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泰市人民医院

感染性疾病科 (共3位医生)

科室简介

感染性疾病科设有病床38张,有医护人员共20人,其中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2人,主治医师2人,住院医师4人、包括硕士研究生2人。年门诊量3000余人次,住院病人1500余人。近几年多次派医护人员在北京、上海及济南传染病医院进修学习,共著书3部,在国家级及省级医学杂志上发表科研论文40余篇。
感染性疾病科在肝病诊断及治疗方面有较高建树,主要治疗各种病毒性肝炎、肝炎肝硬化、酒精性脂肪肝、原因不明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及各种并发症;在慢性乙肝、丙肝抗病毒治疗方面有独到之处,根据患者病情给于适当、正规的抗病毒治疗以使病情稳定,在重症肝炎及肝硬化失代偿的治疗中,配合核苷类抗病毒药物,取得了非常好的远期治疗效果;开展了长效干扰素用于慢性乙肝、丙肝治疗,效果显著;现与北京301医院协作、对各种肝炎的疑难病症给予实行现场网络远程会诊。在发热接诊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对其他感染性疾病,如乙型脑炎、病毒性腹泻、中毒性菌痢、麻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出血热、恙虫病及猩红热等的诊断及治疗有独到之处。
感染性疾病科承担着本市感染性疾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治工作,因工作突出,多次受到上级卫生部门表彰。在门诊开设肝病门诊、肠道门诊、发热门诊,为全市人民提供感染性疾病的咨询保健及治疗服务。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铁丢失是怎么回事
王志学
回答: 铁丢失可能由铁摄入不足、铁吸收障碍、慢性失血、妊娠期需求增加、溶血性贫血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铁剂、治疗原发病等方式改善。 1、铁摄入不足 长期偏食或素食可能导致铁摄入不足。动物肝脏、红肉、蛋黄等富含血红素铁的食物摄入过少时,容易造成铁缺乏。建议增加牛肉、猪肝、鸭血等食物的摄入,同时搭配维生素C含量高的蔬菜水果促进铁吸收。 2、铁吸收障碍 胃肠疾病如萎缩性胃炎、乳糜泻等会影响铁的吸收。胃酸分泌不足或肠道黏膜损伤时,食物中的铁难以被有效吸收。这类患者可能需要遵医嘱使用右旋糖酐铁口服溶液、琥珀酸亚铁片、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溶液等铁剂进行补充。 3、慢性失血 消化道溃疡、痔疮反复出血、月经量过多等情况会导致铁持续丢失。长期少量失血可能不会立即出现贫血症状,但会逐渐耗尽体内铁储备。需要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如使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治疗胃溃疡,或氨甲环酸片控制月经过多。 4、妊娠期需求增加 孕妇对铁的需求量显著增加,约为非孕期的3倍。胎儿发育和血容量扩张都需要大量铁元素。孕期可遵医嘱补充多糖铁复合物胶囊、富马酸亚铁颗粒等铁剂,同时多食用深绿色蔬菜、豆类等富含非血红素铁的食物。 5、溶血性贫血 红细胞破坏加速会导致铁随血红蛋白流失。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地中海贫血等疾病可能引起慢性溶血。这类患者可能需要输血或使用去铁胺注射液等药物,同时需要监测血清铁蛋白水平。 预防铁丢失需要注意均衡饮食,保证红肉、动物肝脏、深色蔬菜等含铁丰富食物的摄入。烹饪时使用铁锅有助于增加膳食铁含量。饮茶或咖啡应与餐食间隔2小时以上,避免单宁酸影响铁吸收。出现乏力、头晕等贫血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检查,明确铁丢失原因后针对性治疗。长期铁缺乏可能影响认知功能和免疫力,需要引起足够重视。 王志学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中医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