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核医学科 (共1位医生)

科室简介
核医学科始建于1996年,2006年巨资购置的大型设备ECT启用以后,完善了核医学科的检测手段。核医学科现有医护人员8名,其中中级以上职称医护人员3名,护师2名,技师2名。科主任蔡庆龄,副主任孙希刚。医务人员在北大医院、青岛大学附属医院、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进行了系统培训进修,积极参加学术交流,掌握本专业学术的最新技术和最新动态,及时应用于临床。
  核医学科在医院的领导和大力支持下,配有先进的医疗设备,有美国GE公司生产的SPECT、Roche2010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M-N-6300XT核多功能仪、活度计、表面污染探测仪等,并建立了微电脑数控放射性污水处理系统、通风橱、淋洗池等配套系统,顺利通过省、市环保局、医科院及专家组的评审验收。
  核医学科是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核医学科开展的诊疗范围:ECT开展的项目:(一)、骨骼系统:1、原发及转移性骨肿瘤的早期诊断;2、股骨头无菌坏死的早期诊断;3、临床可疑代谢性骨病;4、观察移植骨的血供和存活情况;5、不明原因骨疼痛等。(二)、内分泌系统:1、甲状腺结节的诊断鉴别;2、异位甲状腺的诊断;3、甲亢的诊断及定量分析与治疗;4、分化型甲癌的术后治疗;5、各种甲状腺炎的辅助诊断。(三)、循环系统:1、心肌缺血、梗死的早期诊断、鉴别、判定部位、范围及程度;2、冠脉造影正常,怀疑小血管异常致心肌缺血的判定;3、心肌炎、心肌病的诊断及鉴别;4、冠心病术前后的疗效评价等。(四)、肺栓塞及肾功能的检测也具有独特的优势。尤其是对甲亢、甲癌及多发性骨转移的放射性核素靶向治疗独具特色。放免及化学发光开展的项目:(一)、甲状腺激素类:包括FT3、FT4、TSH、TG-Ab、TM-Ab它是诊断甲状腺疾病如甲亢、甲低、桥本氏甲状腺炎等级判断疗效的必查项目。(二)、生理生殖激素类:包括LH、FSH、PRL、E2、E3、P、T等,它是辅助诊断妇女内分泌功能紊乱,不孕症,席汉氏综合症,性功能障碍等的重要检测项目。(三)、肿瘤标志物类:包括AFP、CEA、SFt、β-HCG、PRL、GH、PSA等,它对原发性肝癌、其他消化道肿瘤、前列腺癌、葡萄胎、绒癌及垂体瘤等的诊断、鉴别诊断及疗效观察起着重要的作用。(四)、代谢类:主要包括:胰岛素、胰岛素抗体等。(五)、其他用于临床科研的项目:IL-6、IL-8、GMP-140、ET、ADM等。核医学检查的优势:1、方便无创,口服或静脉注射即可;2、具有靶向性、高选择性、敏感性的特点;3、早期诊断,如骨转移较普通X线提前3-6个月发现病变;4、大视野:一次检查,全身成像;5、能够定量分析,如射血分数、甲状腺吸碘率、GFR等;6、功能成像:动态、实时、活体观察病变脏器的血流代谢甚至分子水平的信息改变;7、诊断和治疗:既能诊断又能通过内照射方式治疗疾病,如甲亢、甲状腺癌、骨转移等。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