼保健院中位列第五,人均门诊量、人均住院量和工作效率在全国副省级三甲妇幼保健院中都排名第一。济南市妇幼保健院医院位于济南市市中区建国小经三路2号,东西两个院区共有职工1197名,卫生技术人员1039人,其中享受国务院特贴专家1人,硕士生导师12人,高级职称198人,博士24人,硕士275人,外聘北京协和医院等知名专家23人。医院是全国首批国家级儿童早期发展示范基地,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全省仅2家妇幼保健机构),国家级出生缺陷防治人才培训协同基地(全省仅3家),国家级母婴安全优质服务单位(全省仅6家)。孕产保健部、妇女保健部和儿童保健部三大专业医学中心设置规范,力量雄厚。围产保健专业和优生学专业是省医药卫生重点专业,产科和妇科是省临床重点专科,妇女保健专业和儿童保健专业是市医药卫生重点专业,出生缺陷诊断与预防、儿童早期疾病筛查与精准诊治、新生儿重症监护和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防治是市临床精品特色专科,新生儿疾病筛查与精准诊断实验室和出生缺陷诊断与预防实验室是济南市A类重点实验室,女性生殖道感染医学实验室是济南市B类重点实验室,出生缺陷诊断与预防创新团队是济南市第四批优秀创新团队。我院是济南市十大临床整合医疗中心之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是全市母胎医学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着力打造涵盖孕前-孕期-产后-妇女保健等的生育全程优质服务,《新闻联播》曾予以播报。全国首批、省内首家实现高危妊娠五色分级管理,山东省重症围产期平台济南分中心的落户和全市产科、妇科质控中心的挂牌,进一步提高了我院危急重症孕产妇的救治能力。近三年,我院收治危重孕产妇4691例,成功救治羊水栓塞、产后大出血,凶险型前置胎盘,重型胎盘早剥,重度子痫前期,妊娠合并高血压急症等90余例。我院作为国家首批分娩镇痛试点医院,实施24小时分娩镇痛,分娩镇痛率近75%,自2015年至今已实施分娩镇痛2万余例,无一例不良事件发生。作为济南市首批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我院年收治危重新生儿2000余例,早产儿1500余例,极低体重儿近200例。曾救治的最小的早产儿仅530克,最小孕周24周,目前随访孩子发育良好,体现了医院在这一专业领域的领先优势和综合实力。作为济南市产前筛查与诊断中心,2004年全省首家开展孕前保健工作,目前已完成产前筛查23万余例,羊水产前诊断2万余例,检出严重致死致残性疾病并终止妊娠2000余例,全市产前筛查覆盖率已达99%。作为全国首批高通量分子测序临床试点单位,实现无创DNA全部自主检测,并将检测费用降至1000元/例,全市最低。“济南市出生缺陷防治管理中心”的落户,进一步肯定了我院为提高全市出生人口素质所做出的贡献。国内首批、全省首家开展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工作并牵头成立全省首家“济南市儿童罕见病诊治中心”,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23年来,已累计筛查150余万名新生儿,确诊各类遗传代谢病2000例,干预治疗4000余名儿童,康复治愈率达95%。全国率先开展新生儿眼病听力同步筛查、诊断及早期康复工作,全省首家开展听力及耳聋基因联合筛查工作,及时干预避免或延缓耳聋发生。新生儿听力累计筛查20万余例,确诊听力损失800例,新生儿眼病累计筛查20万余例,确诊致盲性眼病1100例,均得到及时干预及治疗。今年年初实现了全市40种遗传代谢病的免费筛查,进一步提高全市的罕见病防控能力,保障全市的儿童健康成长。医院信息化建设始终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全省首批实现微信挂号,并最早实现身份证、就诊卡、医保卡、居民健康卡(码)的“四卡一码通用”。全省首推全预约挂号系统,实现了微信、支付宝等七种预约途径的互联互通,预约率达97%以上。支持多种支付方式结算,省内首家实现就诊卡、医保卡诊间结算,线上支付占比60%。作为全省电子健康卡首发仪式指定观摩单位,全省首家实现电子健康卡全流程就诊。充分利用现代物联网手段开展远程胎心监护,一年多来已发现监护异常并来院复查341人,其中有18例因胎儿窘迫行急症剖宫产,均母子平安,现正申请成立以济南为中心,辐射全省的济南市远程胎儿监护平台。我院牵头成立全市首家“济南妇幼联盟”,现已有联盟单位66家,实现了联盟单位间的分级诊疗、专家帮扶、医师培训、远程会诊、住培基地等区域协同,让孕产妇少跑腿,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三甲妇幼保健机构专科医生的诊疗服务。全省妇幼保健系统、全市卫生健康系统首家通过“国家医疗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等级四级甲等”测评,打通门诊与住院信息化系统,通过大数据分析精准诊疗。全省首家建成5G互联网医院,构建覆盖患者诊前、诊中、诊后的线上线下一体化医疗服务模式,提供VR远程探视服务,积极探索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在远程手术、远程诊疗领域的应用,努力打造患者全生命周期健康档案的信息化管理,荣获“省级智慧门诊服务品牌”。医院高度重视科研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作为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济南妇幼保健院、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妇产科学硕士授权教育单位、山东大学教学医院、济南市博士后创新实践工作站,现正积极筹建济南市妇幼医学研究所,助力妇儿学科的临床转化应用,形成立足济南、辐射全省的妇幼医学产学研新高地。