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州人民医院

超声科 (共5位医生)

科室简介

大理州医院超声科成立于1999年,拥有一批技术精湛的专业团队,现由崔燕任科室副主任支持工作。目前科室能开展常规超声检查,如心脏、外周血管、颅内血管、腹部、体表小器官、肌骨及神经的超声诊断等,能开展介入性超声诊断及治疗技术,并为许多行动不便及危重患者提供床旁服务。在地州医院率先开展了经食道超声检查、介入性超声诊疗技术及肝脏超声造影检查,血管超声检查人次居全省之首。在云南省最早使用网络版超声工作站。

科室下设三个诊疗小组:心脏、血管超声诊断组,腹部、小器官超声诊断组和介入超声诊疗组,共有8间诊断室。科室现有工作人员29名,其中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4名,主治医师4名,主管护师1名,医师7名,合同制医师1名,病人信息录入2名,打报告者9名。

科室配有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8台,其高档彩超5台:美国GE公司产的Vivid 7 Dimension型1台;Logiq 7 Tru Scan型1台;Pailips iE33 型1台;日本ALOKA SSD-ɑ 10型1台及日本ALOKA SSD-ɑ 7型1台;中档彩超2台:阳光工程配送的Logiq P5 2台;便携式彩超Logiq E型1台(主要用于床旁出诊)。

超声科目前开展的常规及特色项目:

(一)心脏超声检查方面

1、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左心收缩舒张功能检测、组织多普勒显像及室壁运动分析。

2、经食道彩色超声心脏检查。

3、右心声学造影。

4、先心病封堵术前诊断、术中监测、术后评价。

5、实时经胸三维心脏超声检查。

6、心脏同步化治疗术前及术后评价。

7、超声引导下心包积液穿刺引流。

8、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

9、经胸三维超声心动图的应用。

(二)血管超声检查方面

1、外周血管:主要用于颈部大血管、椎动脉,上下肢动静脉的常规检查及血栓、斑块性质的稳定性评估。

2、动静脉内瘘术前、术后评价。

3、超声引导下压迫治疗动静脉瘘及假性动脉瘤。

4、经颅双功能彩色多普勒检查。

(三)腹部、体表小器官及软组织超声检查

1、腹部常规项目:肝、胆、脾、胰、肾、输尿管、膀胱、前列腺、腹膜腔、阑尾及腹膜后、腹部血管等。

2、体表小器官及软组织:甲状腺、乳腺、眼睛、腮腺、颌下腺、阴囊、睾丸、附睾、精索、皮内及皮下肿物。

3、实时宽景成像。

4、超声介入诊断治疗技术:其特点是在实时超声的监视下或引导下,完成各种穿刺活检和肝、肾囊肿及脓肿诊断及治疗等。

5、腹主动脉瘤术前、术后评价。

6、肝脏局灶性病变超声造影检查

7、外周神经、骨骼、肌肉超声检查

8、新生儿颅脑超声检查

9、床旁超声检查(便携式彩超):对于一些活动障碍及不能自理的病人,可以将便携式彩超携至病人床边进行检查。

超声科被医院列为医院重点专科,是医院科室文化建设的试点科室。超声科全体工作人员积极学习新知识,开展新技术、新项目,不断总结经验撰写论文,在国内医学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多次参加省内外超声学术会仪,交流论文20余篇。至今获州科技进步奖4项,申报州科技成果2项,获州卫生系统科技进步奖2项,获州卫生系统新技术、新项目30余项,州级优秀论文30余篇。

超声科科室的具体位置在:医院医技综合楼(2号楼),4楼,联系电话:0872--2161962。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医院各支部开展“在职党员服务进社区”系列活动

