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立医院

中医科 (共6位医生)

科室简介

中医科成立于1958年,1086年开始建立中医科病房,随着科室的发展,现已成为集临床、科研、教学、保健于一体的综合性科室。科室目前两院区统一管理,拥有一个30张床位的病房,设有5个专家门诊,2个脾胃病门诊,4个针灸治疗室,3个推拿室,两个理疗康复室。是青岛市中医脾胃病特色学科,青岛市养生保健基地,国家中医消化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现有床位 30张, 医生23、护士12,博士4人。研究生以上学历9,主任医师3、副主任医师5人。

诊疗范围为中医、中药治疗各种常见病、疑难杂症;开展中医养生保健服务及咨询;针灸、推拿治疗各类骨关节疾病,各类血管疾病后遗症期及其它慢性疾病;各类疾病的康复理疗。

中医科是青岛市中医工作先进集体,青岛市国医示范门诊,青岛市中医脾胃病特色学科,国家中医消化专业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科室设有3个专家门诊、1个脾胃病专科门诊、3个针灸诊疗室、2个推拿诊疗室、3个理疗室、1个30张床位的病房。采用系列纯中药制剂治疗脾胃病(包括西医的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疗效显著,深受广大患者信任;针药并用治疗面瘫是利用针刺面部及脾胃肝经六位,配合中药牵正散加减,见效快、无副作用,不留后遗症,费用低廉;推拿为主,配合理疗设备治疗颈、胸、腰椎疾病及骨质增生,有较好的临床疗效;针刺脾胃经穴位,调理脾胃功能,疏通经络,加速脂肪分解,达到针灸减肥的目的,已在我市成为较有影响的治疗项目;利用中药及养生疗法治疗月经不调是我们目前正在开展的治疗项目;对呼吸系统疾病、皮肤病、慢性肾病方面的中医治疗也有独特疗效;开设了一个集中医、针灸、推拿、康复理疗、健身为一体的康复门诊,配备了专门的医生及康复训练器械,对车祸伤、外伤及脑血管意外后遗症进行康复治疗。

科室定期选派高年资医疗骨干去中医上级医院学习、进修。近几年,先后去北京广安门医院、中国中医研究院、广东省中医院等医院学习中医前沿知识。培养博士1人,硕士3人,引进博士3人,硕士2人,完成下级医院进修生培养8人。培养社区全科医师3人。

科室完成国家新药基金课题一项,青岛市科研课题2项,卫生局科研课题3项。在研省市课题4项。获发明专利10余项。获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两项。青岛市科技进步奖3项。出版专著10余部,发表论文60余篇。完成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中西医结合学校、青岛卫校毕业生实习带教任务。

科室目前是东西两院统一管理,资源共享。秉承中华医学贤悬壶济世、救死扶伤的高尚医德,倡导以人为本的理念,力求医术精湛,为者患把脉人生,最终拥有健康人生。

以人为本、诚信服务,把脉健康是科室的服务宗旨,爱心、质量是科室永恒的承诺。科室把病人的满意作为衡量工作的尺度,把病人的健康作为工作的目标。以精湛的医疗技术,优质温馨的医疗服务来满足病人的就医需求,坚持以病人为中心,想在病人前面,做到病人心里,千方百计为病人解除病痛,齐心协力促进病人康复,使病人感到舒心、放心、安心、又称心。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微创手术让九旬老人直起腰

  “没想到一个针眼大小的切口,就能治好我的腰椎间盘突出,整个治疗过程中都没有任何痛苦,几天就恢复了,真是我们老年人的福音啊!”90岁的李大爷脸上洋溢着轻松和满意,可在一月前,腰椎间盘突出症严重影响着他的生活。 一月前,来自莱西的李大爷就被腰腿疼困扰着,经过药物、针灸和按摩等治疗效果都不明显。一周前腰疼加重,右腿开始疼痛麻木伴发凉,不能下地行走,平卧都疼痛难忍。李大爷慕名来到我院疼痛科就诊,被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 考虑到年岁已大,且合并症多,李大爷不想接受开放性手术治疗,家人也希望李大爷能少受一点罪。我院疼痛科陈付强副主任医师跟病人及家属进行了充分沟通,建议可以通过椎间孔镜手术实现微创治疗,不用开刀,创伤很小。疼痛科进行了术前讨论,在科主任艾登斌主任的主持下,最后决定为患者行椎间孔镜手术。 李大爷在局麻下接受了椎间孔镜手术,将突出的髓核、增生的纤维环、肥厚的黄韧带组织钳取干净,术中仅出血15ml。手术仅用时一个半小时,术中病人就觉得腰腿的疼痛症状明显缓解,术毕下地行走时,腰腿疼痛症状消失,术后三天,病人就康复出院。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肠炎发烧的原因是什么
于淑霞
回答: 肠炎发烧可能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寄生虫感染、食物过敏、炎症性肠病等原因引起,通常表现为腹痛、腹泻、发热等症状。肠炎发烧可通过补液治疗、抗生素治疗、抗寄生虫治疗、调整饮食、使用退热药物等方式缓解。 1、病毒感染 病毒感染是肠炎发烧的常见原因,主要由诺如病毒、轮状病毒等引起。病毒性肠炎通常表现为水样腹泻、低热、恶心呕吐等症状,具有自限性。治疗以补液为主,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口服补液盐散、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等药物缓解症状。病毒性肠炎具有传染性,需注意隔离与个人卫生。 2、细菌感染 细菌感染如沙门氏菌、志贺氏菌等可导致肠炎发烧,常伴随黏液脓血便、高热等症状。细菌性肠炎需通过粪便培养确诊,轻症可自愈,重症需遵医嘱使用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头孢克肟分散片、阿奇霉素干混悬剂等抗生素治疗期间需监测体温与电解质平衡。 3、寄生虫感染 阿米巴原虫、贾第鞭毛虫等寄生虫感染可引起慢性肠炎发烧,表现为间歇性腹泻、腹部隐痛。确诊需粪便镜检,治疗需遵医嘱使用甲硝唑片、替硝唑片、双碘喹啉片等抗寄生虫药物。寄生虫感染多与饮食卫生相关,需避免生食或饮用未煮沸的水。 4、食物过敏 牛奶、海鲜等食物过敏可能诱发过敏性肠炎,表现为进食后腹痛、低热、皮疹等症状。治疗需立即停止过敏原摄入,轻症可自愈,重症需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片、地氯雷他定干混悬剂、醋酸泼尼松片等抗过敏药物。日常需记录饮食日记以识别过敏原。 5、炎症性肠病 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等炎症性肠病可导致反复肠炎发烧,伴随体重下降、血便等症状。需通过肠镜与病理检查确诊,治疗需遵医嘱使用美沙拉嗪肠溶片、柳氮磺吡啶肠溶片、注射用英夫利西单抗等药物控制炎症。患者需长期随访并避免高纤维饮食。 肠炎发烧期间应保持清淡饮食,选择米粥、面条等易消化食物,避免辛辣刺激食物。适当补充电解质溶液预防脱水,发热时可物理降温。若腹泻持续超过3天、体温超过39度或出现意识模糊等症状,需立即就医。日常注意餐具消毒与手部清洁,生熟食材分开处理,避免进食未彻底加热的食物。 于淑霞副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消化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