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胆石病专科 (共0位医生)

科室简介

外二科是国家教育部、上海市重点学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和上海市中医外科临床医学中心的重要组成学组,是上海中医药大学医学博士后流动站之一。

学科作为全国中医胆石病重点专科,提倡“胆病从肝论治”,尤其对难治性肝胆管结石病和胆胰炎症性疾病,坚持中西医并重,应用“辨证与辨病结合、手术与非手术结合、预防与治疗结合”的综合防治体系,取得良好临床疗效并在国内具有较高的学术影响力。科室目前有上海市名中医1名,博士后合作导师2名,博士生导师2名,主任医师4名,副主任医师4名。学科曾承担四十余项国家级、省部级和局级科研课题,注重产学研结合、开发出“胆宁片”、“清胆胶囊”、“养肝利胆颗粒剂”、“锦红片”等系列防治胆胰疾病和外科急腹症的中药新药。学科医疗、教学和科研的总体水平在中西医结合普通外科领域居国内领先水平。

科室开展的特色项目主要有:腹腔镜、十二指肠镜、胆道镜“三镜联合”微创治疗各类胆石病;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性肝胆胰疾病;中西医结合治疗外科炎性急腹症;胃肠道、甲状腺肿瘤和各种腹部疝的外科手术治疗及中西医结合围手术期处理;体表肿块的日间手术治疗等。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暂无医生信息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上海龙华医院近期停诊信息