为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社区居民的需要为出发点,提高辖区居民健康水平、保健意识和自我防病意识,积极发挥在职党员的自身专业优势和特长,更好地服务群众,5月28日,内科四支部组织开展“在职党员服务进社区”活动,真正把健康送到社区居民的身边,让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内科四支部14名党员在龙溪社区活动中心会议室为100余名居民讲授健康教育讲座:黄建萍主任医师主讲《关注儿童心理健康,远离儿童孤独症》、李海萍主管护师主讲《肾脏病的防治》、王亚宇副主任医师主讲《小儿常见出疹性疾病》。讲座详细介绍了儿童孤独症、肾脏疾病、小儿常见出疹性疾病的相关知识,并结合身边实例向大家介绍儿童孤独症、肾脏疾病、小儿出疹性疾病的认识误区,强调了在日常生活中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阐明了疾病应早发现、早诊断、早预防、早治疗。 通过开展健康教育知识讲座,大力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引导辖区居民改变健康理念,走出健康误区,增强健康意识,提高健康标准。不仅培养了社区居民健康生活理念,更拉近了与群众之间的距离。此次活动取得圆满成功,受到了社区居民的一致好评,广大居民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6月13日上午,门诊二支部组织支部党员开展了“在职党员服务进社区”活动,为福文社区居民作了健康教育讲座,并提供了健康指导服务。 支部根据福文社区居民多为滇西纺织厂职工,工作环境和职工年龄结构的特点,结合支部党员专科特色,优选了五个健康讲座专题。眼科主任李桂香主任医师介绍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早期防治,耳鼻喉科主任吴崇华主任医师对老年性耳聋的防治作了详解,皮肤科主任李琼仙主任医师对过敏性皮肤病防治方法的注意事项进行了讲述,口腔科宋宏文副主任医师作了老年性牙缺失健康指导,口腔科张娅莉主治医师对老年性常见口腔疾病健康保健作了指导。 专题讲座的内容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老年性耳聋、过敏性皮肤病、老年性牙缺失、老年性常见口腔疾病等老年性疾病的发生、症状、诊断、治疗到如何有效预防进行了详细讲解,为福文社区60多位老同志带去了一场精彩的健康知识讲座,受到了群众的欢迎。讲座结束后,参加活动的党员专家还现场为皮肤、口腔、眼耳鼻喉等方面有问题的部分社区居民进行了健康指导。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孕妇得了湿疹止痒方法
张向宁
回答: 孕妇湿疹止痒可通过冷敷、保湿护理、外用药物、调整饮食、避免刺激等方式缓解。湿疹可能与皮肤屏障受损、过敏反应、激素变化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皮肤干燥、红斑、瘙痒等症状。 1、冷敷 冷敷有助于缓解湿疹引起的瘙痒感。使用干净的毛巾包裹冰块或冷水浸湿后轻轻敷在患处,每次5-10分钟。冷敷可以收缩血管,减轻局部炎症反应,从而缓解瘙痒。注意避免冰块直接接触皮肤,防止冻伤。冷敷后及时擦干皮肤,避免潮湿环境加重湿疹。 2、保湿护理 保持皮肤湿润是缓解湿疹瘙痒的重要措施。选择无香料、无刺激的保湿霜,如含有神经酰胺或乳木果油成分的产品。沐浴后3分钟内涂抹保湿产品,锁住皮肤水分。避免使用含酒精或香精的护肤品,这些成分可能刺激皮肤加重瘙痒。每天可多次涂抹保湿霜,特别是在干燥季节。 3、外用药物 在医生指导下可使用安全的外用药物止痒。低效价糖皮质激素软膏如氢化可的松乳膏可用于短期缓解症状。非激素类药膏如他克莫司软膏也可考虑。使用前应咨询医生,严格按医嘱控制用药剂量和疗程。避免长期大面积使用激素类药物,防止皮肤萎缩等副作用。 4、调整饮食 某些食物可能加重湿疹症状。记录饮食日记,观察是否特定食物引发或加重瘙痒。常见诱发食物包括海鲜、坚果、乳制品等。增加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食物如深海鱼,有助于减轻炎症反应。保持充足水分摄入,帮助维持皮肤屏障功能。必要时可咨询营养师制定个性化饮食方案。 5、避免刺激 减少接触可能刺激皮肤的物质。选择棉质等天然面料衣物,避免羊毛或化纤材质。使用温和无香料的洗涤剂清洗衣物和床上用品。洗澡水温不宜过高,控制在37℃左右,时间不超过10分钟。避免搔抓患处,可轻拍或按压代替抓挠,防止皮肤破损感染。 孕妇湿疹护理需特别注意安全性,避免使用可能影响胎儿健康的药物和方法。保持居住环境适宜湿度,使用加湿器防止空气过于干燥。穿着宽松舒适衣物,减少摩擦刺激。如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皮肤感染迹象,应及时就医。孕期任何药物使用前都应咨询医生,切勿自行用药。保持良好心态,适当进行温和运动,有助于改善整体健康状况和皮肤状况。 张向宁主任医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