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医院

抗高温,慰问一线医务人员

时间:2014-08-01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本报讯(通讯员 石青青 记者 楚燕)炎炎夏日,酷暑难耐,医院就诊量节节攀升。以中山医院为例,该院日均门急诊量高达1.6万人次,医务人员十分辛苦。为此,中山医院专门开展了“抗高温、送清凉,慰问一线医务工作者”活动,医院领导班子成员深入临床一线和各窗口服务科室,慰问忙碌工作的医务人员。

  中山医院蔡建春院长带队慰问了奋战在临床一线的急诊医务人员。他说:“目前正值高温酷暑,医院急诊病人骤增,工作量不断增加,希望大家注意休息,保重身体。”王效民书记带队慰问了手术麻醉科及重症监护室的医护人员,他叮嘱大家保重身体,克服困难,全心全意为百姓做好医疗保健服务工作,医院会积极创造条件,配备充足的医护人员应对就诊高峰,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

  医疗工作既是体力活也是脑力活,去年三伏天时节就有很多临床医生高温中暑。该院急诊部冯海珊护士长介绍,“今年刚进入6月份就出现急诊高峰,有一位医生一天晚上接诊了160位急诊病人,忙得一口水都没喝。”面对夏季就诊高峰,中山医院主动改变策略,增派人手、强化服务、优化流程、改善环境,切实提高医疗服务的安全性和舒适性,确保广大群众便捷就医、安全度夏。 

医院动态

更多 >

1米7小伙肝受损 体重不到100斤

晨报讯(记者 陈淑君 通讯员 石青青)27岁的小刘是乙肝携带者,近几个月来身体明显消瘦,身高173厘米还不到100斤,来院检查发现,肝功能严重受损,医生建议赶紧治疗,否则会引起肝衰竭。家属说,小刘工作忙,经常加班、熬夜,非常劳累,以为消瘦是饮食造成的,没想到却是肝的问题。中山医院消化内科陈立刚副主任医师介绍,患者病情严重,需吃保肝药、改变生活方式,并定期来院复查。 听到“肝衰竭”三个字,家属很恐惧。陈立刚医生解释,肝衰竭是指各种相关疾病引起的严重肝脏损害,导致其合成、解毒、排泄和生物转化等功能发生严重障碍,出现凝血功能障碍、黄疸、腹水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症状。肝衰竭死亡率很高。 “但肝脏是有再生功能的,在我们的身体器官里面,肝脏是成年人体内唯一的损伤后具有明显再生能力的重要器官。有研究显示,经手术切除肝脏75%的老鼠可于3周后迅速修复到原来的重量,同样的情况人类则需4个月左右。”陈立刚说,只要调理好,肝功能还是可以恢复的。 陈立刚提醒,为了肝脏健康,需要做到“三忌”。 1.忌酗酒:大量乙醛会导致肝细胞变性、坏死,严重时可发展为肝硬化。 2.忌熬夜:每天人在休息睡眠的时候都是肝脏在休养生息的时刻,肝脏得不到休息就容易得肝炎。 3.忌抑郁:养肝要保持心情舒畅。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甲流肺炎会传染吗
何洁
回答: 甲流肺炎会传染,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甲流肺炎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肺部感染,传染性较强,尤其在人群密集场所容易发生。 甲流肺炎患者咳嗽、打喷嚏或说话时,病毒会通过飞沫传播到空气中,周围人群吸入后可能被感染。病毒也可通过患者的手或物品表面传播,健康人接触被污染的物体后再触摸口鼻眼等部位可能感染。甲流肺炎的潜伏期通常为1-4天,患者在发病前1天至发病后5-7天都具有传染性,儿童和免疫力低下者的传染期可能更长。甲流肺炎的传染性与患者体内病毒载量有关,发病初期症状明显时传染性最强。 甲流肺炎的传染风险与接触密切程度相关,与患者同处密闭空间、近距离接触或共用物品时感染概率较高。免疫功能低下人群、慢性病患者、孕妇、婴幼儿和老年人更容易被传染且症状较重。甲流病毒在物体表面可存活数小时,在低温干燥环境中存活时间更长,增加了接触传播的风险。部分患者在症状缓解后仍可能排出病毒,具有潜在传染性。 预防甲流肺炎传播需注意个人防护,勤洗手、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时应居家休息,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接种流感疫苗可降低感染风险和重症概率。甲流肺炎患者应单独使用餐具和洗漱用品,居住环境定期通风消毒。密切接触者需观察自身健康状况,出现症状及时就医。 何洁副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呼吸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