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医院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名医加盟我院肝胆外科

时间:2014-02-27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日前,为贯彻落实厦门市政府与复旦大学《战略合作协议》,厦门市卫生局在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的支持下决定,在全市三级医院推行“双主任制”,并与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签订“双主任制”学科共建协议。其中,我院肝胆外科将柔性引进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肝肿瘤外科周俭教授,以迅速提升肝胆外科的学科建设水平。

  周俭教授,系博士研究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师从世界著名肿瘤学专家汤钊猷院士。每年主刀各种肝肿瘤切除和肝移植500余例,手术数量在国际同行中名列前茅,今年4月成功主刀亚洲首例“联合肝脏离断和门静脉结扎的二步肝切除术(ALPSS)”治疗不可切除肝癌,香港中文大学刘允怡院士评价该手术“这是亚洲首例报道的ALPPS手术,代表我国的肝癌手术达到国际上前列的水平”。根据协议,周俭教授将每月来我院1-2次,每次2-4天,全面参与肝胆外科的行政查房、手术、疑难病例会诊等工作,且对我院肝胆外科医教研的学科建设、管理、业务发展做出全面指导和精心安排。

  我院肝胆外科自2012年成功获批福建省临床重点专科(福建省肝胆外科领域唯一的省级重点专科)、福建省“慢性肝病肝癌重点实验室”(省内唯一挂靠地方医院的省重点实验室)以来,又有重量级学科带头人加盟,必将进一步加快科室医教研三方面齐头并进的步伐,构建国内先进水平的肝胆胰外科诊治中心。

  目前,我院肝胆外科现有医护人员近80余人,高级职称10人,中级职称7人,博士后2人,博士10人,硕士6人。大部分医师具有海外留学的经历,3人留学美国,1人留学德国,2人近期将赴欧美等地学习。其中闽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博士/博士后导师2人,硕士研究生导师4人。福建省“百千万”人才2人,厦门市拔尖人才2人,厦门市学科带头人2人,福建省卫生与技术后备人才1人,厦门市重点引进人才3人,厦门卫生与技术后备人才3人。拥有各种先进的诊疗及科研设备,目前病区开放床位为90张,同时设有肝胆胰专家门诊、专科门诊、肝胆外科手术室、和独立的肝胆外科实验室。年门诊量1.1万余次,年出院2200余人次,年手术量达1500余人次。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项,“973”子课题4项,国家重大专项子课题2项,累计资助近2000万元。发表相关的SCI论文30余篇(包括以第一作者单位,影响因子超过6分的论文3篇)。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厦门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以及多项国家发明专利,手术录像分获全军和全省大赛三等奖和二等奖。我院肝胆外科坚持实施以临床为核心,教学、科研为动力,医教研三位一体、齐头并进的发展策略,目前本学科已成为福建省最大规模的肝胆胰外科诊治中心;并将以更精湛的外科技术、以更先进的转化医学成果、以更人性化的服务满足广大肝胆胰患者对我们的期待。

医院动态

更多 >

1米7小伙肝受损 体重不到100斤

晨报讯(记者 陈淑君 通讯员 石青青)27岁的小刘是乙肝携带者,近几个月来身体明显消瘦,身高173厘米还不到100斤,来院检查发现,肝功能严重受损,医生建议赶紧治疗,否则会引起肝衰竭。家属说,小刘工作忙,经常加班、熬夜,非常劳累,以为消瘦是饮食造成的,没想到却是肝的问题。中山医院消化内科陈立刚副主任医师介绍,患者病情严重,需吃保肝药、改变生活方式,并定期来院复查。 听到“肝衰竭”三个字,家属很恐惧。陈立刚医生解释,肝衰竭是指各种相关疾病引起的严重肝脏损害,导致其合成、解毒、排泄和生物转化等功能发生严重障碍,出现凝血功能障碍、黄疸、腹水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症状。肝衰竭死亡率很高。 “但肝脏是有再生功能的,在我们的身体器官里面,肝脏是成年人体内唯一的损伤后具有明显再生能力的重要器官。有研究显示,经手术切除肝脏75%的老鼠可于3周后迅速修复到原来的重量,同样的情况人类则需4个月左右。”陈立刚说,只要调理好,肝功能还是可以恢复的。 陈立刚提醒,为了肝脏健康,需要做到“三忌”。 1.忌酗酒:大量乙醛会导致肝细胞变性、坏死,严重时可发展为肝硬化。 2.忌熬夜:每天人在休息睡眠的时候都是肝脏在休养生息的时刻,肝脏得不到休息就容易得肝炎。 3.忌抑郁:养肝要保持心情舒畅。

专家科普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