龙华总院专家短期停诊信息方东行:11月1日起周六专家停龚雨萍:2015年起周四下午不看付金荣:2015年1.8起周二上午改周四上午陈晓云:2015年1月17日起停半年倪伟:1.24李靖阳:2015年2.7、2.14殷军希:2015年1月起停诊周蕾: 1.27、2月份停诊徐莲薇:2.1顾军花:1.23沈伟:2015年2.4宋瑜:2.10、2.14杨金坤:1.26、1.28程亦勤:2.3邬学群:1.27葛芳芳:2.9李靖阳:1.24、2.7、2.14沈伟:2.4郑展:2.25殷立新:1.26刘堂义:1.24汪泳涛:1.23茅建春:2.11苏励:1.30杨泽琴:2.17、2.24李晨光:1.30刘胜:2.1孙平:1.27、2.3、2.4、2.25顾耘:2.9高尚璞:2.5、2.6许阳贤:2.3刘堂义:2.7、2.14汪泳涛:2.13、2.27王琛:2.3沈克平:3.17袁建业:3.19、3.26赵海音:1.26贯剑:2.1蔡骏:2.3下午改上午陈红凤:2.2王臻楠:2.27陈锦黎:2.26胡志俊:1.26龙华总院专家长期停诊信息肖臻、史竞懿:长停潘云华:长停袁颖:2014年5.1起停一年乔根宝:长停周佩青:长停王佑华、王国印、夏子煌、刘铭升长停陈妙善:2014年8.1起长停顾一蕾:停2014年8月起:季光、陆雄、王健专家取消改看特需门诊2014年8月起:张帆周四上午、金亚明周六上午、刘铁新周六上午、张龙英周六上午取消专家门诊,改看特需门诊。刘慰祖周三下午专家门诊暂停。胡兵:2014年8.1起停一年。游捷:2014.9月起离院不看了。吴继:2014年8月份起停周一心:2014年9月起长停。陈凤鸣:2014年11月起取消专家门诊陈兴元:2014年11月起停,恢复等通知方东行:2014年11月起取消专家门诊张辉:2014年12.22-2015年1.23安红梅:2015年2.14-3.14陆萍:2015年1月至3月停诊殷军希:2015年1月停诊王菊勇:2015年2月起周一上午取消改特需陈晓云:2015.1.17起停半年。分院专家及科室停诊信息钱雪华特需门诊1月23日上午停诊。张波内科专家门诊2月26日下午停诊。阮雯洁眼科专家门诊1月27日上午停诊。乔根宝特需门诊2月11日、25日停诊。王中奇肿瘤科专家门诊1月24日上午停诊。华英兰特需门诊1月23日停诊。2月5日的矽肺门诊临时调在2月4日上午门诊。叶飞儿科专家门诊1月27日下午停诊。万青峰内科专家门诊1月24日停诊。肾病科普通门诊、糖尿病肾病门诊自1月20日起每周二全天停诊。张晖肿瘤科专家门诊1月28日上午停诊。陈晓云内科专家门诊1月15日至7月7日停诊。付金荣特需门诊1月10日起每周六上午停诊。吴鸿洲特需门诊2月14日至3月7日停诊。陈以平特需门诊2月5日起每周四上午(隔周)门诊。肾病科普通门诊自2015年1月5日起周一至周五全天门诊。陈妙善特需门诊1月8日起每周四下午停诊。刘胜特需门诊2015年1月7日起由每周三下午改为每周三上午在专家12号诊室门诊。张晖肿瘤科专家门诊12月22日至2015年1月24日停诊。钟家宝特需门诊自2015年1月2日起停诊。李明飞眼科专家门诊自2015年1月2日起停诊。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大人手抽筋是怎么回事
邵自强
回答: 大人手抽筋可能与缺钙、肌肉疲劳、血液循环不良、电解质紊乱、神经压迫等因素有关,可通过补钙、局部热敷、调整姿势、补充电解质、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 1、缺钙 钙离子参与肌肉收缩与舒张的调节,长期钙摄入不足或吸收障碍可能导致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引发手部肌肉痉挛。常见于孕妇、中老年人群及维生素D缺乏者。可遵医嘱使用碳酸钙D3片、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等钙剂,同时增加奶制品、豆制品等富含钙的食物摄入。缺钙引起的手抽筋多发生在夜间或寒冷环境中,可能伴随指甲脆裂、腰背酸痛等表现。 2、肌肉疲劳 长时间重复手部动作如打字、握持工具等,会导致局部乳酸堆积及肌纤维微损伤,引发痉挛性疼痛。常见于体力劳动者或健身人群。建议每30分钟活动手腕关节,进行反向拉伸动作缓解紧张肌肉。热敷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使用40℃左右温水浸泡10分钟效果较好。若伴随肌肉无力或持续酸痛,需排除肌腱炎等病变。 3、血液循环不良 寒冷刺激或血管受压可能导致手部供血不足,肌肉因缺氧出现强直性收缩。糖尿病患者、动脉硬化患者风险较高。表现为手指苍白或发绀后突发抽筋,可通过握拳-张开交替运动改善循环。严重者需排查雷诺综合征,避免吸烟及接触低温环境。穿戴保暖手套,睡前用红花油按摩手部穴位有助于预防发作。 4、电解质紊乱 大量出汗、腹泻或利尿剂使用可能导致钠、钾、镁离子流失,破坏细胞膜电位稳定性。表现为突发双侧手部抽搐,可能伴随心悸、口渴。运动后及时补充含电解质的饮料,严重低钾血症需静脉补钾。长期服用呋塞米片等利尿剂者应定期监测血钾,日常可增加香蕉、紫菜等富钾食物摄入。 5、神经压迫 颈椎病、腕管综合征等疾病可能压迫支配手部的神经根或周围神经,引发异常放电。特征为抽筋伴随手指麻木或刺痛感,夜间症状加重。颈椎病患者可尝试颈部牵引,腕管综合征需减少手腕负重。甲钴胺片、维生素B1片等神经营养药物可能缓解症状,严重者需考虑椎间孔镜手术或腕横韧带松解术。 日常应注意保持手部温暖,避免突然用力或长时间维持固定姿势。运动前后做好热身及拉伸,体力劳动时佩戴护具分散压力。中老年人建议每年检测骨密度,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若抽筋发作频繁或伴随肌无力、感觉异常等症状,应及时进行肌电图、颈椎MRI等检查明确病因。均衡饮食中应包含每日300毫升奶制品、50克坚果及足量深色蔬菜,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补充复合维生素制剂。 邵自强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