我院承担山东中医药大学、泰山医学院、滨州医学院、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济南护理职业学院等大中专院校医疗、护理、康复、中医理疗、检验及医学影像等专业的教学任务。每年完成研究生、本科、专科不同层次学生的临床教学任务200余人次。与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中心建立海外人才培训基地,定期组织海外培训。柔性引进美国匹兹堡大学玛吉妇女医院、北京协和医院、山东省立医院、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等知名专家学者,为我院重症医学、乳腺外科、妇科、医学检验、病理学等专业的发展注入了新动力,新活力。多年来,医院始终坚持“精医尚德、惠泽妇幼”的服务宗旨和理念,致力于为广大妇女儿童提供方便、快捷、优质、高效的诊疗服务,守护全市及周边地区妇女儿童健康。先后被评为全国实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先进集体、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集体、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首批国际爱婴医院、全国首批百姓放心医院、中国质量万里行全国先进单位、国家级巾帼建功文明岗、山东省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山东省文明单位、山东省百佳医院、省“三八”红旗集体、市“五·一”劳动奖章等,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信赖和广泛认可。目前,医院迁建已列入市政府“十三五”发展规划,拟在经十路旁新建一所符合省会城市地位、满足百姓需求的现代化妇幼保健院,预计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编制床位1000张,这将为全市乃至全省妇幼群体提供更多便利。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促排卵吃什么食物好
冷启刚
回答: 促排卵可以适量吃黑豆、西蓝花、三文鱼、坚果、鸡蛋等食物,也可以遵医嘱使用枸橼酸氯米芬片、来曲唑片、尿促性素注射液、重组人促卵泡激素注射液、黄体酮胶囊等药物。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结合药物与饮食调理。 一、食物 1. 黑豆 黑豆富含植物雌激素和大豆异黄酮,有助于调节体内激素水平,促进卵泡发育。黑豆还含有优质蛋白和膳食纤维,可改善卵巢微循环。建议将黑豆煮粥或打豆浆食用,每周食用3-4次,每次摄入量控制在50克以内。 2. 西蓝花 西蓝花含有丰富的叶酸和维生素C,叶酸能降低卵子染色体异常概率,维生素C可抗氧化能力。西蓝花中的萝卜硫素还能帮助肝脏代谢多余雌激素。建议清蒸或快炒保留营养,每日食用100-150克。 3. 三文鱼 三文鱼富含Omega-3脂肪酸,能改善卵子质量和子宫内膜容受性。其中的维生素D可调节促卵泡激素分泌。选择新鲜三文鱼每周食用2-3次,每次80-100克,避免高温煎炸导致营养流失。 4. 坚果 坚果类如核桃、杏仁含维生素E和硒元素,维生素E能保护卵细胞膜完整性,硒元素参与甲状腺激素合成。每日摄入20-30克混合坚果,选择原味烘烤型,避免盐渍或糖渍产品。 5. 鸡蛋 鸡蛋提供优质蛋白和胆碱,胆碱参与卵磷脂合成,蛋黄中的卵磷脂是细胞膜重要成分。建议每日1-2个全蛋,采用水煮或蒸蛋方式,避免油炸。胆固醇偏高者需控制蛋黄摄入量。 二、药物 1. 枸橼酸氯米芬片 枸橼酸氯米芬片通过拮抗雌激素受体促进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适用于多囊卵巢综合征引起的排卵障碍。使用期间需监测卵泡发育,可能出现潮热、腹胀等副作用。 2. 来曲唑片 来曲唑片作为芳香化酶抑制剂,能降低雌激素水平反馈性增加FSH分泌,常用于乳腺癌患者的促排卵治疗。需注意肝功能监测,禁止妊娠期使用。 3. 尿促性素注射液 尿促性素注射液含FSH和LH,直接刺激卵泡生长,适用于垂体功能低下导致的排卵障碍。需严格超声监测防止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 4. 重组人促卵泡激素注射液 重组人促卵泡激素注射液为基因工程合成的FSH,纯度高且批次稳定,适用于辅助生殖技术中的控制性超促排卵。需配合GnRH激动剂/拮抗剂使用。 5. 黄体酮胶囊 黄体酮胶囊用于促排卵后的黄体支持,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常见剂型为软胶囊阴道给药或口服,可能出现头晕、乳房胀痛等反应。 促排卵期间需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每日进行3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瑜伽,但避免剧烈运动。控制体重在BMI18.5-23.9范围,过度肥胖或消瘦都会影响排卵功能。减少咖啡因和酒精摄入,戒烟并避免二手烟环境。保持心情愉悦,过度焦虑会通过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影响激素分泌。定期复查激素水平和超声监测,根据医生建议调整治疗方案。 冷启刚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