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县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 (共2位医生)

科室简介
莒县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是全县重点专业科室,是全县设备最先进、技术最精湛、人才最集中的消化疾病诊治中心,它集医疗、保健、教学、人才培养、技术指导为一体,担负全县消化疾病预防治疗的重任。消化内科现有专业技术人员15人,其中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5人,设有门诊、病房、内窥镜室。病房开放床位30张,宾馆式设计,配有中央空调、中心吸氧、中心吸引、床头呼叫系统,为病人提供了一个方便舒适的住院环境。内窥镜室配有日本产电子胃镜、电子结肠镜、电子十二指肠镜、高频电发生器、食道扩张器、食道支架推进器、多种形状的异物钳、用于消化道息肉切除的圈套器、用于十二指肠乳头切开的聪明刀、用于胆道结石取出的碎石网篮、取石网篮、气囊等先进医疗设备。
  消化内科疾病病种多、范围大,包括食道、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及肝脏、胆囊、胆道、胰腺等器管组织的病变。病情复杂,诊断治疗都比较困难,我们全科人员不畏艰辛、勇于探索,不断开展新技术、新疗法,基本上满足了广大患者的需求,同时也使我们莒县人民医院消化内科的水平走在全省同级医院的前列。
  目前我们已成功的开展了食道扩张术、食道支架置入术、消化道异物取出术、消化道息肉摘除术、胆道取石术、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鼻胆管引流术等,这些新技术的开展使原来一些手术治疗的疾病,现在不用手术就解决了,而且创伤小、费用低、恢复快。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产房杨玉红作为授课老师参加了山东省关注孕期教育促进母婴健康学习班

  8月24日,我院产房副主任杨玉红参加了由日照市护理学会主办的山东省继续教育项目“山东省关注孕期教育促进母婴健康学习班”。作为这次学习班——俯卧位分娩的授课老师,杨玉红精彩的讲课受到了与会专家及人员的一致好评。 从2012年我院参加卫生部优质护理示范工程《俯卧位分娩预防难产及肩难产的作用研究》,我院作为全国十二家临床医院之一,在全省首家开展俯卧位分娩并取得良好的成果,周围的市县医院多次来我院参观学习。以俯卧位为主的自由体分娩是在产程中,助产士根据产程进展情况指导产妇采取自觉最舒服的自由体位,即蹲、站、跪、爬、侧卧、俯卧等。这种体位打破了现代单一的平卧位分娩方式,尽量减少医疗干预的前沿理念,使分娩回归到自然。自2012年开展以来,成功纠正了许多因胎位不正及胎儿过大导致的难产。从而减少剖宫产率,提高了自然分娩率。使我们医院的剖宫产率下降到25%,会阴侧切率下降到15%。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关于高血压性脑出血怎么办
邵自强
回答: 高血压性脑出血可通过控制血压、降低颅内压、止血治疗、手术治疗、康复训练等方式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通常由长期高血压、脑血管病变、情绪激动、用力过度、凝血功能障碍等原因引起。 1、控制血压 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需要严格控制血压,避免血压波动过大导致出血加重。可遵医嘱使用硝苯地平控释片、马来酸依那普利片、缬沙坦胶囊等降压药物。同时需要定期监测血压,保持情绪稳定,避免剧烈运动。 2、降低颅内压 脑出血后常伴有颅内压增高,可遵医嘱使用甘露醇注射液、呋塞米片、甘油果糖氯化钠注射液等药物降低颅内压。患者应保持头部抬高15-30度,避免用力咳嗽或排便,以免加重颅内压。 3、止血治疗 对于活动性出血患者,可遵医嘱使用氨甲环酸注射液、酚磺乙胺注射液、维生素K1注射液等止血药物。同时需要监测凝血功能,避免使用抗凝药物,防止出血加重。 4、手术治疗 对于出血量大或病情危重患者,可能需要行开颅血肿清除术或微创穿刺引流术。手术可以清除血肿,降低颅内压,改善脑组织受压情况。术后需要密切观察生命体征,预防并发症。 5、康复训练 病情稳定后应尽早开始康复训练,包括肢体功能锻炼、语言训练、认知训练等。康复训练有助于恢复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训练应循序渐进,在专业康复师指导下进行。 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应注意保持情绪稳定,避免剧烈运动和用力动作。饮食宜清淡,控制钠盐摄入,多吃新鲜蔬菜水果。戒烟限酒,保持规律作息。定期复查血压和脑部CT,遵医嘱服药。如出现头痛加重、意识改变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家属应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协助完成康复训练。 邵自强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内科