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

肛肠外科 (共4位医生)

科室简介
肛肠外科成立于1989年,1991年被确立为院级重点建设科室,1997年被山东省卫生厅批准为省级重点学科。现有医疗、科技人员9人,其中高级职称1人,副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2人。学科带头人段全红副主任医师是潍坊医学会肛肠外科学会秘书,硕士学位,潍坊医学院研究生导师,毕业于青岛医学院,师从肛肠外科前辈、中华医学会肛肠外科学会秘书长杨新庆教授,从事肛肠外科专业20余年,临床经验丰富,医术精湛。学科成立以后,在治疗痔、瘘、裂等肛肠常见病的同时,确定大肠癌、顽固性便秘、结肠炎性疾病为重点研究和发展方向,经过多年的努力,现已具有一定优势,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学科成立后,医院非常重视肛肠外科的建设和发展,在人力、物力上给予了大力支持,先后购置了电子结肠镜、神经肌电扫描机、便秘病人检查用X光设备、肛肠测压仪、射频肛肠治疗机、监护仪等大中型仪器设备,投资130多万元。建立了肛肠外科研究实验室。
  肛肠外科在医疗工作中,低位直肠癌的保留肛门的治疗是病人所关心的,也是我们一直研究的课题,并获得省科技进步奖,使我们的保留肛门成功率达到97%。便秘的治疗也是我科的特色之一,过去,人们对便秘的认识不足,认为只能靠药物进行对症治疗,现在,我们应用手术的办法治疗便秘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使我院肛肠外科成为我省唯一能够系列检查、治疗便秘的科室。肠炎性疾病也是肛肠科常见的顽症之一,特别是溃疡性结肠炎的病人反复发病、出血不止,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药物灌肠的办法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在重点研究大肠癌、便秘、结肠炎性疾病的同时,我们也广泛开展肛肠常见疾病的诊疗,每年门诊就诊病人3千余人次,年门诊手术400余例,年均门诊人次每年增加15%以上。病人以本市各县区及胶东半岛、临沂、日照、淄博、东营地区为主,涉及河南、江苏、辽宁、河北等省市。建科以来肛肠外科共承担厅、局级科研课题6项,横向课题3项,鉴定课题5项,其中:国际先进1项,国内领先3项,国内先进1项,在研课题4项。近年来发表论文30余篇,在《中华医学杂志》、《世界胃肠病学杂志》、《世界华人消化杂志》等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的期刊上发表论著9篇,在省级以上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论文被SCI收录2篇。参编著作4部,副主编1人次,编委5人次。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碘125粒子植入职业病危害设施项目顺利通过省卫计委验收

8月8日,省卫计委综合监督处刘国营处长,市卫生局卫生监督处赵金顺主任一行9人,对我院的碘125粒子植入职业病危害设施项目进行现场验收。我院党委书记井西学、副院长李贵新、任春娥,医务处、介入肿瘤科、CT室等相关部门负责人陪同参加了检查全程。 专家组首先听取了任春娥副院长关于我院碘125粒子植入项目的工作汇报,随后查阅了粒子植入项目管理档案,到项目开展的分装室、手术室及病房查看了现场。反馈会上,检查组对我院的粒子植入项目临床开展情况和管理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经过专家组讨论,最后一致同意碘125粒子植入职业病危害设施项目顺利通过验收。 此次省卫计委专家组检查,对我院的放射诊疗工作是一个很好的督促。借此契机,进一步完善了医院放射工作场所的卫生防护、质量保证措施,规范了放射诊疗行为,加强了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管理,切实保障了放射诊疗质量和安全,维护了公众和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权益。 据悉,放射性粒子植入技术被国家卫计委列入第三类医疗技术,需要严格的准入审批程序。通过此次验收备案后,我院开展该项目所需的资质已齐备,包括放射诊疗许可、辐射安全许可、放射性药品使用许可,进一步加强了依法执业,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文/周政敏 图/刘晓方 责任编辑/亓凡)      

专家科普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