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市中心医院

放射影像科 (共3位医生)

科室简介

我院放射科是永州市规模最大、设备和技术水平最先进、配套设施和人员最齐全的放射影像诊断中心。科室技术力量雄厚,现有25名工作人员,其中副主任以上医师4名,在读博士研究生1名,硕士研究生2名,中级技术职称人员8名。全科分为四大部分:常规X线诊断技术部、CT诊断部、MRI诊断部、DSA导管介入部。各部门之间既有分工,又有协作,形成了完善的医疗服务体系。

放射科作为重要的医技科室,是我院近年来快速发展的科室之一。它的发展促进了全院各个临床科室的发展,开创了介入放射学(包括心血管介入治疗、脑血管介入治疗、腹部血管病变介入治疗及其他多种介入放射学分支)、完善了传统放射影像诊断手段和提高了影像诊断的准确性。从2000年开始引进了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DSA)、2006年引进0.35T磁共振成像仪(MRI),及16排螺旋CT机(MSCT)和包括数字化X线机(CR/DR)在内的全套X线机,加上放射科X线部和MRI-MSCT部的全面装修改造,基本完成了放射科的现代化建设,整体的硬件水平达到了当今三级甲等医院的要求。

科室十分重视开发先进的设备,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以技术创新为先导,不断开发和应用各种新技术、新项目,解决了大量临床疑难、复杂病例,同时全面加强质量管理,提高服务水平,使科室呈现一片讲技术、讲创新、讲学习、讲奉献的良好氛围。

为了尽快地把新开发的技术应用于临床、服务于病人,科室的技术人员经常日以继夜地工作,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的技术难关,使放射影像诊断水平跃上了新的台阶。

根据医院的整体发展目标和科室的实际情况,放射科制订了本科的发展规划,以技术创新为先导,以人才培养为保障,以医疗质量为根本,以优质服务为手段,完善部分配套设备,大力挖掘潜力,力争在3~5年内把科室建设成为整体具有省内先进水平、部分项目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放射影像诊断中心,更好地为广大市民提供优质服务。

主要措施

1.完善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引进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培养一批学科带头人、骨干人才,形成合理的人才梯队。现代社会的竞争事实上是科技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医院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打好人才这张牌。一方面与上级医院建立技术协作关系,每年有针对性的派出业务骨干到上级医院深造;一方面做好医学院校实习生带教工作,为卫生工作培养优秀后备军;另外还继续与乡镇医院保持合作关系,免费为他们培养实用型人才,真正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2.合理配置专科设备,配置设备优先考虑专科发展的要求,各种基础设备齐备。

3.鼓励科技进步与创新,不断提高医疗水平。着力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重奖有突出贡献专家,不断引进新设备、新技术、新业务,让老百姓能享受到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筛查高危人群,发现早期癌症,实现早诊早治早康复

“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是国家卫计委、财政部支持的重大公共卫生专项,是建立全国性的癌症防控体系的基石。 自上世纪80年代世界卫生组织(WHO)明确提出癌症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策略以来,癌症的筛查和早诊早治已被公认为癌症防控最有效的途径。基于不同癌症的流行病学现状和自身的经济状况,世界各国都积极开展癌症防控的卫生经济学研究,建立适合各国国情的、高效经济的肿瘤筛查和早诊早治体系。肺癌、大肠癌、上消化道癌、乳腺癌和肝癌发病位居我国2011年城市居民高发的前五位。青岛市作为首批省会以外的推广城市参加该项目 集团依托大型“三甲”综合医院的技术和肿瘤诊治的特色优势,成为青岛市唯一专业医院协调卫生医疗机构实施“癌症早诊早治”的筛查工作。自2013年11月以来,在卫生局组织指导下,集团进一步明确职能分工,细化工作流程,与市、区疾病控制中心实现技术对接,成立“癌症早诊早治”项目领导小组负责整项活动实施,由肿瘤防治中心、查体中心和门诊各部门组成项目办公室协调各项事务,并按照专业划分为:群体临床筛查组、内镜筛查组、低剂量CT筛查组、乳腺辅助筛查组、腹部超声筛查组、病理学筛查组、血液学筛查组、项目评估与随访组等专业组,对肺癌、大肠癌、上消化道癌、乳腺癌和肝癌等癌症五大高发病种进行筛查,并为筛查过程中发现的高危群体建立档案。 青岛市2013-2014年度“癌症早诊早治”项目选定在市北区,以社区为单位筛查,筛查对象:年龄在40-69岁之间,户籍在试点社区的常住、非单一职业人群。兴隆路、水清沟和洛阳路三个街道的13个社区将作为首批社区,目前筛查工作已经在以上三个街道全面开展,辖区的居民将有机会成为青岛市第一批国家癌症早诊早治项目的受益对象。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刮疣治疗是怎样治疗的
王志新
回答: 刮疣治疗通常采用物理清除联合药物治疗的方式,主要包括冷冻治疗、激光治疗、电灼治疗、手术切除及外用药物等。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的皮肤赘生物,需根据疣体类型、大小及部位选择个体化方案。 一、冷冻治疗 冷冻治疗通过液氮低温使疣体组织坏死脱落,适用于寻常疣、跖疣等表浅疣体。治疗时可能伴随短暂疼痛,需重复进行2-3次,间隔2-3周。治疗后局部可能出现水疱或色素沉着,需保持创面干燥避免感染。冷冻治疗对周围正常组织损伤较小,但深部疣体可能需配合其他疗法。 二、激光治疗 激光治疗利用二氧化碳激光气化疣体组织,适用于甲周疣、尖锐湿疣等难治性疣。治疗精准度高且出血少,但可能遗留浅表瘢痕。术后需涂抹抗生素软膏如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避免接触水直至结痂脱落。激光治疗对HPV病毒有直接灭活作用,复发概率较低。 三、电灼治疗 电灼治疗通过高频电流烧灼疣体基底部,适用于带蒂疣或较大疣体。治疗时需局部麻醉,术后形成焦痂需自然脱落。可能产生暂时性色素减退,瘢痕体质者慎用。电灼可彻底清除可见疣体,但需配合干扰素凝胶等药物降低复发风险。 四、手术切除 手术切除适用于直径超过1厘米的巨型疣或疑似恶变疣体。采用梭形切口完整剥离疣体并缝合,术后病理检查确认性质。需定期换药并使用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预防感染,拆线后可能需加压包扎防止瘢痕增生。手术能一次性解决病灶,但创伤较大且可能影响局部功能。 五、外用药物 外用药物如水杨酸软膏、咪喹莫特乳膏、鬼臼毒素酊等,适用于儿童或面部细小疣体。药物通过腐蚀或免疫调节作用促使疣体脱落,需持续使用4-8周。治疗期间可能出现局部红肿,应避开正常皮肤涂抹。药物疗法痛苦小但疗程长,需配合提高免疫力减少复发。 疣治疗后需保持患处清洁干燥,避免搔抓导致病毒扩散。建议加强营养摄入,适当补充维生素A、维生素C等增强免疫功能。穿透气鞋袜防止足部疣复发,性接触传播型疣应伴侣同治。若疣体反复发作或短期内增多,需排查免疫缺陷疾病并及时复诊调整治疗方案。 王志新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